瑞雪飘飘,爆竹声声,新春佳节迈着喜庆步伐正向人们姗姗走来。春节临近,记者来到“5·12”地震重灾区——甘肃陇南文县,所到之处只见一派生机盎然、欣欣向荣的景象:一排排新建的农房拔地而起,一所所新修的学校、卫生院美观漂亮,一条条兴建的公路蜿蜒在青山绿水之间,广大城乡居民喜气洋洋地购置年货,排练社火舞龙、耍狮、划旱船,喜迎新春佳节,到处呈现一派欢乐祥和的喜庆气氛。震后两年多,我们欣喜地看到,一个崭新的文县呈现在世人面前。
灾难,旷世灾难!2008年5月12日,那场千年不遇的特大地震,使文县陷入灭顶之灾:这个地处甘川交界、全省距汶川最近的县,这块被誉为“陇上江南”、“大熊猫故乡”的美丽山川,倾刻成了满目疮痍的废墟之地;全县20个乡镇305个行政村1305个村民小组7个社区受灾,遇难116人,受伤1456人,大量民房倒塌或成为危房,全县25万人居无定所,学校、医院、机关单位等公用房屋和水、电、路等基础设施严重损毁,引发地质灾害760处,全县因地震造成直接经济损失达118亿多元,成为全省灾情最严重的县。
在党中央、国务院的亲切关怀下,在省委、省政府和陇南市委、市政府的坚强领导下,在全国人民特别是深圳人民的无私援助下,文县县委、县政府带领25万文县人民,发扬“万众一心、共克时艰、顽强拼搏、战无不胜”的抗震救灾精神,挺起不屈的脊梁,以大无畏的英雄气概,科学推进灾后恢复重建,重建美好家园。
地震可以震垮房屋,但震不垮文县人民不屈的脊梁;
地震可以摧毁家园,但摧毁不了文县人民重建家园的信心!
青山作证,文县人民以不屈不挠、奋勇拼搏的精神,从废墟上顽强挺立,在灾难中坚定前行,书写了从灾难走向辉煌的新时代的壮丽篇章!
一、万众一心,顽强拼搏,打响抗震救灾人民战争
大地震颤,山川呻吟。“5·12”地震发生后,文县供水、供电、道路、通讯完全中断,沦为一座“孤岛”。数万户城乡居民无家可归,上千名伤员急需救治……
文县告急!文县告急!!
再大的地震,也震不垮文县县委、县政府带领全县人民抗震救灾的坚强决心;再大的困难,也挡不住文县人民在灾难中前行的坚定步伐。
沧海横流,方显英雄本色;中流砥柱,屹立惊涛骇浪。
面对旷世灾难,文县县委、县政府沉着应对,众志成城,共克时艰,科学调度,果断决策,团结带领全县人民,打响了气壮山河的抗震救灾人民战争。
——地震发生后,县委、县政府第一时间启动应急预案,成立了抗震救灾指挥部。县委、人大、政府、政协“四大班子”的领导在第一时间到岗到位,率先垂范,身先士卒,亲历亲为,靠前指挥。他们在频发的余震中,冒着滚石、塌方的危险,迅速带领抢险救灾工作组,连夜赶赴全县20个乡镇,指导抗震救灾。组织群众全力抢救被埋压人员,妥善处理遇难人员后事,不惜一切代价救治伤员,把人员伤亡减少到了最低程度。
——全力抢修道路、供水、供电、通讯设施。地震发生后第二天抢通了境内的212国道,第三天恢复了供水,紧接着恢复了通讯,在最短时间内确保了“生命线工程”的畅通,为抗震救灾奠定了基础。
——全力以赴开展学校、医院等公共服务设施的抢险救灾,搭建帐篷医院和活动板房学校,医院迅速恢复正常秩序,学校在最短时间内复课。
——及时排查重大隐患,对重点部位和多处地质隐患进行监测预报排险,有效防止了次生地质灾害的发生,夺取了抗震救灾的重大胜利。
在抗震救灾中,文县各级党政组织、广大党员干部,临危不惧,顽强拼搏,经历了血与火的洗礼、生与死的考验,在抢险救灾中表现出了一心为民的崇高品质,发挥了重要作用。广大干部群众识大体、顾大局,全身心投入抗灾救灾工作,各级干部不怕疲劳,夜以继日,废寝忘食,连续作战,始终坚守在一线、吃住在一线、战斗在一线,超负荷忘我工作,表现出了非同寻常的勇气、非同寻常的思想境界和非同寻常的工作作风。有1个优秀党组织、1名优秀党员受到中央组织部表彰,2个优秀党组织、6名优秀党员受到省委、省政府表彰,4个先进集体、7名先进个人受到市委、市政府表彰,69个先进集体、125名先进个人受到县委、县政府表彰。
在抗击地震灾害的伟大斗争中,全县各级党政组织、广大党员干部职工群众心往一处想,劲往一处使,凝聚起了抗震救灾排山倒海的巨大力量,形成了伟大的抗震救灾精神,党群干群关系空前密切,党的凝聚力、号召力和战斗力空前增强,一方有难、八方支援的团结互助精神空前发扬光大。
