具有自主知识产权的最大吨位的32万吨原油船(VLCC)从这里下水出海,首台国产6UEC43LSⅡ二冲程船用低速大功率柴油机成功交验,世界下潜最深的7000米载人潜水器成功完成3000米级深潜试验……频传的捷报,不断的突破,一次次将世人目光聚焦到中国船舶工业的领航旗舰——中国船舶重工集团公司。
2010年,中船重工坚持以科学发展观为指导,认真贯彻落实中央一系列方针政策,把握大势、强化创新、调整结构、持续发展,全年完成经济总量1575亿元,同比增长17%,是“十五”末的2.3倍;实现营业收入1425亿元,同比增长17%,是“十五”末的1.8倍;完成增加值296亿元,同比增长16%,是“十五”末的1.9倍;实现利润总额83.5亿元,同比增长11%,是“十五”末的4.5倍。
这一项项科研成果、一组组跳跃的数字诠释着中船重工不断加快结构调整、强化创新的理念,丈量着中船重工不断加快创建国际一流船舶集团的步伐。
结构优化,彰显发展新成绩
中船重工始终把调整结构作为转变经济发展方式、实现科学发展的重要手段,坚持军品做精、民船做强、非船做大,深入实施“保好军,做稳船,强力发展非船”策略,产业结构持续优化,发展质量明显提升,为加快创建国际一流船舶集团奠定了坚实基础。
面对国际船市复杂多变的形势,中船重工在完成好各项军工科研生产任务的同时,加快了民船产业结构调整步伐,深入推进造船与修船结合、造船与配套结合、造船与海洋工程结合,抗风险能力有了新的明显提升。强化组织,提高效率,国内最大的32万吨原油船交船离厂,粤海渡轮实现当年接单当年交船;加大新船型开发力度,自主研发设计的8.2万吨、2.4万吨多用途船、7200吨不锈钢化学品船等开始批量接单。积极拓展海洋工程装备市场,自主研发的300英尺自升式钻井平台受到客户青睐。修船结构持续优化,改装船产值占修船总产值的比重提高10个百分点。民船配套持续发展,柴油机、锚绞机、舵机、吊机、螺旋桨等产品产量保持增长。全年造船完工量同比增长65%,产值同比增长36%,新承接船舶订单吨位同比增长292%。
强力发展非船产业一直是中船重工加快结构调整步伐的主攻方向。中船重工坚持有限、相关、多元发展,瞄准战略性新兴产业,加快科技成果转化步伐,抢先进军一批具有战略性、前瞻性、高成长性的新兴领域,成功开发了一批具有首创性、处于领先地位的高端产品。其中,风电产业从零部件、配套到整机组装,再到风场基地建设,成功打造了国内最完整的风电产业链,2MW风电机组率先实现自主配套并形成年产100万千瓦装机能力,2010年风电产业总产值超过60亿元。第三代核电装备的重要组成部件AP1000主管道弯头研制成功,打破了国外技术垄断,一批核电装备产品进军国际市场。污水处理核心设备曝气鼓风机研制成功,实现替代进口,垃圾发电、生态清淤节能环保产品已形成品牌并占据行业领先地位。2010年集团公司实现非船经济总量同比增长26%,承接合同同比增长31%,非船产业比重占集团公司经济总量已达40%,促进了集团公司持续快速发展。
创新驱动,构筑竞争新优势
面对新形势、新变化,中船重工党组以创新促转变,提出了“五个创新”,即理念创新、模式创新、技术创新、体制创新、机制创新,贯穿各项工作、融入各个环节,促进了产业结构调整,构筑了新的竞争优势,为加快创建国际一流船舶集团不断注入了活力。
2010年8月26日,国家科技部与国家海洋局联合召开新闻发布会,宣布国家863计划重大成果——我国首台载人潜水器“蛟龙号”3000级海试取得成功,成为继美、法、俄、日之后第五个掌握3500米以上深度载人深潜技术的国家。
作为“蛟龙号”的主体研制单位,中船重工一直致力于我国深海技术研究,强化创新,攻坚克难,历时7年,终于在耐压结构、生命保障、远程水声通讯、系统控制等关键技术取得重大突破。在不到两个月的时间内,载人潜器7次穿越2000米深度,4次突破3000米,最大下潜深度3759米,超过全球海洋平均深度3682米,创造了水下作业9小时零3分的纪录,顺利完成了从50米到3700米水深的重大突破,实现了我国深海装备技术的跨越式发展。
深海载人潜水器是中船重工加强技术创新、抢占发展制高点的一个缩影。40万吨矿砂船、10万吨级穿梭油轮等一批新船型完成设计,首支国产化6RT-flex50B柴油机曲轴、世界单机产氢量最大的制氢设备、国产丁二烯螺杆压缩机等一批新产品研制成功,为中船重工推进产品结构、市场结构调整,加快经济发展方式转变,实现持续快速发展提供了有力支撑。
深入推进体制机制创新,是中船重工科学发展的重要源泉。在集中优质船舶配套资产发起设立中国船舶重工股份有限公司并实现A股上市后,逐步将造修船资产注入上市公司,从而实现民船主业整体上市。积极推进实施经济增加值考核,首批被列入中央企业分红权激励试点,集团公司持续快速发展的活力、动力不断增强。
与此同时,中船重工积极与产业链上下游优势资源开展合作,分别与中国华电、中国华能、国电集团、中广核等签署战略合作协议,通过强强联合,优势互补,产业规模竞争力和可持续发展能力得到大幅提升。
志存高远,进军世界五百强
时移势变,因势定策。中船重工始终密切跟踪形势变化,坚持战略引领,及时调整策略,进一步明确目标方向,加快创建国际一流船舶集团步伐。
面对新形势、新任务,中船重工结合实际情况,决定在原定新世纪头20年主要经济指标翻三番目标提前11年实现的基础上,自我加压,加快发展,争取“十二五”进入世界五百强,主要经济指标在2000年基础上翻四番,努力把集团公司建设成为国内最强最大、国际一流船舶集团。
志存高远求跨越,奋发有为抓开局。2011年中船重工将力争经济总量超过1800亿元,营业收入超过1600亿元,船舶开工完工双超1300万吨。重点是增强自主创新能力,深化产业产品结构调整,确保完成军工科研生产任务,力促民船持续稳定发展,强力推进非船经济快速发展,实现“十二五”发展良好开局。
跋涉的力量源于内心的信念,不懈的追求来自肩头的责任。在新的征程中,中船重工将以科学发展为主题,以转变经济发展方式为主线,把握大势、强化创新、开拓进取、科学发展,进一步增强机遇意识、忧患意识、责任意识,提升拓展全局观念、国际视野、战略思维,以更高的思想境界、更强的发展欲望、更大的决心魄力,朝着新的战略目标大踏步前进。
本报记者 张玉玲