高职院校如何搞科研,如何通过提高科研水平从而呼应《国家中长期教育改革和发展规划纲要》中所提出的“把提高质量作为教育改革发展的核心任务”这一根本要求,如何根据高等职业教育的特点形成科研工作的准确定位,形成科研特色,提高科研能力,是高职院校亟待解决的问题。
淮安信息职业技术学院在不断提高教育质量、深化学院内涵发展的过程当中,高度重视科研工作,积极实施“123”系统工程,即坚持一个原则——有所为有所不为。坚持科研强校,以有为实现有位,赢得支持和认可,同时准确定位,有所不为,集中力量在优势地带率先突破实现争先进位;实行两个结合——科研工作与人才培养相结合、与服务社会相结合。科研工作与人才培养、社会服务三位一体,良性互动,平衡发展,互相促进;明确三个重点——融入人才培养、聚焦科研优势、对接地方战略,打造了科研品牌,探索出了一条具有高职院校特色的科研发展之路。学院科研工作服务社会成效显著,近年来服务地方经济的主要指标在全省高职院校中名列前茅,先后被评为江苏省科技工作先进高校、淮安市服务地方经济建设先进高校。
一、深度融入人才培养,服务于学院内涵发展,提升学校核心竞争力
自从德国柏林大学校长洪堡开始,就确立了科研在大学发展中的重要地位,在人才培养、科学研究、社会服务三大基本功能中,从早期的传授知识、培养人才,发展到研究知识、生产知识,再到社会服务,科学研究起着重要作用。科研工作不是一座“孤岛”,它是畅通人才培养和服务社会的“立交桥”,高职院校未来的竞争从根本上来讲就是科研实力的直接较量,科研工作成效显著的高校将是这场激烈竞争的最后胜利者。科研工作只有深度融入人才培养,才能保持旺盛的生命力,才能成为学校教育教学工作水平提高的“倍增器”和提升学校核心竞争力的“发动机”。
高职院校的科学研究与人才培养并非是矛盾对立的关系,而是相互依存、相互促进的关系,科研工作始终是高校教育的重要组成部分,科研也是一个重要的教学过程,能对教学形成强有力的支撑。淮安信息职业技术学院准确把握高职院校的科研特点,在科研政策制定、科研项目管理、科研成果评价等方面引导科研融入人才培养,为学院内涵发展服务。重点抓好三项工作:一是抓研究导向深化教学改革。高等职业教育在我国还是一个非常年轻的事物,如何形成具有我国特色的高职教育发展模式,无论从理论到实践、从宏观到微观、从模式到范式都有大量的问题有待厘清、研究与探索。理论的升华既是有效实践的结果,更是避免盲目实践的指针,因此学院高度重视高等职业教育的理论与实践研究,紧紧围绕办学目标、人才培养模式、产学研结合、就业导向、素质教育开展有针对性的研究。在教学领域则从精品课程、品牌专业、特色专业等教育教学的热点问题入手,深入研究符合国情的高等职业教育的人才观、质量观、教学观、就业观。近三年学院申报省级以上教育科学研究课题40项,获得省级以上奖励20项。通过科研有效地促进了教学改革,目前学院建成国家级精品课程2门、省级精品课程9门、1个国家技能型紧缺人才教学改革试点专业、4个省级品牌专业、4个省级特色专业,位居高职院校前列。
二是抓科研引领提高“双师素养”。建设一支以“双师型”教师为主体的高等职业教育科研队伍,培养教育、科研相结合的创新团队是培养创新人才的关键。很难设想,不从事研究工作,不了解专业和技术的发展态势,缺乏对前沿问题的把握,不进行技术研发,不参与企业的技术改造等科技工作的教师能培养出符合企业要求、具有创新意识和创造能力的高素质技能型人才。教师只有通过研究知识和技术,把握专业和技术发展态势,进而产生新知识和新技术,及时把科研成果转换为教学内容,使教学内容得到更新,才能更好地为人才培养服务,通过科研,能有效改变教师的知识结构,提高应用技术的研发和推广能力,改革课堂教学内容,增加学生运用技术的能力。首先是制定科研工作的考核标准和奖励措施,对高级职称教师有明确的科研要求,对专业课教师和实训教师有明确的技术和工程实践要求,用政策杠杆调整和调动教师、特别是“双师型”教师参与科研工作的积极性;其次是建立完善的科研管理体系,明确工作目标,分解科研任务,将学院、部门和课题组教师三者的责、权、利紧密结合起来,团结协作,以确保学院科研工作落实到位;再次是重点打造以专业带头人为骨干的科技创新团队,通过整合相关资源,集中力量,形成优势,提高高职院校承担完成在生产、管理、服务第一线所急需的科技研发和科技服务方面的水平和能力。
