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English
  • 时政
  • 国际
  • 时评
  • 理论
  • 文化
  • 科技
  • 教育
  • 经济
  • 生活
  • 法治
  • 军事
  • 卫生
  • 养生
  • 女人
  • 文娱
  • 电视
  • 图片
  • 游戏
  • 光明报系
  • 更多>>
  • 报 纸
    杂 志
    光明日报 2011年02月25日 星期五

    《土楼神韵》——客家人智慧的颂歌

    陈弦章 《 光明日报 》( 2011年02月25日   14 版)
    歌舞剧《土楼神韵》剧照

        《土楼神韵》,一部县级文艺团队打造的作品,从市县走向省级,走向台湾,最后走向国家大剧院,成为全国地市级以下文艺团体首次在国家大剧院上演的剧目。它成功了,被誉为第一部大型原生态客家风情歌舞剧。

        《土楼神韵》之所以成功,在于它以客家土楼为背景,以客家历史为主线,以客家精神为灵魂,全面深刻地展现了中华民族之客家人的生活风貌,歌颂了客家人的生存智慧。

        土楼是客家民居的标志性建筑,是客家历史文化的一个载体。其土木结合、外闭内敞、聚族而居三大特征是汉文化的集中体现,其世俗空间充分显示了客家人的生存智慧和建筑艺术。

        永定是世界著名的土楼之乡,分布全县2万多座土楼被国内外专家誉为“世界独一无二的神话般山区民居建筑”,每一座土楼都有许多神奇的故事,是艺术家们创作的源泉。永定人打造的《土楼神韵》,紧紧抓住了客家人生存智慧的结晶——土楼民居建筑,用这根主线把客家文化与历史串联起来,运用情景再现、原生态客家山歌和客家歌舞为表现手法,生动地展现了客家先民从中原辗转南迁、扎根南方山区的艰辛历程,艺术化地演绎客家先民开基创业的如歌岁月以及蕴含其中的“坚韧不拔、开拓进取、爱国爱乡、团结互助、崇文重教、敬祖睦宗”的客家精神,给观众展现了一幅优美的客家土楼风情画卷,让观众形象地感知客家文化、陶醉于客家文化的优美乐章中。

        “土”,在客家人的语境中就是天然的、本色的、原生态的意思。“土”是大地,是养育人类生命,让人类栖息的母亲。客家人和其他民族一样,有着强烈的土地崇拜情结。《土楼神韵》围绕“土楼”的“土”做文章,融入更多的客家元素和原生态特色,突出客家本色。将夯筑土楼、客家妇女辛勤劳作、迎春牛、讨脯娘(客家娶媳妇)、打新婚、耕读传家、童歌民谣、山歌问答、土楼夯歌、客家酿酒、猜拳行令、客家舞狮等最能表现客家精神和客家文化的风情习俗、生产生活细节,分别融入“筚路蓝缕”、“硕斧开天”、“客家灵秀”、“四海流芳”等篇章中,以鲜活的情景再现、优美的歌舞形式,为观众展示了福建土楼的人文历史、精神内涵和客家民俗风情。 

        为突出原生态,节目中的400多件道具都是最具客家土楼特色的生产生活中的真实器具,400多件客家服饰都是演职员们亲手加工完成的。同时,为寻找最具原生态、最有代表性的客家音乐元素,编创者走访了30多位民间歌手,从中整合提炼出原汁原味的客家音乐。

        在我看来,最有冲击力和美感的是客家历史及生产生活的场景再现,比如汉民南迁、夯筑土楼、客家女等都非常经典。《土楼神韵》中对此有专门的塑造,身穿客家服饰的少女,手拿着各种客家特色的生产生活器具,摆出各种造型,展现各种情景:风谷、踏碓、椿米、浣洗、挑担、耕耘、犁田,甚至怀孕、生产、满月喊鹞婆等,讴歌了客家妇女的勤劳俭朴的优秀品质,体现了客家妇女的健美和客家人的生活。

    光明日报
    中华读书报
    文摘报
    出版社
    考试
    博览群书
    书摘

    光明日报社概况 | 关于光明网 | 报网动态 | 联系我们 | 法律声明 | 光明网邮箱 | 网站地图

    光明日报版权所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