在政府工作报告中,温总理谈到文化的第一句话就是:“文化对民族和国家的影响更深刻、更久远。”郑晓幸代表认为,这表明中央从民族复兴的高度看到了文化的意义。“十二五”是我国全面实现小康的关键时期,不仅仅是指物质生活水平的改善,更重要的是精神生活上也要得到足够的改善。
郑晓幸说,“十二五”规划中,文化建设的主题词是“传承、创新”,这抓到了文化发展的“要害”,是针对过去文化“传承丢失”、“创新乏力”的症结所提出的对策。
文化缺失带来心态“烦恼”
郑晓幸认为,我国在精神文化上目前存在着两种需要改善的现象。一是“文化的烦恼”。改革开放30多年,经济快速发展,人民生活极大改善,但人们的烦恼似乎也多了,这烦恼其实是“文化的烦恼”,是文化的缺失带来社会心态、精神状态、价值取向的迷惑。解决了“生存的烦恼”的中国人,又陷入“文化的烦恼”。二是文化资源的“富饶的贫困”现象。我们这个有着5000年历史的文明古国,是文化资源大国,但现在文化产业的发展中,技术进步快,“内容”却相对薄弱,不充分继承好、挖掘好传统文化,就造成了“富饶的贫困”。应该在文化创新中,创作出既叫好又叫座的文化产品,让文化产业有魂、有根。
文化发展不能只“热”在大城市
郑晓幸代表还提出一个观点:文化发展不能只是“热”在表皮,只“繁荣”在一些大城市,应该引导大城市相对过剩的文化资源、文化要素,向中小城市流动,结合城镇化发展的战略目标,带动广大中小城市文化的发展。与大城市相比,中小城市节奏慢、生活轻松,又有当地特色文化的滋养,可以成为文化产品和文化服务的创造者和消费者。我国有2000多个县,都能找到自己独特的文化遗产,合理保护和开发利用,形成文化产业“精加工”和“深加工”基地,既能增加就业和收入,带动一方百姓致富,也能增强当地百姓的文化自信,让中小城市有“故事”、有个性、有吸引力。
所以,文化大发展的注意力和视角,要向中国文化资源最富集、文化特色最浓郁的地方延伸;文化产业既要有国家极的“航母”,也要有数量众多的“小船”,让中小文化企业开发个性化、特色鲜明的文化产品和服务,升级批量化的“中国制造”,形成有特色的“中国创造”——文化也是生产力,把增强文化“软实力”作为转变发展方式的“硬任务”。
郑晓幸相信,未来五年,将是文化大发展的五年,将逐渐补足“欠账”,建设与物质家园相匹配的精神家园,提升整个民族文化的凝聚力和创造力。
(本报记者 张玉玲采访整理)
人物素描:郭红松