本报北京1月28日电(记者李春利)看春晚、赏民俗,足不出户就能了解天下大事。自从广播电视“村村通工程”和“西新工程”实施以来,广大农村边远地区,西部边疆少数民族地区的农牧民得到了真正的实惠,用农牧民群众的话说就是“广播电视开通后,群众的耳朵有听头、眼睛有看头、农闲有学头、生活有奔头”。
“村村通工程”覆盖面最广 受益人口最多
为了解决边远地区群众听不到广播、看不到电视的问题,广电总局和国家发改委从1998年开始启动了广播电视村村通工程。“村村通工程”是新中国成立以来,全国广电系统实施的投入最多、时间最长、覆盖面最广、受益人数最多、人民群众最欢迎的一项系统工程。经过十余年建设,“村村通”工程取得了巨大成效。
截至2010年年底,全国“十一五”广播电视“村村通工程”建设任务全面完成,共累计完成72.28万个20户以上已通电自然村广播电视覆盖“盲村”“村村通工程”建设,20户以上已通电自然村全部实现通广播电视。其中,采用直播卫星方式完成53.03万个村,有线光缆联网方式完成15.67万个村,地面无线覆盖、多路微波等方式完成3.58万个村。中西部偏远地区主要采用直播卫星方式进行建设,共完成近1350万套直播卫星接收设备安装调试,使广大偏远农村地区农户通过直播卫星收听收看到多套清晰的数字广播电视节目。东部等有条件省区积极采用有线光缆联网等方式进行“村村通”建设,北京、浙江、辽宁、山东、福建、广东等东部地区在2008年底前提前完成“十一五”建设任务的基础上,还积极开展已建“村村通”系统升级改造等延伸工程建设和20户以下已通电自然村“村村通”工程建设。
“十一五”开始实施的农村中央广播电视节目无线覆盖工程建设,财政部共安排补助资金49.5亿元,对全国3032座大中功率广播电视无线发射台站转播中央第一套、第七套电视节目和第一套广播节目的6626部电视、调频和中波发射机进行更新改造并对设备加强运行维护。经全国各级广电部门共同努力,截至2010年10月底,新增、更新的电视、调频及中波发射机已全部开播。
节目质量越来越高 内容越来越丰富
广播电视综合覆盖水平明显提高,根本上扭转了农村地区无线覆盖滑坡的严重现象,切实保障了农村群众听广播、看电视的基本需求。不仅如此,提供广播电视节目内容也越来越丰富。由于受当时经济水平和技术条件限制,已通电行政村“村村通”主要解决了农村群众收看2套电视、收听1套广播问题。随着“村村通”工程的延伸和经济社会发展,50户以上已通电自然村解决了农村群众收看4套电视、收听2套广播问题,其中,广西、宁夏等省(区)农村群众可以收看到8套以上电视节目。在“十一五”20户以上已通电自然村“盲村”村村通建设中采用的广播电视直播卫星新技术,使“村村通”工程实现了跨越式发展,农村群众可以收听收看到包括中央、各省及少数民族语言节目在内的多套清晰的数字广播电视节目,节目内容更加丰富多彩。
广播电视“村村通”工程充分反映了广大农村干部群众的根本利益和愿望,深受广大农民群众的拥护和欢迎,使农民群众便捷、及时、生动、形象地了解各级党和政府的方针政策与国内外大事,为农民群众修建了一条通向和谐小康的信息之路。有的基层干部形象地表示,一台电视机就是一所学校。农民通过听广播看电视,开阔了眼界,学到了知识,愉悦了身心,提高了素质。“村村通”工程的实施改变了农村封闭落后的状况,对加强农村社会主义精神文明建设、普及科学文化知识、提高农民素质、推进扶贫工作、提高农村居民生活水平和生活质量发挥着重要的作用。
“西新工程”联通边疆 温暖各族人民
从2000年开始实施的“西新工程”,大大加强了新疆、西藏等西部地区广播电视的覆盖能力,全面提高了少数民族语言广播、电视、电影制作译制能力和电影放映水平。开办了延边朝鲜语、安多藏语、康巴藏语卫星电视频道,扩大了广大藏区藏语电视覆盖,广播覆盖能力比过去增加2.5倍,“西新工程”地区广播电视覆盖能力明显增强,广播电视事业的发展迎来了新的机遇。八省区各地能收听到10套左右短波广播,各地、市、县普遍能较好地收到3套以上中波或调频广播节目,收看到无线播出的3—4套中央和当地电视节目,基本实现了“让党和国家的声音进入千家万户”的目标。
广播、电视、电影译制、制作能力和电影放映水平全面提高。中央人民广播电台新开办了第八套民族语言节目、第十一套藏语广播节目、第十三套维语广播节目,每天分别播出18小时。西藏、新疆、内蒙古、四川人民广播电台共新开办了9套民族语言广播节目,每天播音时间共增加了98小时。在“西新工程”地区人民群众可以听好、看好经译制后的本民族语言的中央和省的广播电视节目。