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个编制只有十几个人的单位,成果之多令人吃惊:
——在中央报刊和全国核心期刊发表理论文章1500余篇,其中以研究中心名义在中央主要报刊发表重头理论文章近200篇;
——编写出版理论著作180余部,编纂各类论文集35部;
——获国家和军队级研究成果奖100余项,有7项成果获全国“五个一”工程奖,有12名专家参与或主持中央马克思主义理论研究和建设工程课题攻关;
——荣立4次二等功、5次三等功,先后6次被评为全国、全军和国防大学先进党组织……
国防大学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理论体系研究中心成立17年来,每当党提出一个重大战略思想,每当国家和人民面临重大挑战和考验,这个专家群体便挺身而出,以最快速度,运用党的创新理论这个武器,在中央主要媒体发出政治强音,维护党和国家大局,反映人民心声。
有人说,他们是研究传播党的创新理论的一面旗帜;更有人说,他们是人民心声的歌者。
占领人间道义的制高点
道义制高点在那里?道义自在人心,制高点就在人民心里。
理论必须反映人民心声。有意识地了解民情,早已成为“研究中心”专家们的习惯。他们把百姓当老师、当父兄,倾听他们的声音。
2007年九、十月间,“研究中心”的研究员郭凤海,到武汉第二炮兵某学院学习高技术知识,上课之余,他就提着大水杯,坐着公交车四处转。两个月下来,他把武汉三镇的犄角旮旯转了个遍,不论是公交车卖票的、摆地摊儿的,还是买东西的,各色人等,他逮着交谈的机会就不放过。
“这对理论工作者非常重要!”郭凤海说:“多注意听听那些专注于‘为生计奔走’的人们,倾听他们的心声,我就会体验到他们的意愿,也懂得了自己该写什么,用什么方式表达自己写的东西,他们才能接受。”
2007年5月,国防大学举行一次党的创新理论宣讲活动,“研究中心”研究员季明主动要求到中国和哈萨克斯坦交界的一个叫巴克图的边防连队蹲点。这个地图上都找不到驻地名称的边防连队,条件十分艰苦。近50岁的季明在这里与边防官兵生活了20多天,同吃同住同座谈,收获巨大。
“在今天,抽象空洞的说教没人听,原因是它回避了现实问题,回避了民众心声。”季明说。“与人民共命运、同百姓心贴心是研究宣传党的创新理论的生命所系、力量所在。”
矿山小火车、乡间道路吼叫的拖拉机、城市公共汽车上,甚至乡村学校、连队战士的饭堂,是“研究中心”专家们最愿意去的地方。
理论,这门“书斋里的学问”,在中国人正逐渐知识化的时代,正走出书斋,影响着民心。
2003年“研究中心”组织撰写《群众利益无小事》等富有百姓情怀的文章,既准确传达党和国家的“声音”,又真实反映人民群众的热切期盼。
2003年,全国人民抗击非典,5月26日,一篇题为《在抗击非典中锤炼伟大的民族精神》的文章在党报发表,为全国人民抗击非典提供了理论支持。
2008年春节前后,中国军民与一场历史罕见的低温雨雪冰冻灾害斗争时,一篇《抗雪救灾:谱写伟大民族精神新篇章》的文章在《解放军报》发表,大振人心。
2008年5月,汶川地震,一篇题为《抗震救灾斗争——彰显中国特色社会主义伟大力量》的文章在党报上发表,为全党全国人民夺取抗震救灾胜利增添巨大力量。
多年来,从谴责美国轰炸我驻南使馆,到驳斥李登辉的“两国论”;从批驳邪教“法轮功”,到回击否定或歪曲改革开放的各种错误思潮;从全民抗击非典,到举国抗击汶川地震……他们都坚定站在党和人民的立场上作出快速反应,在中央主要媒体发出以党的创新理论为时代旋律的政治强音。中央主要媒体的同志称赞说:国防大学“研究中心”是理论宣传上特别值得倚重的“突击队”、“攻坚队”。
站在中华民族思维的前沿
39年前,17岁的颜晓峰,在太行山脉一个山坳的营房里当炊事员,他自制了一盏柴油灯,开始读炊事班唯一的书:恩格斯的《反杜林论》。由于柴油灯的油烟太多,清早起来,他鼻孔里全是黑灰。
灯光昏暗、油烟袅袅还不是主要困难,让他头疼的是看不懂“反杜”,什么“世界模式论”、鲁滨逊、魁奈的《经济表》……不知所云,如坠云雾。
那时,他不知道以后会当博导、主持“研究中心”工作。一盏油灯、一本《反杜林论》,竟决定了他一生的道路。
颜晓峰是“研究中心”的现任办公室主任,已经过了继续提升的年龄,但他仍一如既往地把自己拴在办公室里玩命儿。他风趣地把自己比作“生产队长”:既要别人干,自己更要带头干。