二、科学规划,精心实施,破解难题搞重建
“阴平(文县)峻岭与天齐,玄鹤徘徊尚怯飞。”古诗人的仰天长叹,就是对文县自然环境的真实描述。
“一山重一山,出门就爬山。山是石头山,插在云里边。一声能喊应,相见得半天……”
这首流传在文县农村的民谣,倾诉着当地山民对恶劣自然环境的无奈和哀怨。
在文县这块近5000平方公里的山川大地上,山峦迭嶂,沟壑纵横,生态环境十分脆弱。本来支离破碎的山川经“5·12”特大地震的摧残,更显得千疮百孔。
在这样的地域上重建家园,难度可想而知。
灾难中前行,浴火中重生,重建美好家园,推动科学发展——这就是文县人民面对灾难响亮的回答。
在灾后恢复重建中,文县县委、县政府坚持“以人为本、尊重自然、统筹兼顾、科学重建”的方针,认真贯彻落实国家和省市科学有序做好灾后重建工作会议精神,按照“三年任务两年完成”的总体要求,紧紧围绕农村居民住房重建、城镇居民住房重建、县以下学校和卫生院灾后重建三个重点,分批启动实施灾后重建实施规划,千方百计破解重建难题,奋力推进了灾后恢复重建工作的科学有序开展。
“民以食为天,民以居为先”。
文县县委、县政府立足实际,在灾后重建中突出民生抓根本,把城乡居民住房重建作为头等大事。地震灾害发生后仅十多天时间,便全面启动全县123个重灾村的整村重建,同时采取以点带面,全县农村灾后重建全面铺开。
“到群众中去,与群众同呼吸共命运!”县上派出34名县级干部、515名科级干部、930名一般干部深入重灾村,组织开展灾后重建。县级领导带头包抓重灾村同,并坚持长期蹲点,千方百计破解灾后重建中的建材、资金、人力和宅基地等各种难题。
在灾后重建中,文县立足实际,超前谋划,因地制宜,因户施策,始终坚持“六个原则”(即:先规划后建设和安全、经济、实用、省地,体现当地民居特色的原则;从实际出发,与经济发展水平及农户承受能力相结合的原则;因地制宜、分类施策的原则;政府组织、农民自建的原则;统筹兼顾、综合配套的原则;尊重群众意愿和公开、公平、公正、公认的原则),采取“五种重建模式”(即:就地统规重建型、异地搬迁重建型、零星分散重建型、投亲靠友安置型和维修加固型),着力破解“六大难题”(即:土地制约难题、资金短缺难题、建材短缺难题、重建点配套设施建设难题、五保户和特困户建房难题、劳动力和技工缺乏难题),确保农村居民住房重建任务的完成。
重建开始后,“一砖难求”、钢材短缺、资金困难、劳力缺乏等,成了制约全县灾后重建的最大难题。
面对红砖供不应求,县委、县政府果断决策:两条腿走路,一方面“就地取材”,一方面组织调运。“就地取材”,即县上在财力十分拮据的情况下,拨发资金给予补助,动员鼓励个体业主兴建砖厂,总投资3680万元,很快在全县新建和恢复了26座砖厂,形成日产126万多块砖的生产能力,缓解了红砖供不应求的局面。与此同时,县上还组织200多名县乡干部,分赴陕甘川周边地区的十几个县市调运红砖。
面对钢材短缺,县上向酒钢求援,在文县设立了钢材直销点,大大缓解了钢材供需矛盾。
面对文县农村地形复杂、条件各异、不少村社不通公路的实际情况,县上坚持因地制宜、分类施策,重建房屋的类型不搞“一刀切”,按照“安全、经济、适用”的原则,适宜建什么样结构的房屋就建什么样的房屋,砖混、土木、砖木结构的瓦房,齐头并进,各显特色。
为了增强农民灾后重建的实力,县上及时把国家为灾区农民每户2万元的补贴资金及时发放到3万多户重建户手中,把3000元补助款发放到2.3万多户维修户手中。与此同时,还组织县农行、农村信用社等金融单位,开通“绿色通道”,简化贷款程续,方便农民群众,把贴息贷款及时发放到重建户手中。
民房灾后重建,在文县20个乡镇、1300多个合作社全面展开。
三、自力更生,不屈不挠,挺起脊梁架房梁
文县是个山区县,自然条件差。面对重建民房的难度,广大山乡农民以大山一样坚忍不拔的毅力,发扬“人一之,我十之;人十之,我百之”的精神,迎难而上,攻坚克难,重建美好家园。
文县中庙乡余家湾行政村牛圈坪合作社,全社24户96人,是个“牛圈”大的弹丸之地。村子被地震夷为平地,山体滑坡,重建家园只能重新选址。村党支部书记杜培安发动群众每户集资2万元,共集资48万元,凭着愚公移山精神,放炮炸石,租用装载机挖掘,没日没夜地大干了一个多月,硬是削平了公路旁一座长100米、宽60多米、高10多米的“小山丘”,“争”出了10亩地,使24户人家户均有了4分宅基地,建起了漂亮的新村。
