首页English
  • 时政
  • 国际
  • 时评
  • 理论
  • 文化
  • 科技
  • 教育
  • 经济
  • 生活
  • 法治
  • 军事
  • 卫生
  • 健康
  • 女人
  • 文娱
  • 电视
  • 图片
  • 科普
  • 光明报系
  • 更多>>
  • 报 纸
    杂 志
    光明日报 2011年03月11日 星期五

    文化艺术怎样给百姓带来“幸福感”?

    ——政协委员热议文化建设

    作者: 《光明日报》( 2011年03月11日 06版)
    3月10日晚,全国十几个民族的艺术家联袂为两会代表委员奉献精彩的歌舞表演,这是普米族年轻人正在表演歌舞《普米家园》。
    本报记者 王瑟摄

        “你说唐诗能打造吗?你说爱情能打造吗?你说用五年的时间打造一个爱情,怎么打呢?”3月10日上午10时,主题为“文化建设”的新闻发布会在北京梅地亚新闻中心举行,政协委员冯骥才、龙瑞、吕章申等集聚一堂,热议我国文化建设中面临的热点和话题。

        记者:冯骥才委员,我们的文化、艺术应该怎样给老百姓带来“幸福感”呢?

        冯骥才:人的幸福是立体的、多方面的——有物质的幸福,也有精神的。文化要承担的责任就是使人们精神幸福。文明的社会给人们带来的是种种陶冶心灵的东西,享受好的艺术作品,有创新的、高质量的艺术作品。我们现在经常提到广大人民的精神文化需求,我觉得精神幸福就是标准。

        记者:请问冯骥才委员,文化产业大发展的当下,您是否担心文化有被产业化的危险? 

        冯骥才:今年温总理在政府工作报告里说,“文化对一个国家和民族的影响更深刻、更久远”。这是文化的本质,国家的文化自觉是非常重要的。但是,仅有国家的文化自觉还不够,必须转化成全民的文化自觉,我们的文化才有希望,社会的文明才能进步。

        文化产业是一个现代产业,要大力发展,但需要科学的发展。我觉得“文化产业化”的提法非常荒谬。文化是精神性的,不能产业化,一旦产业化了就必须按照商业规律来操作。追求利益最大化,必然会伤害文化的追求、文化的原则。

        记者:龙瑞委员,作为著名国画家,您认为应如何弘扬和继承中华传统文化?

        龙瑞:中华传统文化是我们的精神家园,是民族的文化身份,是我们的文化立场。它不仅是一种文化形态,还是一种文化的生态,是动态的,自成体系,同时又能与时俱进。对传统文化的继承和发扬光大,有利于提高我们民族的审美能力,这对于继承民族传统文化,实现民族文化的自觉、自信、自强具有重要作用。我认为,这才是我们创新的源泉。也只有这样,文化的雨露才能流进每一个国民的心中,幸福才能洋溢在每一个国民的脸上。

        记者:请问冯委员,您一直在致力于传统文化的保护,过去这一年效果如何?

        冯骥才:我们现在有了一系列的保护,比如国家级非物质文化遗产名录,2006年评的518项国家“非遗”,2008年有520项入选,现在第三批已经评定。目前,已经形成了国家、省、市、县四级保护体系,加起来共有4000多项非物质文化遗产。

        但是一些地方在保护和开发的认识上还有误区。比如,认为“非遗”是一种资源,就往市场推,剪纸、皮影都不用刀刻了,而用机器压,因为这样挣钱快。这把传统的手工文明变成了现代的工业文明,改变了文化的本质。再比如布老虎,在各地有不同的民俗形象,可在进入市场后,所有的布老虎都一样了,丰富的文化内涵没有了,只是一个商品,这也是文化的最大损失。

        记者:新的国家博物馆刚刚落成开放,据说是世界最大的。请问吕章申馆长,你们要如何将其打造成世界一流的博物馆?

        吕章申:打造国际一流博物馆并不只在面积上。没有人才能称得上是国家级的博物馆吗?既然是博物馆,展品必须要多,目前我们有106万件。所以,国博的建筑不仅是世界最大的,而且展品数量也进入了世界五大博物馆的行列。

        可能有的人不知道,国家博物馆是国家“十一五”期间投资建造的最大的惠民文化工程。建筑面积将近20万平方米,花了25亿元,这是了不起的事情。前两天香港特首曾荫权先生来参观,参观完了之后他说:“吕馆长,我为我们中华民族而骄傲。”

        本报记者 张 雁 李 慧 李 韵 

    光明日报
    中华读书报
    文摘报
    出版社
    考试
    博览群书
    书摘

    光明日报社概况 | 关于光明网 | 报网动态 | 联系我们 | 法律声明 | 光明网邮箱 | 网站地图

    光明日报版权所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