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让市场和观众的需求激发文化创新的活力
顾欣委员(中国东方演艺集团董事长):
创新是文化产业发展的生命线,未来文化企业创新的源泉和力量在于与终端市场的对接,具体来说在于我们的文化消费者,或者说是我们的受众。以前由于体制的原因,艺术院团与终端市场长期脱离,文化创新无论是能力还是意识,越来越脱离文化和艺术的接受主体,道路越走越窄。现在我们要通过进一步的体制改革,将院团推向市场,充分与终端市场衔接,让市场和观众的需求,激发文化创新的活力和生机。
文化企业要做大做强,一是要盘活存量,二是要扩大增量。所谓盘活存量,就是要求文化企业自身通过进一步的深化改革,迈出股份制改革的步伐,不断激发自身的活力、实力、竞争力,从而实现做强的目标。所谓扩大增量,就是骨干企业要充分利用自身资源、人才、体制上的优势,走低成本扩张的路子,来实现做大的目标。(本报记者 李慧整理)
○期待“文化消费指数”问世
陈建国委员(中外名人文化产业集团董事局主席):
“文化消费指数”是指文化消费占总收入的比重,文化消费指数越高,文化消费占总收入的比例越大,说明在经济条件相当的情况下,这个地区或者个人的文化生活越丰富。文化生活丰富与否、文化消费指数的高低,应当作为衡量人民生活水平、衡量国民综合素质的重要指标。
建议国家从政府的角度提出“文化消费指数”概念,用政府的支持和舆论的引导,形成良好的文化消费的社会气氛。
推出文化消费指数的概念,可以促进各地文化建设增加更多投入,同时也可以推进文化产业这个行业本身打造文化精品。人民文化消费的提高必将伴随着审美标准和艺术情趣的提高,从而提高国民综合素质,也将从根本上提高居民幸福感指数。(本报记者 李慧整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