坐落在大山深处的中庙乡大水、化坪两个行政村,是全县最边远偏僻的村子,不通公路。两村302户,家家都有自留山,30年前栽的用材树已成材,在重建中派上用场。村民修建土木结构房屋,砍伐木料立房架,又建起4个瓦窑,解决了修房的建筑材料,家家建起了青堂瓦舍。中庙乡孔家山行政村震后全成滑坡地带,66户村民户均集资5000元,共集资33万元,炸崖削壁,开凿出一块块宅基地,总面积21亩,在212国道旁建起一座座长藤结瓜似的小洋楼。
文县范坝乡公路交通不畅,运输水泥、钢筋、砖瓦等建材难,成为制约该乡灾后重建的最大障碍。“旱路不通走水路!”乡政府迎难而上,利用地处碧口电站库区的优势,迅速组织起一支拥有12艘运输船的“范坝乡灾后重建农民运输船队”,为全乡农民灾后重建运输砖块、钢筋、水泥和沙石等各种建材16万多吨。
仅有24户人家的范坝乡底下坪合作社,建材运到村子下面的码头后,又遇难题。村民在半山坡上修新房,离码头有好几百米远。“自己的房子自己修,不等不靠脊背背!”底下坪人横下一条心,就是一座山也要背走!上至白发苍苍的老人,下至上学的孩童,人人都成了“背夫”,白天村民顶着烈日背,晚上踏着星光背,没有星光的夜晚打着手电筒背,刮风下雨也不休息。背篓背烂了,脊背磨烂了,凭脊背把4000多吨建材背上山,硬是“背出了一个新家园”。
重建不仅是原地起立,更是发展起跳。文县县委、县政府着眼重建村社的长远发展,在充分调查论证的基础上,实施了下山入川工程。65户人家的文县临江乡蒋冯村,坐落在海拔2000多米的高山顶上,被称为“山尖上的人家”。村民在国家的帮扶下,下山入川,在白龙江畔的43亩荒地上建起了漂亮的新村,告别了大山,山里人从此变成了川坝人。像蒋冯村这样下山入川建新村的村寨,在全县有数十个。
文县针对特困户大多数都居住在高寒阴湿、边缘边远、半干旱地区、建房有困难的实际情况,出台了做好农村特困群众灾后重建帮扶工作的《意见》,由县上四大班子领导和县直单位承包帮扶,把“帮难处、帮实处、帮民困、解民忧、促重建”作为帮扶工作重点。在国家、省上给予补助的基础上,另外为每户再筹措资金4000多元,并发动特困户组成互助组,相互帮工,联系定点企业专门为特困重建户提供砂石、钢筋、水泥等建材,降低建筑成本,从而使全县1770多户特困户全都建起新居。一些特困户为了感恩党和政府,把新居取名“感恩大院”。
疾风知劲草,板荡识忠臣。文县在灾后重建中,涌现出许许多多可歌可泣的先进人物。
文县县委常委、纪委书记杜登芳,包抓全县重建任务最重的中庙乡。她拖着虚弱的病体,日夜操劳,连续奋战,足迹踏遍全乡19个行政村,同群众一道解决重建工作中遇到的一个个难题。乡亲们劝她到大城市看病,杜登芳左推右托,就是不肯走,连续的工作和艰苦的生活环境使她的病情不断恶化,最终倒在了重建点上……
文县范坝乡正沟行政村党支部书记张学奎,全身心地扑在灾后重建上。全村5个社有3个社不通公路,他带领群众在悬崖畔修通了7.5公里长的通社公路,解决了村民重建家园运输建材难的问题。梁家山社引水工程在地震中毁坏。为了解决灾后重建兴建房屋用水,张学奎独自一人,每天从早到晚奔波在崇山峻岭,苦苦寻找水源,不幸坠崖身亡,生命之树定格在了46岁的年轮上。
这样的先进人物,在文县举不胜举。正是他们用对党的忠诚,对人民的关爱,用执著的信念、坚强和勇敢,托起了新家园的希望,一座座新居在文县“两江八河”拔地而起。
灾难,制造毁灭;灾难,也带来重生。全县2.3万户农村维修户,2008年9月中旬就已全部完成维修加固任务;3.2万户农村重建户也已全面竣工。7023户城镇居民住房维修任务早已全面完成,5353户重建户已全部开工建设,其中竣工5005户,竣工率为93%。
浴火重生绘宏图,沧桑巨变换人间。震后文县,从悲壮走向豪迈,实现了从满目疮痍向秀美山川转变。看灾区新貌,观民生巨变,令人振奋。
灾难已过去,希望在升腾。新家园、新气象、新生活。励精图治的25万文县儿女,正以昂扬的姿态、必胜的信念,建设新文县,开创美好未来!(本报记者 陈宗立 通讯员 刘启舒 司小平 刘二银)