三是抓学生参与培养创新能力。让学生深入一线,“零距离”接触科研是培养学生创新能力最为有力的途径。淮信院坚持让教师到企业去找横向课题、找科研项目,让学生参与教师的项目和课题,促使学生结合生产需要选题,结合工程实际研究,把课题研究、项目开发与学生创新能力培养结合在一起。近年来学院还将整合学校资源与利用社会力量结合起来,投资近5000万元在校内建立了三个工业中心等实训基地、专业创新实验室,在校外建立一批产学研联合基地,这三大平台有机衔接,融为一体,组成学生工程实践的“硬件系统”。同时,改革人才培养模式,建立了连接各类平台的交融机制、强化指导教师责任的约束机制、鼓励工程实践的激励机制“三大机制”,构建工程实践的“软件系统”,全面激活学生参与科技开发和社会服务,从而丰富了“工学结合”人才培养模式的形式与内容。通过将学生培养与生产实践、社会需求紧密结合起来,引导学生到生产实践中去,在企业里找选题,在实践中“接地气”,在社会服务中做项目,让企业的技改项目和攻关难题成为学生实践技能训练和毕业设计(论文)选题的首要来源,着力培养了学生的实践创新能力。近几年学院工科类学生毕业设计的选题结合地方工程需求和企业研发项目的达80%,10多篇获得省级优秀毕业设计(论文)的都是学生在自己参与项目的基础上完成的,通过学生参与企业科研项目和社会服务项目既出成果,也出人才。走出课堂走出校门,深入企业深入一线,使得学生的知识结构、实践能力、职业精神、人文素养得到明显提高,创新能力明显增强。近年来,学生先后获得100多项“国字号”与“省字号”奖项,在2009年全国职业院校技能大赛中,学院代表队获得3G技能大赛团体总分第一名,在2010年全国职业院校技能大赛再次夺得了一金一铜。
二、高度聚焦科研优势,服务于行业企业发展,打造校企合作新亮点
作为具有行业背景的高职院校,科研工作如何与行业企业发展相结合,服务于行业企业的需要,既是高职院校办学定位的本质要求,也是其发挥自身优势、有别于普通高校科研的现实需要。因此,科学定位学院科研工作功能,充分利用自身专业和科研优势为行业企业发展服务应该成为高职院校重点科研方向。一方面要利用自己的科研力量和科研条件,努力解决当前行业企业发展中遇到的实际问题,形成产、学、研良性循环;另一方面要通过服务赢得行业企业对学院的支持,把高职院校引入可持续发展之路。
淮信院是具有高度行业背景的高职院校,依托信息产业、立足苏北,培养高素质技能型人才是学院的办学特色,信息技术的研发、应用、推广是学院科研强项和优势。近几年来学院科研工作确立了以服务产业、教学改革和地方经济发展为导向,以科技平台建设为载体,以横向合作项目和技术服务为重点,以科研带头人为核心,以专业带头人和企业技术专家为骨干,以教师为主体,逐步形成了一个“围绕重点和优势专业建设科研团队、围绕专业带头人整合科研团队,围绕科研平台建设优化科研团队”科研格局,打造了“三大”亮点工程。
一是依托信息技术,平台建设成果突出。近几年来,学院每年申报成功一个省级科技平台,打造了以“科技创新服务、现代物流信息、Lonworks总线技术、服务三农、软件人才服务”为主要载体的五大科技平台,平台建设在省内同类院校中一直处于领跑地位。通过平台建设,着眼于对行业企业进行孵化,向孵化企业提供发展战略、技术支撑、人才培养,集合各种资源,推动行业企业发展。与此同时,把科技平台建设“嵌入”学院电子信息、物流管理、机电一体化、软件外包、网络通讯主干专业体系建设,作为提升教师教科研能力的重要载体和培养学生的重要平台,通过制定指标体系考核和衡量科技平台对教师提升工程和人才培养工程的贡献率,对达到标准和要求的予以重点扶持。
