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English
  • 时政
  • 国际
  • 时评
  • 理论
  • 文化
  • 科技
  • 教育
  • 经济
  • 生活
  • 法治
  • 军事
  • 卫生
  • 健康
  • 女人
  • 文娱
  • 电视
  • 图片
  • 科普
  • 光明报系
  • 更多>>
  • 报 纸
    杂 志
    光明日报 2011年03月11日 星期五

    广西百色

    作者: 《光明日报》( 2011年03月11日 16版)

        “十一五”以来,广西壮族自治区百色革命老区发展的历程非同寻常。

        百色市经受了与全国、全区一样的雨雪冰冻灾害和国际金融危机等冲击,也经受了时间最长、灾情最重、损失最大的干旱和地质灾害、洪涝灾害的严峻考验。

        百色市得到中央的巨大关怀,有成功举办奥运火炬传递、纪念百色起义龙州起义80周年、广西壮族自治区成立50周年大庆、中越青年大联欢等国内国际重大活动的特殊荣光。

        全市人民不断克难攻坚,走以资源换产业的路子,奋力建设“四地一带一枢纽”,“四地”即:中国乃至亚洲重要的生态铝工业基地,亚热带特色农业基地,全国红色旅游目的地,辐射滇、黔、桂三省(自治区)的区域性商贸物流集散地;“一带”就是右江河谷城镇带,把右江河谷建设成为融合城市田园、民俗风情和山水生态的特色城镇带;“一枢纽”就是西南出海通边重要交通枢纽,包括公路、航空、铁路、边境口岸、内河航运5个交通要素结合在一起的立体交通枢纽。

        “十一五”规划确定的主要目标和任务基本完成,经济社会发展迈上了一个大台阶。初步统计,2010年全市生产总值完成564亿元,同比增长14.9%;全部工业增加值完成264.59亿元,同比增长21.5%;全社会固定资产投资完成639.95亿元,同比增长20.7%;财政收入完成72.32亿元,同比增长27.2%;城镇居民人均可支配收入实现15986元,同比增长9.86%;农民人均纯收入达3461元,同比增长13%。三次产业比重由2005年的26.7∶44.2∶29.1调整为2010年17.7∶51.6∶30.7,经济结构不断优化。

        “十一五”以来,广西壮族自治区百色革命老区发展的历程非同寻常。

        百色市经受了与全国、全区一样的雨雪冰冻灾害和国际金融危机等冲击,也经受了时间最长、灾情最重、损失最大的干旱和地质灾害、洪涝灾害的严峻考验。

        百色市得到中央的巨大关怀,有成功举办奥运火炬传递、纪念百色起义龙州起义80周年、广西壮族自治区成立50周年大庆、中越青年大联欢等国内国际重大活动的特殊荣光。

        全市人民不断克难攻坚,走以资源换产业的路子,奋力建设“四地一带一枢纽”,“四地”即:中国乃至亚洲重要的生态铝工业基地,亚热带特色农业基地,全国红色旅游目的地,辐射滇、黔、桂三省(自治区)的区域性商贸物流集散地;“一带”就是右江河谷城镇带,把右江河谷建设成为融合城市田园、民俗风情和山水生态的特色城镇带;“一枢纽”就是西南出海通边重要交通枢纽,包括公路、航空、铁路、边境口岸、内河航运5个交通要素结合在一起的立体交通枢纽。

        “十一五”规划确定的主要目标和任务基本完成,经济社会发展迈上了一个大台阶。初步统计,2010年全市生产总值完成564亿元,同比增长14.9%;全部工业增加值完成264.59亿元,同比增长21.5%;全社会固定资产投资完成639.95亿元,同比增长20.7%;财政收入完成72.32亿元,同比增长27.2%;城镇居民人均可支配收入实现15986元,同比增长9.86%;农民人均纯收入达3461元,同比增长13%。三次产业比重由2005年的26.7∶44.2∶29.1调整为2010年17.7∶51.6∶30.7,经济结构不断优化。

