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English
  • 时政
  • 国际
  • 时评
  • 理论
  • 文化
  • 科技
  • 教育
  • 经济
  • 生活
  • 法治
  • 军事
  • 卫生
  • 养生
  • 女人
  • 文娱
  • 电视
  • 图片
  • 游戏
  • 光明报系
  • 更多>>
  • 报 纸
    杂 志
    光明日报 2011年02月25日 星期五

    ●凝练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对于打牢全党全国人民团结奋斗的共同思想基础至关重要
    ●凝练要体现社会主义的本质,突出中国共产党的执政理念,反映我国优秀的文化传统和人类文明的进步成果
    ●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应包括经济、政治、文化、社会建设领域中最核心的价值理念

    凝练核心价值观是时代重大课题

    ———专访教育部社科中心副主任张剑

    本报记者 曹建文 《 光明日报 》( 2011年02月25日   07 版)
    郭红松绘

        本刊2月14日刊发北京师范大学副校长韩震的专访《如何凝练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后,引发社会各界关注和热议。为了让凝练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的讨论更加全面深入,记者专门走访了教育部社会科学发展研究中心副主任张剑研究员,请他就此话题展开进一步探讨。

        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是社会主义的灵魂

        记者:如何凝练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已成学界关注热点,你长期研究这一问题,请简要谈谈您对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的理解?

        张剑:我认为可以从以下三个层面展开:

        首先,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是社会主义制度的本质体现。价值观是人们在实践中形成的对于价值、价值关系的基本看法和根本观点,是处理各种价值问题时所持有的比较稳定的立场和态度的总和。价值观分为一般价值观、核心价值观,核心价值观通常指处于主导地位的价值观。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是社会主义中国的精神内核,是社会主义制度的根本标志,从最深层次科学回答了“什么是社会主义”这一根本问题。

        其次,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是社会主体对重大问题的价值共识。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把我们党倡导的价值理念系统凝练地整合在一起,体现着广大人民群众的价值追求,承载着广大人民群众的价值理想,蕴涵着广大人民群众对世界、人生、社会等一系列重大问题的价值共识,是广大人民群众社会生活实践具有根本性、普遍性、广泛性和主导性意义的价值尺度。

        再次,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是国家和民族赖以生存的精神支柱。历史和现实表明,一个没有核心价值观的国家不可能强盛,一个没有核心价值观的民族不可能生存。它是社会凝聚力的来源,是法律制定、政党决策、制度设计、文化发展、公民教育最终的价值依托。

        凝练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是时代的重大课题

        记者:为何要在目前这一时间节点上提出凝练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这一课题?

        张剑:我认为有以下主要原因:

        巩固全党全国人民团结奋斗共同思想基础的关键所在。任何一个社会都必须有一套与经济基础和政治制度相适应、并能形成广泛社会共识的核心价值观。如果没有这个最核心的东西,就会失去社会前进的方向,失去共同的思想道德基础,导致人心涣散、社会混乱。

        加快改革发展的内在要求。当前我国改革发展既面临“黄金发展期”,又面临“矛盾凸显期”。凝练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可以极大地促进社会价值共识,形成共同价值追求,有效地化解各种利益矛盾,为加快改革发展提供强大精神动力。

        推动社会主义文化大发展大繁荣的重要举措。文化的核心是价值观。当前,我们正处在一个思想大活跃、观念大碰撞、文化大交融的时代。只有努力构建具有统摄作用的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才能引领和整合多样化的思想意识和社会思潮,使先进文化得到发展,健康文化得到支持,落后文化得到改造,腐朽文化得到抵制。

        建构社会主义和谐社会的必由之路。构建社会主义和谐社会,既需要雄厚的物质基础、可靠的政治保障,也需要有力的精神支撑、良好的文化条件。凝练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可以促进全社会广泛而深刻的价值认同,增强社会成员的归属感和向心力,促进社会共同体的团结稳定。

        中华民族为全人类作出更大贡献的必要前提。一个国家和民族的伟大,不在于提供多少物质产品、人力资源和金融资本,而在于提供核心价值观。在数千年的人类文明史上,中华民族不仅向世界提供了丰富的物质财富,而且也以和平的方式向世人提供了一整套价值观。中华民族在21世纪对人类应该有更大的贡献,这种贡献不仅要体现在经济发展上,而且也要体现在向世人提供承载美好愿景的核心价值观上。

        凝练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必须遵循的原则

        记者:凝练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是一个新课题,您认为该如何凝练呢?