二是依托校企合作,产学研合作深入开展。学院联合企业积极开展面向社会实际需要的新产品开发,重点放在信息科学技术的推广、应用和服务上。完善校企科研联动机制,引企入校,与富士康集团共建校内研究和生产基地,大力开展科研项目合作与产品研发。在电子信息技术、计算机软件技术、模具制造技术、通信技术、数控、物流等领域开展技术服务,与行业企业共建体制灵活、多元投资的研发中心,合作研发新产品,解决具体技术难题,进行技术革新,提高老设备的技术含量,承担产品生产技术研究、开发设计、中间试验、工艺试验和技术咨询等技术服务工作。至目前为止,学院共与183家企业建立了校企合作关系,近年来共承担了“周总理故居虚拟现实展示应用研究”、“淮安数字博物馆”、“居民健康档案管理系统”等科研课题60多项,近10项获得省市科技进步奖;科技成果转化效益突出,有10多个研究项目已经在企业推广运用。学院与企业紧密合作,形成了科研和技术开发优势,产学研深度推进。
三是依托技术应用,服务“三农”成效显著。学院与淮安市淮阴区、楚州区、盱眙县等县区合作,大力推进设施农业智能化工程。设施农业具有节水、聚能、高产、高效、稳定、便利的特点,是农业现代化的重要标志,是现代高效农业发展的象征。学院先后开展完成了淮阴蔬菜科技园黄瓜—草菇轮作温室大棚智能测控系统、盱眙县大莲湖五千亩龙虾数字化养殖系统和淮阴牛奶厂家畜精细化养殖管理系统、农业科技超市等多个项目的信息化技术应用和推广,使农业产业化龙头企业增收达5000万元。
三、集中对接地方战略,服务于区域社会经济发展,占领服务地方制高点
高职院校必须把自身的发展与地方发展紧密联系起来,积极投身地方经济建设的主战场,为地方发展提供人才支持、科技服务和智力支撑,切实提高服务地方发展的能力和水平,占领服务地方制高点,在促进地方发展中实现有为有位,把高职院校拥有的人才优势、创新优势和智力优势不断转化为地方发展优势。
近年来,学院通过政策引导,围绕淮安市委市政府提出的战略目标,集中对接地方重大战略需求,强化服务地方经济社会发展的意识,与淮安市联合成立“产学研协会”,与淮安市科技局、交通局、农业综合项目开发办等十多个政府部门和八个区县签订了全方位战略合作协议,深度参与到淮安市各项重点工程实施当中,引导科研工作者把论文更多地写在大地上、写在工地上、写在车间里,真正把科技成果转化为现实生产力,为农村、企业和产业的技术进步提供扎扎实实的服务。
在“构筑大交通”方面。学院先后承担完成了“淮安运输经济发展战略的研究”、“淮安过境危化品道路运输安全防范研究”等多个竞标项目的研究工作。这些项目研究思路清晰、方向准确,提出的理论、方法具有很好的适用性和创新性,研究成果采用率、转化率高,做淮安交通运输业和社会经济发展的“助推器”。在“培育大产业”方面。学院联合富士康科技集团富盟电子科技(淮安)有限公司共同投入,建成“江苏省电子产品装备制造工程技术研究开发中心”,以该中心为代表,整合学院10余所研发机构,对区域科技创新形成强力支撑。学院直接参与淮安软件园建设,推动地方软件和信息服务外包产业发展,并组建“团队、教师、项目、企业”为主要要素的校企联盟,选派80多位省科技特派员为地方服务,对口支援地方建设、企业发展,做培育地方大产业的“智力源”。在“发展大流通”方面。学院投资1060万元和淮安市交通局、淮信科技有限公司、淮安粮食物流园联合建设江苏省淮安物流公用信息技术服务平台,建立了淮安市物流人才培训基地,每年为社会培训各类物流人才达500人次,实现学校、政府和企业的深度合作。通过与地方联合组建培训基地,积极为政府、企业领导、骨干用普通员工进行培训,做服务政府和地方经济建设的“思想库”。在“繁荣大文化”方面。学院先后组织开展了“和谐社会的区域文化战略”、“运河文化”、“生态文化”以及“廉政文化”研究,出版了多部专著,发表了一系列高水平的研究论文,取得了丰硕的研究成果,安宇教授的专著《和谐社会的区域文化战略》荣获江苏省高校第六届哲学社会科学研究优秀成果奖二等奖。通过组织专家学者为地方政府提供高水平决策咨询服务,提高政策研究能力,做服务政府和地方文化发展的“智囊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