国际教育是澳大利亚的一大支柱产业,也是澳大学的一个重要资金来源。为应对近期以来出现的留学生人数持续迅猛下降的压力,避免步英国高教困境的后尘,一股削预算谋改革的大潮正在澳大利亚大学中兴起。
资金来源大减
近一个时期以来,申请到澳大利亚留学的人数,一改过去十几年高歌猛进的势头,持续大幅下滑。截至2010年10月,年产值高达的180亿澳元的国际教育产业已经出现连续3个月下跌。此间业界人士认为,来澳留学生继续下降的局面还将持续一段时间。
造成来澳留学人数由升转跌的原因是多方面的,主要在于澳留学签证和移民政策的收紧、澳元持续走高。同时,澳对中国和印度这两个主要的留学生来源国又采取较其他国家更为严格的政策。据了解,新在澳注册的中国留学人数正“以自由落体般的速度”下降。提前登记明年英语课程的中国学生剧减五成。
英语语言学校是最先受到冲击,也是受影响最严重的教育机构。总体说来,截至2010年10月份,英语语言学校的留学生入学率已经下跌了22%。有预测认为,2011年2月份部分高校的入学率将出现20%-30%的跌幅,而7月份的入学形势将更加严峻。
担心步英国后尘
最近,为节省财政开支,英国政府宣布缩减教育支出,并减少对一些学科的拨款,引发了一场严重的危机。尽管当前澳大利亚还有能力承担大学的教育成本,但英国的做法及其影响已经引起了此间学者们的担忧。英国大学会否将学费提高到最高的极限?政府削减拨款的人文学科将受到的影响等,成为此间关注的重点。
对曾任前布莱尔政府顾问的现墨尔本大学副校长希瓦兹来说,英国将人文学科拿出来削减开支,开了一个令人担忧的先例。他认为,澳政界人士已经越来越从效率判断高教,这将使澳的人文学科处于脆弱境地。他说,人文学科是教育的真正基础。
希瓦兹,大多数大学都是有提高效率的一些空间的。他认为,一边增加向学生收费,一边继续滥用基础设施和提高教师工资,是对学生的不公平。
格利芬高教研究所主任克劳塞说,澳政策制定者需要保持警惕,避免出现英国式的情况。他认为,澳应多渠道拓展高教的资金来源,包括企业界、校友和人文等领域。
削预算谋改革
由于担心留学生持续大幅减少,澳大利亚一些大学已经猛削预算25%之多。科廷研究所预测,高等教育行业的留学生源流失,将导致2012年多达1.9万名本地人失业。教育专家马金森指出,想要恢复元气,估计三四年之后才有希望。”
澳最大的大学蒙纳什大学已经决定削减约400名员工。早在2010年10月,该校副校长比默就宣布了一项“裁减冗员”方案”。他在一份声明中说,蒙大是国际留学生的一个主要大学,入学率下降了30%。蒙大资金短缺4500万澳元。据报道,至2010年底,已有356名全职员工接受了“裁减冗员”方案。蒙大现共有约8000名员工。
与此同时,蒙大还推出了一个面向未来的改革方案。该校副校长比默对记者表示,这个方案是根据新形势做出的,是对大学的一次重要的重组。根据这项重组方案,蒙大从2011年开始将进行新的研究和教学评估。比默说,实现“裁减冗员”方案的只是那些明年难以达到评价表现目标的学科,而对那些需要继续加强的学科则不实行这一方案。
蒙大一直在强化信息技术、财经和人力资源学科。作为未来重组的一部分,蒙大将引进突出教育职业的课程。比默表示,任何新的评价表现的体系都要认识到,他们必须是热情而尽职的教师而不是活跃的研究人员,“我们的希望是,最终有5%至10%的员工会参与教育职业的课程”。
本报驻堪培拉记者 陈小方