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English
  • 时政
  • 国际
  • 时评
  • 理论
  • 文化
  • 科技
  • 教育
  • 经济
  • 生活
  • 法治
  • 军事
  • 卫生
  • 养生
  • 女人
  • 文娱
  • 电视
  • 图片
  • 游戏
  • 光明报系
  • 更多>>
  • 报 纸
    杂 志
    光明日报 2011年02月25日 星期五

    学养治艺 词翰俱佳

    ——记书画篆刻家张牧石

    胡 夫 《 光明日报 》( 2011年02月25日   12 版)
    吉祥
    玉兔
    延年

        诗书画印“四艺”历来为学人所重。张牧石先生崇学问,尚修养,以学养治艺的精神,在书画、篆刻、诗词乃至舞蹈、武术、戏曲、曲艺界久有传名,面对纷繁的艺术市场,他以清恬之心视若浮云。

        张牧石先生是天津河北区的老住户,在十字街居住了半个世纪。虽已年届古稀,还能在担任《中国书画报》编审、在大学讲台讲授古典文学、文字学等课程之余,坚持写字作画、奏刀治印,研究金石文字;为文著书,作诗填词,研究音韵格律。张牧石早年习法,毕业于法商学院法律系。早在少年时代就受家学影响,渐而养成涉学广博、“灵悟妙觉”的学识品格。还是在读书的时候,他即拜篆刻家寿石公为师,由此“成为研习书印诗词的发端”。其后,随着学问不断丰富,艺术之名远播,先后结识了章士钊、张伯驹、俞平伯、黄君坦等书画、金石、诗词界的前辈名人大家,酬唱作和,或联袂挥毫,或雅谈清趣,或鉴赏文玩……张牧石所接更广,所学更宽,所见更富,所识更丰。

        观张牧石先生所书,可感其几十年追求深读书、真学问的治学精神在。他少年学习书法,起初便深谙以书法之艺统领书道之技的道理。他从最古老的汉字象形、甲骨文起手习书,学古人、写古文、研究古代史,却又不让一个“古”字捆绑了手脚。他真草隶篆诸事俱擅,尤以石鼓文最富神采,不仅字形刚若铁画,媚若银钩,且能达到逸气高致,古风与己意相合相会的意境。所书“词章奔走若天马,写作工秀如来禽”联句,循猎碣之迹,一点一划足见功力。正所谓“折直劲迅,有如铁针而端委旁逸又婉润焉”。

        观张牧石先生所画,亦可感其几十年所追求深读书、真学问的治学精神在。由于先生饱学,故而丹青之间有文人以心作画,画言心声的文化气息泛出。所画“梅兰竹菊”四条屏,虽是画坛千百年来多有所见的题材,但张牧石赋予它们新的生力:梅枝高拔、主干约略而花姿生动;兰叶刚柔相济,兰花墨雅含香;竹竿疏俊而叶明快;菊则乍看漫不经心,细赏始觉构图别有匠心,色淡而质雅丽,加上每幅画作都有张先生自撰诗词、短跋,形成通幅点线呼应之景。这样的画作当是画家意发笔端而后有,趣融砚边已先得。

        观张牧石先生印艺,仍可感其几十年追求深读书、真学问的治学精神在。他随前辈习印,全由“兴趣”二字使然,非急功近利之举。如此便可扎实起步,踏实求学,诚实从艺。他治印不只是“刻章”,而以研究金石、文字之学为先导,追古踪而不覆蹈,出已意而不滥造。他的印学上追秦汉之风,植入吴昌硕、黄牧甫“黟山派”之法,风格独具,屡有出新。由于不囿秦规汉矩,在刀法、篆法、章法上注重与书法相结合,不仅以行草字体入印,更有富于时代气息和现代装饰意味的肖形印、肖像印刊行。

        张牧石先生吟诗填词,已有《茧梦庐诗词》、《张牧石诗词集》问世。治印也有印学专著《篆刻经纬》、《汉印撷英》和《张牧石印谱》等刊行。其他著述还有《茧梦庐诗话、词话、印话》、《能婴室脞录》与《张牧石艺略》等,凡八种为一辑,名《茧梦庐丛书》。他的勤奋和学识,足令后学者效。但张牧石先生在自题《艺略》诗中这样表述心声:无成讵肯矜多好,游艺宁教愧独工。但得余生玩而老,更无忧患到麋翁。

    光明日报
    中华读书报
    文摘报
    出版社
    考试
    博览群书
    书摘

    光明日报社概况 | 关于光明网 | 报网动态 | 联系我们 | 法律声明 | 光明网邮箱 | 网站地图

    光明日报版权所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