从17岁就开始学“马列”的颜晓峰深知,党的理论宣传工作者要有理论勇气和胆识,站在中华民族思维高峰,才能把党的政治取向和群众的生活取向有机地结合起来,从而发挥党的创新理论的主导力。
人们至今还记得那个“灯火通明”的故事:1995年,刚到国防大学任校长的邢世忠将军,多次发现“研究中心”所在办公楼经常深夜灯火通明,甚至成了学校的一道“景观”,以为服务员忘记关灯,经调查才知道,自“研究中心”成立以来,研究员们就习惯了不分昼夜,通宵工作和学习。
几任“研究中心”办公室主任,都把研究传播党的创新理论当做核心使命全力以赴。“研究中心”办公室的第二任“掌门人”黄宏到云南出差,上楼梯时,他脑子里老是想问题,没注意楼梯,一跤摔倒,爬起来,没走几节楼梯,又摔一跤,他爬起来,继续走,仿佛没摔跤一般。马克思主义教研部副主任、研究中心办公室原主任章传家,因突击完成一个重大课题,读大学的儿子在学校感冒引发心肌炎,没有及时赶去协助抢救,留下终身遗憾。
研究中心的第三任“掌门人”姜汉斌,在主持编著《高扬的旗帜》这部重要论著期间,由于任务紧迫,时常带病坚持工作,一边输液,一边审看文稿,累得耳朵失聪。
有这样“三更灯火五更鸡”的修炼功夫,“研究中心”的专家们底气十足,敢于接受一二天的紧急任务,勇于挑战流行观点;在与其他思潮对话和交锋中,增强竞逐真理的能力,掌握话语权。
2010年7月,一篇题为《深入探索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文化发展道路》的文章在党报上发表,系统地阐述了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文化发展道路的探索历程和丰富内涵,产生深远的影响。
这些年,“研究中心”率先推出《邓小平新时期军队建设思想研究》、《三个代表重要思想研究》、《科学发展观研究》、《十六大以来党史的创新理论研究》等大型丛书,总是走在时代前列。
“我们党的理论创新,它本身是解放思想的产物。”章传家说。“我们研究传播党的创新理论,始终把它当做一项创造性的事业来承担。”
“同人民在一起”
作为党的理论工作者,“研究中心”自觉跟踪党的领导人的动态,以其创造性的理论思考,把党的声音与人民群众联系在一起。
2010年4月中旬,青海玉树发生强烈地震。当时,胡锦涛总书记正在华盛顿出席核安全峰会。获悉地震消息后,胡总书记心急如焚,立即安排提前回国事宜,并同多位外国领导人动情地说:“中国政府正在紧急组织抗震救灾斗争。在这一困难时刻,我需要尽快赶回国内,同我国人民在一起,投入抗震救灾工作。”
胡总书记“同人民在一起”的肺腑之言,使研究员刘光明心中立即涌起创作的激情,遂放弃所有的休息时间,全神贯注地撰写《同人民在一起——马克思主义执政党的根本准则》这篇文章。文中,他动情地写道:“当人们听到总书记‘同人民在一起’的振聋发聩的声音时,特别是看到中央领导人第一时间作出决策、第一时间赶赴现场、第一时间送上慰问和关怀的实际行动时,还有谁不能感受到‘同人民在一起’字字千钧的分量,还有谁不能为之动情、产生共鸣呢!”他又深刻指出:“紧紧同人民站在一起,保持同人民群众的血肉联系,是我们党依靠群众伟力、履行执政使命的力量源泉和核心能力。”这篇文章以“研究中心”名义发表后,立刻引起强烈反响和共鸣。一位读者打来电话,说:“道理上给力,情感上也给力!”
2000年2月中旬,江泽民同志在广东高州首次提出“三个代表”,“研究中心”的同志立即意识到江泽民同志的这个讲话具有重大理论意义。他们马上行动,三天两夜不睡,连续战斗,打字的两个手指,皮全都磨脱落了,撰写出《永远立于不败之地的法宝——学习江泽民关于“三个代表”的重要论述》一文。3月23日,《永远立于不败之地的法宝》在《人民日报》发表,成为首篇阐述“三个代表”的重头理论文章。
这些年,“研究中心”先后撰写上报60多份研究报告,其中40多份引起中央有关部门和军委总部的重视,不少还进入高层决策。
当中央领导提出“十四个如何”并为此呕心沥血的时候,“研究中心”集中全力推出《实现富国强军统一的瓶颈制约与对策建议》、《在国际金融危机背景下进一步坚定理想信念教育的思考》、《军民融合式发展战略研究报告》等咨询报告,为党中央、中央军委决策出了好主意、妙主意。
本报记者 温庆生 本报特约记者 刘德茂