与其说网络春晚是艺术,不如说它是一种文化活动。网络春晚诞生的初衷是要为平民打造一台与电视春晚不同的,普通百姓可以参与并有一定决定权的节日娱乐活动。在普通人参与的这项活动中,娱乐只是他们看世界和抒发情感的机会和手段。也就是说,网络春晚有多高艺术性不是重点,重点在所有节目组合起来能够让普通百姓觉得有趣。
从去年开始,网络春晚在创作中探索这些深层含义表现的途径与方法,试图更多地表现出网络与电视娱乐结合的本质意义。
2010年北京电视台、新浪网共同举办的“网络互动春节联欢晚会”采用了由网民投票决定演员、导演、主持人和节目的创意策划。“网民投票”成为这类节目的关键词。尽管投票选导演和主持人不是很可能,但投票选节目、选演员确实是这类节目的亮点。2011年,央视网络春晚也早早开通网站选拔推荐的征集通道,通过上传的方式,普通人有了推荐自己和他人的权利。受众的意见得到极大的认可,是新媒体、尤其是网络媒体的核心理念,它反映了后工业时代大众文化最重要的特征。草根通过网络发出自己的声音,在官方文化、精英文化的文化中心的基础上,奠定了大众文化的根基,是多元文化格局下不可或缺的一种文化视点。
网络春晚开辟了自媒体时代普通百姓在春节娱乐节目中推荐和表达自己观点的先河。但是,观众投票只决定了部分演员、节目的命运,节目的主题、结构、串连方式、表现手段还是由电视、网络媒体确定的。不是有平民参与就有平民视点的。
2011年央视网络春晚请来了网上走红的梵高奶奶,一位朴素的老人要诠释梵高的《向日葵》和自己的《向日葵》的区别,表达对美好爱情的期盼和常怀感恩之心、祝世界和平的美好心愿。期待从中看到平民视点下普通人对艺术、对世界的读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