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English
  • 时政
  • 国际
  • 时评
  • 理论
  • 文化
  • 科技
  • 教育
  • 经济
  • 生活
  • 法治
  • 军事
  • 卫生
  • 养生
  • 女人
  • 文娱
  • 电视
  • 图片
  • 游戏
  • 光明报系
  • 更多>>
  • 报 纸
    杂 志
    光明日报 2011年02月25日 星期五

    各地创新形式做好党的十七届五中全会精神宣讲工作

    《 光明日报 》( 2011年02月25日   03 版)

        新华社北京2月24日电(记者 华春雨)采用民族语言宣讲;由老党员、老模范、老教师、老干部、老战士组成“五老”宣讲团宣讲;让百姓与“一把手”同登宣讲台宣讲……

        从去年12月中旬至今,全国各省区市选调政治素质强、理论和政策水平高的领导干部、理论工作者和党委讲师团的人员组成宣讲团,分赴地(市)县开展党的十七届五中全会精神宣讲。宣讲过程中,各地不断创新形式,增强宣讲的感染力和吸引力,使得全会精神进一步深入基层、深入群众、深入人心。

        “过去,我经常听广播、看电视,但对什么是‘跨越式发展’还不理解。今天,宣讲团用维语、用我们老百姓的话讲,我一下听懂啦,终于明白什么是‘跨越发展’,我们农民又该做些什么!”新疆和田地区民丰县的农民拜克沙依听完宣讲团报告后说。

        如今,在新疆一些边远而封闭的农村牧区,像拜克沙依一样通过宣讲团的宣讲而越来越明白党的政策、越来越关心国家与当地发展的少数民族农牧民越来越多。当地农牧民也更加明白了一个道理:国家和地区的发展、繁荣,是他们个人发展和富裕的基础。

        和田地区农牧民在宣讲中得到的收获正是当地创新形式组织民族语言宣讲团工作结出的硕果。为了能让维吾尔族群众听得懂、听得明白,宣讲团完成各类材料翻译6万多字,并抽调大批少数民族干部参加宣讲。宣讲团所到各县市、地直机关单位和学校均引起了热烈反响,取得了很好的效果。

        在浙江省,注重实效,创新载体,也是正在热烈开展的形势政策教育中体现出的特点。除了各级“一把手”率先垂范宣讲,当地普通百姓也组成了“小板凳宣讲团”、“蒲公英村头(社区)宣讲团”等走上宣讲台,以身边典型事例、用“大白话”和乡音乡情,面对面地向群众宣讲。

        据统计,目前,浙江全省有各类宣讲团3100多个,宣讲员约10万人,活跃在机关、学校、农村和企业,在全省形成了理论与形势政策大宣讲的格局。

        在江西吉安,一支由30多位老党员、老模范、老教师、老干部、老战士组成的“五老”宣讲团,受到群众的热烈欢迎。他们深入农村、社区、乡镇,对不同的对象确定不同的主题,以喜闻乐见的形式宣讲。

        刘永光是永新县83岁高龄的退休老干部,作为“五老”宣讲团的成员,他在宣讲全会精神前,深入群众中调研,针对农民关心的新型农村社会养老保险和基层文化活动等内容,有针对性地备课。

        “本来我们还不知道该不该缴纳养老保险金、交多少才最划算。听了刘老师的宣讲,才知道新型农村养老保险是一件大好事,我们一定交。”永新县高市乡滨江村村民周小华说。

        注重沟通,用事实说话,为百姓释疑解惑,用群众爱听易懂的“朴实道理”说明全会精神。目前,随着各地持续开展宣讲活动,学习贯彻五中全会精神、开展形势教育的热潮在各地进一步形成。基层干部群众正把在宣讲中受到的鼓舞与教育转化为创造“十二五”精彩开局、实现“十二五”目标的源源动力。

    光明日报
    中华读书报
    文摘报
    出版社
    考试
    博览群书
    书摘

    光明日报社概况 | 关于光明网 | 报网动态 | 联系我们 | 法律声明 | 光明网邮箱 | 网站地图

    光明日报版权所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