        百色城一角  

        5年来百色市发生的变化突出体现在以下方面:

        一、新工业基地迅速崛起

        从右江河谷到南部3县的“千亿铝产业”集群形成,石化、煤电、锰铜、机械、竹木板浆纸等支柱产业已经具备相当的产能。二产比重达到51.6%,比2005年提升7.4个百分点。工业增加值占全市生产总值的比重达到44%,一产比重降到20%以下,百色进入工业化中级阶段。

        二、交通枢纽基本形成

        高速路、机场实现零的突破,已经完成、在建或近期将要实施4条铁路、8条高速公路、2个航运枢纽、2个边境口岸和机场等重要交通项目,基本形成了由铁路、公路、航空、水运、口岸等组成的综合运输网骨架。到“十二五”时期有望实现11个县(区)通高速路,进入南宁“一小时经济圈”。

        三、城镇面貌变化显著

        全市城市建成区面积5年增加了78平方公里,是新中国成立以来建设速度最快的5年。城镇常住人口5年增加34万人,城镇化率达33.5%,每年增加1.6个百分点。以“城乡清洁工程”、城乡风貌改造、纪念百色起义80周年、城镇建设年为抓手,右江河谷城镇带和中国优秀旅游城市、“国家卫生城市”、“国家园林城市”等规划建设取得新突破。

        四、现代农业迈上新台阶

        百色国家农业科技园区成为中国—东盟现代农业合作区,在区内外、东盟国家影响扩大,与袁隆平院士“国家杂交水稻工程技术研究中心东盟分中心”及国内名校院所合作加强。以华润、家乐福、新亚东为代表的国内外大企业入主百色农业产业化和加工物流领域,农业龙头企业、农民专业合作经济组织分别发展到34家和541个。田东县农村金融改革试点走在全国前列。百色“华润希望小镇”等成为全国新农村建设的亮点。濑浩村、那生屯入选“第二届广西十大魅力乡村”。

        五、旅游成为新兴产业

        成功创建“中国优秀旅游城市”,目前拥有6个国家4A级景区、3个国家级农业旅游示范点和10个自治区级农业旅游示范点,建成百色起义纪念公园、乐业天坑世界地质公园、靖西山水风光等国内外闻名的经典景区名片。2010年旅游接待人数和旅游综合收入分别比2005年增长1.3倍、2.2倍。

        六、体制制约取得突破

        中央文件、自治区重大部署对百色的支持之大前所少有,中央对百色发展的指示、重视之多前所少有。随着《广西百色生态铝产业示范基地循环经济规划》和直供电试点获批以及股份制电网改造等重大举措的实施,制约百色市铝等主导产业发展的“瓶颈”将实现重大突破。

        七、综合实力显著增强

        在遭遇国际金融危机冲击和经受自然灾害、节能减排的严重考验下,全市财政突破70亿元大关,11个县财政收入过亿元,其中平果县超过15亿元,田东县超过10亿元,5个县(区)超过5亿元。右江区、平果县、德保县、靖西县、田东县等先后被评为全区科学发展(经济发展)十佳县,其余各县(区)都被评为全区科学发展(县域经济发展)进步县,部分县(区)多次获得这两项殊荣以及其他全国、全区的荣誉。

        八、城乡居民生活水平大幅提高

        城镇居民人均可支配收入和农民人均纯收入分别比2005年增加0.99倍、0.93倍。农村合作医疗、社会保障、农村剩余劳动力转移输出、城市就业保障、九年制义务教育、危房茅草房改造、“兴边富民”行动、桂西五县基础设施、城乡社会救助等实现目标任务,贫困人口比2005年减少33.8万人。

        九、生态环境显著改善

        全市森林覆盖率达到63.92%,5年提高了5.32个百分点。各县(区)均建成污水处理厂。全市万元工业增加值能耗同比下降10.67%。集体林权制度改革成为全区典型。石漠化治理实现新突破,退耕还林、封山育林、植树造林成效显著。

