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English
  • 时政
  • 国际
  • 时评
  • 理论
  • 文化
  • 科技
  • 教育
  • 经济
  • 生活
  • 法治
  • 军事
  • 卫生
  • 健康
  • 女人
  • 文娱
  • 电视
  • 图片
  • 科普
  • 光明报系
  • 更多>>
  • 报 纸
    杂 志
    光明日报 2011年01月20日 星期四

    《李慧娘》:越剧的阳刚之美

    《 光明日报 》( 2011年01月20日   12 版)

        浙江绍兴小百花艺术中心创作演出的越剧《李慧娘》,近日荣获中国戏曲学会奖。这出文武并重的大戏,不仅对传统题材有新的开拓,而且吸收了昆曲、川剧、绍剧乃至京剧的很多表现手法,为缠绵柔美的越剧注入了一股阳刚之气,得到了戏剧专家的高度评价。

        很多剧种都演绎过李慧娘的故事,川剧有《红梅记》,京剧和秦腔有《红梅阁》,上世纪80年代胡芝风的京剧《李慧娘》也曾风靡一时。越剧《李慧娘》基本上是传统的李慧娘被贾似道冤杀后,重返人间“放裴”、“救裴”的故事,但在表现李、裴爱情时,编剧吕育忠却独辟蹊径,设计出李慧娘“放裴”后因时辰已到,判官所赠宝扇失效,在阎王判她还阳的千载难逢的时刻,为了救裴,她放弃还阳,仍作厉鬼重返人间救裴。当在众鬼卒的协助下烧死贾似道复仇后,她与裴话别,并劝解想殉死与之共结连理的裴以苍生为重,留在人间造福百姓,上演了一出“人鬼情未了”的感人故事。专家们指出,越剧《李慧娘》超越了传统老戏中简单的复仇与爱情,展现了一种人间大爱,提升了剧作的文学品位和艺术品位。在舞台表现形式上,该剧亦文亦武,著名导演杨小青充分调度起舞台艺术手段,水袖、甩发、僵尸等传统程式的运用恰到好处,而川剧及秦腔中喷火绝技的借用,也加强了剧作悬疑、凝重的艺术氛围。特别是剧中众女鬼的舞蹈,台上击鼓的场面等,都为剧作营造了浪漫、唯美的空间。主要演员吴素英、吴凤花的表演十分出色,特别是主演吴素英,文武并重,充分展示了过硬的做工和唱工,将爱恨分明、刚烈英武的李慧娘表演得活灵活现。    本报记者 苏丽萍

    光明日报
    中华读书报
    文摘报
    出版社
    考试
    博览群书
    书摘

    光明日报社概况 | 关于光明网 | 报网动态 | 联系我们 | 法律声明 | 光明网邮箱 | 网站地图

    光明日报版权所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