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English
  • 时政
  • 国际
  • 时评
  • 理论
  • 文化
  • 科技
  • 教育
  • 经济
  • 生活
  • 法治
  • 军事
  • 卫生
  • 养生
  • 女人
  • 文娱
  • 电视
  • 图片
  • 游戏
  • 光明报系
  • 更多>>
  • 报 纸
    杂 志
    光明日报 2011年01月27日 星期四

    文化产业:走上做大做强之路

    作者: 《光明日报》( 2011年01月27日 05版)
    2010年,我国电影总票房突破100亿元。(资料图片)
    四川省歌舞演艺有限责任公司女子乐坊演员在墨西哥演出。几年来,该演出团体已在美日俄等国演出,深得好评。(资料照片)

        2010年中国资本市场又迎来了7家新面孔:中南传媒、皖新传媒、江西出版、天舟科教、乐视网、华策影视、宋城股份。此外,安徽时代出版传媒股份有限公司实现再融资。2010年文化企业上市数量占文化体制改革以来上市总数的近一半,融资额达到104亿元。

        近年来,我国文化企业上市在融得巨额资金的同时,企业的经营理念也实现重大转变,一批有实力、有竞争力的文化企业正在形成自己的文化品牌,并在“走出去”的道路上迈出坚实的步伐。截至2010年底,全国共有300多家国有文艺院团转制为文化企业,一批区域性龙头演艺企业逐渐形成;2010年,中国电影票房成功突破100亿元、文化产业首次在“十二五规划建议”中提升为“国民经济支柱性产业”的战略目标,文化产业在做大做强的道路上迈出更加坚实的步伐。

        政策支持文化企业不断做大做强

        日前在文化企业上市研讨班上,文化部副部长欧阳坚表示,目前我国文化企业发展态势良好,一批国有经营性文化事业单位转制成为规范的市场主体,中国对外文化集团公司、中国出版集团、中国电影集团等一批国有或国有控股文化企业迅速发展壮大,一批民营文化企业凭借其灵活的创新机制、较高的经济效益、知名的企业品牌,正在蓬勃发展。

        所有这些转变,归根结底源于2010年中央对文化产业的认识深化,源于自上而下的重视:从2010年7月23日,中共中央政治局第二十二次集体学习到2010年10月18日,党的十七届五中全会第一次把文化作为单独部门列入国家经济和社会发展规划建议,提出推动文化产业成为国民经济支柱性产业的目标任务。

        党中央的这些远见政策,吹响文化产业全速前进的号角。从《文化产业振兴规划》到《国务院办公厅关于促进电影产业繁荣发展的指导意见》,从金融支持文化产业政策出台到推动新闻出版产业发展的指导意见,大量支持政策为文化产业发展繁荣注入了新的动力。

        文化部部长蔡武日前表示,“十二五”期间,文化部将积极协调有关部门进一步完善支持文化产业发展的财政、税收、技术创新、土地等方面政策,进一步完善政策法规体系,抓紧起草《文化产业促进法》,加快文化产业立法进程,争取把行之有效的文化产业政策上升为国家法律制度,为文化产业发展提供法制保障。

        蔡武介绍说,在税收政策方面,根据普惠制的原则,让税收政策惠及所有文化企业;在技术创新方面,将引导演艺、娱乐、艺术品、动漫、网络文化等行业开展“三网融合”技术应用,提高文化产业网络技术应用水平;在土地政策方面,争取将文化产业设施建设用地纳入城市规划、土地利用总体规划和年度计划,在国家土地政策许可范围内,争取优先保证文化产业集聚发展用地。

        改革创新国民经济支柱产业潜力凸显

        2011年元旦小长假,四川歌舞演艺公司总经理周建军没有休息,他正率领着旗下的四川交响乐团奔赴各地演出。作为省级国办艺术院团首家转企改制单位,四川省歌舞剧院于2010年9月19日正式改制挂牌,成立四川歌舞演艺有限责任公司。从院长变身总经理,周建军也迅速从热身转为实战。他改变固有生产模式,整合“多元”因素生产剧目,在合作伙伴、投资单位、剧目内容、演出阵容等方面实施系列多元化组合,借助社会力量进行剧目营销。从去年9月底至11月中旬,该公司先后向美国、日本、瑞士、德国、奥地利等国家和地区出口了6个大型演出项目,开展商业性巡回演出60多场。在周建军的计划表上,演出已排到了3年后。

