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English
  • 时政
  • 国际
  • 时评
  • 理论
  • 文化
  • 科技
  • 教育
  • 经济
  • 生活
  • 法治
  • 军事
  • 卫生
  • 健康
  • 女人
  • 文娱
  • 电视
  • 图片
  • 科普
  • 光明报系
  • 更多>>
  • 报 纸
    杂 志
    光明日报 2011年03月08日 星期二

    给人民一个新期待

    ——写在“十二五”开局之际

    作者: 《光明日报》( 2011年03月08日 01版)

        好风正当时,催人上征程。温家宝总理在政府工作报告中提出:经过未来五年努力,实现“十二五”规划的各项目标,我国的综合国力就会有更大提升,人民生活就会有更大的改善,国家面貌就会发生更大的变化。

        铿锵的声音,引来人民大会堂人民代表和政协委员经久不息的掌声,也引起全国各族人民的共鸣。

        转变方式,开创科学发展新局面;强农惠农,加快社会主义新农村建设;改善民生,建立健全基本公共服务体系;转型升级,提高产业核心竞争力;传承创新,推动文化大发展大繁荣等等“十二五”规划中的热词,成为两会代表委员热议的话题,在各代表团里引起强烈反响。

        深刻变化让人民自豪,给人民信心与力量

        长期工作在文学创作和出版一线、对此有深刻体会的中国作协主席团委员张胜友委员说:“‘十一五’期间,国家的政治、经济、文化都发生了深刻变化,思想活跃,文化繁荣,社会财富充分涌流……尤其在市场化、工业化、城市化和国际化方面,社会变革风云激荡,经济持续高速发展。我们创造了世界经济发展史上的奇迹,我们的国家快速地跃升为仅次于美国的世界第二大经济体,以及世界第二大出口贸易大国。这已是不争的事实,为全世界所瞩目。大时代呼唤大作品,而目前深刻表现社会变革的大作品,显然远远不够,有待政府施以更大力度的倡导和扶持,以无愧于变革的大时代。”

        政府工作报告对过去的五年进行了充分肯定,武钢集团公司总经理邓崎琳代表对此也深有感受:“这五年,公司大力实施科技强企战略,技改投入资金是武钢投产以来至2004年投入的总和,硅钢等部分高端产品的研发生产填补了国内空白,替代了进口,为国民经济发展作出了贡献。五年来,武钢年钢材出口量稳定保持在100万吨以上,实现了从数量型向品牌效益型的结构性转变。” 

        谈到过去五年,谈到中国发生的深刻变化,几乎所有代表委员都充满激情,言语中透着自豪,透着信心与力量。

        中国经济顺势转身,结构调整攻坚战号角吹响

        承前启后创佳绩,继往开来谋新篇。

        站在新的起点上,中国迎来第十二个五年规划的开局。开局,就应有新思路,新开拓。“十二五”规划建议提出:我们要推动经济发展再上新台阶;我们要加快转变经济发展方式和调整经济结构;我们要大力发展社会事业;我们要扎实推进资源节约和环境保护;我们要全面改善人民生活,我们要全面深化改革开放,我们在不断加强政府自身建设。

        河北新兴际华集团董事长刘明忠代表谈起未来的五年,自豪之情溢于言表:“新时代,就要有新观念、新思路;新征程,就要有新面貌、新姿态。这个‘新’主要体现在三个方面:一是要在追求速度快、规模大的同时,更加注重效益好、运行质量优,努力实现做强做优;二是更加注重民生和公平、公正,更好体现职工共享改革发展成果;三是更加注重国际化战略,打造国际一流强企。”

        新东方教育科技集团董事长兼总裁俞敏洪委员说:“‘十二五’规划提出解决进城务工人员随迁子女接受义务教育后在流入地升学考试问题,此举既顺应了进城务工人员随迁子女的现实需求,也体现了国家推进教育公平的决心。”他期待国家采取多种措施保证这些孩子在义务教育阶段与当地孩子享受同等待遇,平等参加中考和升入高中继续学业,并通过立法强制落实。

        清华大学土水学院教授周建军代表说:今年中央“一号文件”提出要大力发展农田水利建设,力争通过5年到10年努力,从根本上扭转我国水利建设明显滞后的局面。预计未来10年的水利投资将达到4万亿元。这是新中国成立以来首次全面部署水利工作,具有很强的公益性、基础性、战略性。加快水利改革发展,不仅事关农业农村发展,而且事关经济社会发展全局。

        民生无小事,民生最关情

        面对正在开启的“十二五”新篇章,我们要更好地回答发展为了谁、为了什么这样的基本性问题,扎扎实实地解决好人民群众最关心、最直接、最现实的利益问题,老老实实地在实现老百姓劳有所得、学有所教、病有所医、住有所居、老有所养等目标上下功夫,让人们在民生持续改善中实实在在地感受到社会公平与和谐发展。

        当经历了过去五个年头的努力和发展后,人们对经济社会发展的新期待,已不仅仅是是GDP、财政收入、城市繁荣进步的“大成就”、“大数字”,而是更在乎共同分享改革发展成果的“小实惠”,更关心自己的腰包收入、教育支出、看病花销、出行成本、住房条件等“小账目”。

        新疆阿克苏地区拜城县老虎台镇农民艾尼瓦尔·买买提这几天一直收看全国两会的新闻,他说:“总理的报告我听后感到十分激动。他的报告里说,未来五年要拓宽农民增收渠道。加大引导和扶持力度,提高农民职业技能和创收能力。千方百计拓宽农民增收渠道,促进农民收入持续较快增长。这些话都说到我们心坎里去了。我知道,今后我们的日子会越来越好的。”

        未来五年,党中央为保障民生列出了一张张路径图和时间表。我们的期待可以变成现实——

        未来五年,九年义务教育质量显著提高,九年义务教育巩固率达到93%,高中阶段教育毛入学率提高到87%;

        未来五年,新型农村社会养老保险实现制度全覆盖,城镇参加基本养老人数达3.57亿人,城乡三项基本医疗保险参保率提高3个百分点;

        未来五年,文化产业将成为国民经济支柱产业,文化产业增加值至少占到同期GDP的5%到6%;

        未来五年,覆盖城乡居民的基本公共服务体系逐步完善,农业基础进一步巩固,工业结构继续优化,战略性新兴产业发展取得突破,服务业增加值占国内生产总值比重提高4个百分点。城镇化率提高4个百分点,城乡区域发展的协调性进一步增强……

        压题图片:参加十一届全国人大四次会议开幕会的雷阿幼朵代表在北京人民大会堂外。新华社记者 邢广利摄 

        本报记者 王 瑟  温 源  李 韵

    光明日报社概况 | 关于光明网 | 报网动态 | 联系我们 | 法律声明 | 光明网邮箱 | 网站地图

    光明日报版权所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