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English
  • 时政
  • 国际
  • 时评
  • 理论
  • 文化
  • 科技
  • 教育
  • 经济
  • 生活
  • 法治
  • 军事
  • 卫生
  • 健康
  • 女人
  • 文娱
  • 电视
  • 图片
  • 科普
  • 光明报系
  • 更多>>
  • 报 纸
    杂 志
    光明日报 2011年01月16日 星期日

    东南亚出招应对粮食危机

    作者: 《光明日报》( 2011年01月16日 08版)

        东南亚是全球大米最重要生产和消费地之一,面对全球粮价不断高涨及粮食危机可能重演,东南亚的主要大米等粮食进口国纷纷出招,积极应对。

        印尼取消部分粮食进口税

        印度尼西亚是东南亚最主要的粮食生产和消费国之一,全球粮价上涨直接引起其国内物价上升。据统计,印尼2010年的消费者物价指数上升6.96%,远远超越政府所设定的4%至6%目标。印尼经济统筹部长拉贾沙近日表示,为改善国内粮食供应,遏制不断上涨的粮价和维持足够的粮食储备,政府决定从今年1月起取消大米、面粉、玉米和饲料进口税。印尼粮食需求旺盛,对白糖、大豆和小麦的依赖性很大,同时还会进口大米和玉米。拉贾沙强调,为了应对因气候恶劣不断上涨的全球粮价,印尼政府将来还将采取一系列措施,关注农业上游和下游发展的问题。他指出,印尼政府已将今年大米产量目标定为7000万吨,比去年增加4%至5%。如果达到指标,印尼将不需要从外国进口大米,但如果无法达到这个指标,将影响粮食供应机构的大米储备。

        另一方面,印尼粮食供应机构官员本周在印尼农业部举行的提高大米产量座谈会上表示,由于去年大米产量下降,无法满足大米储备的需求,政府已批准该机构进口150万吨大米,以确保有充足的储备。印尼准备第一季分配100万吨大米给贫民;进口大米最迟于今年3月落实,已与越南、泰国签署购买123万吨大米合同。

        大马海外开拓粮食生产基地

        2008年全球粮食危机发生后,马来西亚政府就已推行“粮食安全”政策,保障粮食供应。不久前,马来西亚总理纳吉布又向外界宣布,大马政府计划与多个国家进行策略性合作,以便将相关国家的某个地区作为大马的粮食生产基地,这样既能增加大马粮食产量及供应,也能节省成本。纳吉布说,以稻米为例,大马不可能生产得以应付全国需求的稻米,只要70%就足够了。政府将探讨发展海外国家特定地区的可能性,因为它的成本比在大马开拓新的稻米种植区要低。据报道,马来西亚目前已与印尼等国合作建立了部分海外粮食基地。此外,考虑到农业是大马经济转型计划中关键性的一环,政府希望通过转型计划增加城乡农民的收入和生产力,希望能协助将小规模或分散型农业转型为大规模或集体式农业。据统计,2010年1至7月,大马粮食出口总额达101亿林吉特(约合202亿人民币),比上一年同期增加12.3%。

        菲提高大米产量 争取自给

        菲律宾是全球最大的大米进口国,过去几年来,每年平均进口大米超过200万吨,因此全球大米等粮食价格攀升必然直接影响菲律宾的粮食安全。瑞士信贷最近的一份研究报告显示,菲律宾已成为亚洲国家中最易受全球粮价高涨冲击的国家。大米等食品占其消费价格指数的46.6%。2008年全球粮食危机期间,菲律宾是当时受影响最为严重的国家之一,大米价格暴涨导致数万民众上街游行示威。为应对大米危机,当时的阿罗约政府曾于2008年从越南、泰国、柬埔寨等国进口大米230多万吨。2010年,菲律宾政府及私营领域共进口大米247万吨,导致国内大米远远超过需求。为此,菲律宾国家粮食局日前决定将今年大米进口在去年进口总量的基础上消减66%。

        另一方面,菲政府还努力提高大米产量,并争取在2013年实现大米自给自足。去年11月,菲农业部将2011年大米产量目标设定为1740万吨,比2010年的1600万吨高出9%,而2012年的产量目标则定为1920万吨,最终在2013年实现大米自给自足。为增加大米产量,农业部与私营领域合作,计划在未来5年内将菲律宾杂交水稻种植面积扩大至80万公顷。为保障大米供应,防止突发自然灾害对水稻生产的重大影响,阿基诺政府近日还与越南续签大米进口协议,越南同意在2013年前,确保每年最高向菲律宾出口150万吨大米。

        (本报马尼拉1月15日电)  本报驻马尼拉记者 王传军

    光明日报社概况 | 关于光明网 | 报网动态 | 联系我们 | 法律声明 | 光明网邮箱 | 网站地图

    光明日报版权所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