        四川歌舞演艺公司是文化体制改革释放产业活力的一个缩影。“十一五”期间,我国文化体制改革勇破坚冰,不断向纵深挺进,改革释放了文化产业内部活力,出版发行业、影视业、演艺业、动漫业、文化娱乐、文化旅游、艺术品、网络文化等文化产业蓬勃发展,人民群众文化消费日益活跃,社会力量投资文化产业热情高涨,文化生产能力大大提升,文化产品丰富多样,新型文化业态不断涌现,文化产业在国民经济中所占比重逐步增加,凸显出成为国民经济支柱性产业的潜力。 

        据统计,“十一五”期间,全国文化产业年均增长速度在15%以上,比同期GDP增速约高6个百分点,保持着高速增长的势头,在促进经济发展方式转变中的作用日益突出。2008年—2009年,面对国际金融危机的冲击,文化产业逆势上扬,其消耗少、污染低、附加值高等优势进一步凸显。演出市场保持较好的发展势头,旅游演出正在向主题化、专业化、规模化、品牌化方向发展,艺术品市场总体业绩上扬,中国书画作品单价大幅增长。根据国家统计局初步估算,2009年文化产业增加值快于同期GDP的现价增长速度3.2个百分点,达8400亿元。 

        不少地方文化产业的增长速度高于国民经济的整体增长速度,成为提供就业机会的重要行业、产业结构优化的朝阳行业和经济增长的支柱产业。北京、上海、广东、湖南、云南等省市文化产业增加值占GDP的比重已超过5%。湖南省文化产业增加值占GDP的比重,由1990年的1.4%上升到2008年的5.1%,文化产业对经济增长的贡献率由2003年的2.3%上升到2007年的6.5%。云南省2008年文化产业增加值达300亿元,占GDP比重为5.8%……

        资本助推“走出去”步伐不断加快

        2009年,国务院公布的《文化产业振兴规划》明确提出,支持有条件的文化企业进入主板、创业板上市融资,鼓励已上市文化企业通过公开增发、定向增发等再融资方式进行并购重组,迅速做大做强。2010年,九部委联合出台的“金融支持文化产业指导意见”又加快了文化与金融资本对接的进程。

        2010年10月,中南传媒上市冻结资金达3800多亿元,竟然超过农业银行上市冻结的2900亿元资金,创下中国资本市场冻结资金的最高纪录。

        在资本的助力下,文化企业成功蜕变、化蛹成蝶。上市,让曾经为钱所困的文化企业一扫窘困,坐拥上亿元、甚至是几十亿元的资本:

        中南传媒一次性筹资42亿元,为文化传媒类企业A股市场筹资之最;

        安徽出版集团借壳科大创新,安徽出版集团以17亿元成为占股61.6%的控股股东,原先账面净资产变成股权资产,按现在的市值,不到三年资产升值25亿元;

        华谊兄弟首次发行股票募集的资金约为11.48亿元,除去6.2亿元用于影视剧业务,1亿2966万元用于影院项目,公司账上仍有近4亿元的可用资金;

        上市为文化产业插上了资本的翅膀。打通了融资的通道,让这些文化企业有了做大做强的雄厚资金基础,文化产品和服务“走出去”步伐不断加快。据统计,2009年,我国境外商业演出团组数约为426个,演出场次1.64万场,实现演出收益约7685万元。以天创国际演艺制作交流有限公司、中国对外文化集团公司等为代表的文化企业加快“走出去”步伐,并开始实施“本土化”战略,抢占国际文化竞争的主动权。(本报记者 张玉玲 李 慧)

    光明日报社概况 | 关于光明网 | 报网动态 | 联系我们 | 法律声明 | 光明网邮箱 | 网站地图

    光明日报版权所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