        十、党的建设全面加强

        “农事村办”工作得到了领导同志的高度肯定并做出批示,2009年5月在全区范围内推广,并获首届全国基层党建创新最佳案例。“农情乡解”工作获得了2009年全区组织工作创新评比综合二等奖和最佳应用价值奖,亦在全区范围内推广。2010年,结合“创先争优”深入开展“结对共建 先锋同行”活动,加大了城乡党建资源的整合力度。“结对共建”经验也在全区得到推广。

        5年来,百色的影响力空前提升。北京奥运火炬在百色传递,百色起义80周年纪念活动、CBA季前赛、中国—东盟篮球邀请赛、国际山地户外挑战赛等重大活动和赛事以及一系列节庆的举办,扩大了百色的影响力和软实力。

        广西第一个世界地质公园落户百色乐业,图为乐业大石围天坑。  

        “十二五”时期将是百色市经济社会发展实现跨越追赶的关键时期,全市上下增强忧患意识、机遇意识、使命意识、责任意识,树立攻坚克难的雄心壮志,努力开创转型升级的崭新局面,实现跨越追赶的宏伟目标。

        坚持以科学发展为主题,以加快转变经济发展方式为主线,不断深化改革,扩大对外开放,全面推进中国生态铝工业基地、亚热带特色农业基地、全国红色旅游目的地、区域性商贸物流集散地、广西右江河谷城镇带、西南出海通边重要交通枢纽建设,保持经济长期平稳较快增长,统筹推进社会事业全面发展,切实保障和改善民生,努力实现跨越追赶,为与全国同步迈进全面小康社会打下具有决定性意义的基础。

        综合考虑“十一五”形成的基础条件和发展趋势,百色市今后5年经济社会发展的主要目标是:

        经济发展主要指标达到西部地区中等水平。到2015年力争实现地区生产总值比2010年翻一番以上、财政收入翻一番以上,全社会固定资产投资5年累计比“十一五”翻一番以上、工业总产值翻两番以上(即“1112”工程)。其中,到撤地设市10周年(2012年),力争地区生产总值达700亿元,工业总产值达1000亿元,财政收入突破100亿元(即“711”工程)。

        “四地一带一枢纽”格局基本形成。中国生态铝工业基地基本建成,铝工业产值突破千亿元;建成亚热带特色农业基地,成为中国—东盟现代农业科技合作示范区、特色农业产品产区市场;红色旅游成为全国知名品牌,游客总量、旅游综合收入大幅度增长;区域性商贸物流集散地基本建成,辐射滇黔桂的商贸物流、商品集散形成规模;城镇化率进一步提高,右江河谷城镇化率达到45%以上;铁路、公路、水运、航空立体交通体系进一步完善,成为西南地区连接东盟和沿海的重要交通枢纽。

        当前百色市正进入由产业的单向增长向规模化集聚增长、由以农业为主的落后地区向以铝为主的现代工业基地加快转型的节点上,具备了实现“跨越追赶”的基础。百色将瞄准中央制定的西部中等水平目标,瞄准区内外的先进目标,努力追赶,大步跨越。新的一年,百色将树立敢想、敢干、敢于负责和敢于创新的精神,按照“跳得高才摸得着、跑得快才赶得上”的理念,确立倒排工作目标,建立倒逼工作机制,迈好“十二五”跨越追赶的第一步!

        随着百色至南宁、隆林至百色高速公路建成,

        百色市水陆空立体交通枢纽基本形成。

        丰富的铝矿资源是百色市崛起的基础,图为广西华银铝厂区全景  

    光明日报
    中华读书报
    文摘报
    出版社
    考试
    博览群书
    书摘

    光明日报社概况 | 关于光明网 | 报网动态 | 联系我们 | 法律声明 | 光明网邮箱 | 网站地图

    光明日报版权所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