隆冬时节,新疆阿勒泰地区吉木乃县天寒地冻。但在托普铁热克镇人民路社区活动中心,却是人头攒动,彩旗飘扬,各族群众载歌载舞,热闹非凡。这个刚刚投入使用的活动中心,是新疆公安边防总队自2008年以来对口吉木乃县吉木乃镇沙尔乌楞村、托盘村,托普铁热克镇人民路社区(以下简称“两村一社区”)帮扶项目之一。
截至目前,这个总队先后争取和投入236万元开展慰问特困群众、解决人畜饮水难以及牧民定居房等扶贫活动,使“两村一社区”各族群众切身感受到边防官兵的真情实意、感受到党和政府的关爱温暖。
吃水不忘挖井人
“我住的是边防官兵帮我盖的房子,吃的是官兵们打出来的井水种的庄稼,感谢党和政府培育的这支好部队!”沙尔乌楞村村民激动地对记者说。
沙尔乌楞村坐落在吉木乃县东南处,紧靠拥有百年历史的吉木乃口岸,村子旁边紧挨着一条界河,河对面就是哈萨克斯坦共和国。
近年来,阿勒泰地区大力实施牧民定居工程,新疆公安边防总队得知沙尔乌楞村是重点定居对象后,积极协调社会各界筹资帮助沙尔乌楞村56户村民援建定居房。
托汗的房子共有3间,房子旁边还有一间厨房,院子里有一个可以喂养100多头(只)牛羊的牲畜温棚和草料棚。“能住上这样的房子,我知足了!”老人感慨地说。
“如果不是边防官兵帮我们打出地下水,我们的庄稼早旱死了!”托汗的妻子一边给记者的碗里倒奶茶,一边说。
“吉木乃县是出了名的缺水,官兵们听说我们缺水,出资15万元在我们这里打了两眼井,彻底帮助我们解决了庄稼用水和牲畜饮水。”说到这里,托汗的眼睛湿润了。
危难时刻见真情
“你们总队副总队长马合木提,名字和我就差一个字,所以我们是兄弟!”沙尔乌楞村村民马合沙提是一个诙谐幽默的人。
记者问马合沙提:“您认识马合木提副总队长?”
“认识,咋不认识!每次马副总队长来吉木乃县都给我们特困群众送慰问金,我们还合过影呐!”马合沙提指着墙上的照片说道。
马合沙提与父亲斯拉木是恰勒什海边防派出所优秀护边员,两代人靠着一条马鞭子守护中哈68至71号四个界碑间15公里的边境线五十余载,写了上百本护边日记,为边防工作做出了突出贡献。
2010年3月3日,马合沙提的小儿子叶力江高烧不退,情况十分危急。由于大雪封路,车辆无法通行,边防派出所官兵赶着3匹军马拉着雪爬犁把叶力江及时送到医院救治。可马合沙提办完儿子的入院手续后身上仅剩了50元钱,官兵捐款1500余元,帮助马合沙提解了燃眉之急。
三年来,新疆公安边防总队定点帮扶“两村一社区”,先后投入12万元累计慰问60余名特困群众。
扶贫走向“造血型”
两年前,69岁的托盘村村民扎克依汗老人十分贫困。现在老人家里有近百只羊,生活过得有滋有味。
2009年7月,新疆公安边防总队在扶贫调研中了解到托盘村、沙尔乌楞村主要以养殖牲畜为生,但一些困难群众家中牲畜较少,无法维持生活。
为了帮助困难群众脱贫致富,总队筹集资金25万余元,购买了适应能力好、抗病能力强的300只高产羊,分发给托盘村、沙尔乌楞村10户特困村民,帮助村民们走上了脱贫致富路。
扶贫工作由“输血型”走向“造血型”,扎克依汗老人就是其中受益者之一。
“这些高产羊,春天生的小羊羔,秋天就能卖个好价钱,还有几个年年都生双胞胎,而且特别好养,可是我的活宝贝吆!”扎克依汗老人说起边防官兵分给自己的近百只羊,眼睛笑得眯成了一条缝。
2010年,这个总队又筹资40余万元,在托普铁热克镇人民路社区办公楼上方加盖了一层360多平方米的活动中心,排练厅、棋牌室、活动室分门别类地挂牌设立,专门供社区居民使用。
本报记者 王 瑟 通讯员 李德模 马成虎