        张剑:我认为应遵循以下原则:

        要遵循马克思主义有关社会主义价值追求的基本思想。马克思主义经典作家对社会主义的价值追求做出了许多科学的阐述,马克思主义中国化最新成果又对建构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提出了新的思想。只有遵循马克思主义构建社会主义价值观念的基本思想,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才能既有深厚的理论根基和深刻的思想内涵,又能有力地展现鲜明的时代特色和中国特色。

        要体现社会主义的本质。社会主义社会与封建主义社会、资本主义社会等其他社会形态有着本质区别,其核心价值观也根本不同。凝练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必须反映社会主义最关键的、最根本的、最核心的东西,鲜明地体现社会主义的精神。

        要突出中国共产党的执政理念。每个国家的社会核心价值观都是统治阶级的愿望、意志和利益的集中反映。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越突出中国共产党立党为公、执政为民的执政理念,就越成为引领全党全国人民前进方向的价值取向。

        要反映我国优秀的文化传统和人类文明的进步成果。凝练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离不开对中国优秀传统文化和人类文明成果的借鉴和吸收。这样,才能既积淀着中华民族最深层的价值追求和价值准则,又反映着时代和人类发展进步的要求。

        要最大限度地表达社会共识。核心价值观要被整个社会所接纳,才会强有力地影响着人们的行为,成为一种社会普遍遵循的行为准则。凝练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要回应广大人民群众的新期待,把其利益诉求作为出发点和归宿,以获得广大人民群众的价值认同、情感认同和思想认同。

        要便于传播和记忆。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的语言表述要精炼,简明扼要,各基本要素之间应减少包容和交叉。还要便于制造传播符号,便于学术交流、文化交流活动,便于家喻户晓、耳熟能详。

        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的基本要素

        记者:在凝练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的讨论中,哪些表述最能代表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存在着不小的争议,您的基本看法是?

        张剑:党的十六大以来,以胡锦涛同志为总书记的党中央,提出了“建设富强民主文明和谐的社会主义现代化国家”的价值目标,确立了“构建民主法治、公平正义、诚信友爱、充满活力、安定有序、人与自然和谐相处的社会主义和谐社会”的价值追求,明确了“树立社会主义民主法治、自由平等、公平正义”的价值理念。综合我们党的有关理论和实践,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应包括经济、政治、文化、社会建设领域中最核心的价值理念,具有以下基本要素:

        以人为本。马克思主义认为,人在价值观中的地位应该是目的性和工具性的统一。“以人为本”强调了人的目的性,还原了人在价值关系中应有的地位,体现了党的根本宗旨,肯定了人民群众的主体地位,反映了“人的自由全面发展”的终极价值追求。

        共同富裕。“共同富裕”是社会主义的本质和目的,体现了社会主义共同建设、共同享有的根本价值追求。“共同富裕”体现了发达的社会主义生产力与先进的社会主义生产关系的高度统一,体现了效率与公平的高度统一,体现了社会主义的发展目标和价值追求的高度统一。

        公平正义。公平是社会主义的本质,正义是社会主义的代名词。公平正义蕴含民主、法治、平等、诚信等价值理念。公平正义是我们党始终不渝的执政价值理念。中国特色社会主义不仅能够比资本主义更快地发展生产力,也能够比资本主义更好地实现公平正义。

        文明和谐。未来理想社会是社会生产力高度发达和人的精神生活高度发展的社会,是每个人自由而全面发展的社会,是人与人和谐相处、人与自然和谐共生的社会。文明和谐既体现了经典作家的重要思想,也体现了中国优秀文化传统的内核,还体现了全党全国各族人民的共同价值理想。

    光明日报
    中华读书报
    文摘报
    出版社
    考试
    博览群书
    书摘

    光明日报社概况 | 关于光明网 | 报网动态 | 联系我们 | 法律声明 | 光明网邮箱 | 网站地图

    光明日报版权所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