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月14日,国家科学技术奖励大会上,第四军医大学主持完成的《中国军人医学与心理选拔系统及标准》获得2010年国家科技进步一等奖。这是四医大继2008、2009年荣获国家科技进步一等奖之后,连续第三次获此殊荣,实现了该奖项“三连冠”,成为我国设立科学技术奖以来首个获得“三连冠”的军队院校。
这三个一等奖署名前三位的完成者,除一位教授年过七旬,其余获奖时均在47至54岁之间,也就是说,改革开放之时,他们正是风华正茂的青年,他们的成功轨迹与国家改革开放的进程同步。可以说,没有改革开放,就没有他们的今天,就没有这三个一等奖。
人才要敢于破格用
“我劝天公重抖擞,不拘一格降人才。”其实,敢于破格用人才比等着天公降人才要可靠得多。
翻翻四医大三个一等奖主要完成者的简历,他们都曾被破格提拔,至少坐过一次以上“直升机”,三十多岁就当了教授、学科带头人。陈军从国外获得博士学位回来时还只是位助教,当年就破格晋升为副教授,申报教授职称要考英语,恰逢他要到丹麦参加一次国际学术会议,并担任大会主席。按规定英语考试不合格就不得参评,但像他这样的人还用考英语吗?在规定与实际的尴尬面前,校党委请示上级机关,采取了特殊办法,先任命后补考。
2002年,学校成立人才工作办公室。没有办公地点,就把常委学习活动室腾了出来。办公室调研了68所国内著名院校人才建设情况,其中一个结论是:重点人才重点培养,一流舞台出一流人才。当年10月,学校召开了第一次人才工作会议,决定每年拿出750万元,用于支持人才科研项目和生活补贴。2007年,学校第二次人才工作会议,又将人才基金提高到1000万元,对通过打擂进入“骨干人才库者”实行六个优先:研究生招生优先、梯队搭建优先、职级调整优先、人才奖励优先、成果申报优先、生活保障优先。
六个优先话好说,做起来却很难。破格晋升的是你,得这奖那奖的也是你。诸如李云庆、陈军、吴开春等集数奖于一身,既是“长江学者”,又是全国“杰青”,还是总后“三星”,仅长江学者一年就奖10万元。不仅如此,学校投入100万元作为科研计划领衔人的专项津贴,如国家973计划项目首席科学家、863计划项目专家组组长等。好处不能都给一个人啊!有些老教授也曾经有过科研上的辉煌,但由于年龄超过了规定,很多奖励计划项目无法入选。被誉为人体解剖学大师的李继硕教授,看到自己的爱徒李云庆和陈军被聘为“长江学者”后,也很担心把他们宠坏了。面对不同意见,校党委的态度很坚决:论资排辈出不了人才,平均主义永远不会出人才。
目标定在国内外拔尖人才
在医学领域,提起第四军医大学,她的辉煌成果令人赞叹!曾先后获得国家和军队科技成果奖1200余项,创造过70多个全国第一、唯一、首例、首创,是排在全国前20名的重点大学之一,是首批进入“211工程”的22所大学之一。“九五”期间,该校虽然获得了28项国家科学技术奖,获奖数量居全国高校前列,但质量高、转化应用前景好的成果却较少。一位“211工程”建设评审验收组的院士委婉地说:“四医大人才济济、成果很多,如果有一个国家一等奖就更好了”。这话很刺人,但很客观,你就是“塬多峰少”、“将多帅少”!说白了,就是没有国内外的拔尖人才和领军人物。
怎么办?2008年初,校党委审时度势,果断作出《实施精品战略,推动科学发展的决定》,刮起了精品风暴,先后实施了18项精品工程:精品课程、精优论文、精湛医术、精尖成果……什么叫“精”?按校长樊代明的话说,不是要保地方名牌,而是要创全国名牌、世界名牌。打造精品的前提,是要有世界眼光,其中一个硬指标是发表SCI论文,博士无SCI不授予学位,教员无SCI不晋升技术职务。如此“硬”了三年,全校111个有科研任务的科室实现了“满堂红”,有些硕士研究生和本科生也发表了SCI论文。
你也许不会想到,当初反对发表SCI论文最强烈的竟是征兵检测项目的第一完成人苗丹民。开始他与另5名教授联名反对,后来别人不吭声了,他成了“最后的堡垒”。找校长谈不通,他又找政委,两位领导的意见很一致,该保密的保密,该写论文的写论文,不然,谁知你在世界上算老几呀!按他自己的说法,对SCI论文他经历了从反对到被动再到主动的过程,他的团队先后发表SCI/SSCI论文30多篇,成了发表国际论文的大户之一。如果你现在再问他在世界上算老几,他会肯定地回答,算先进。依据就是SCI论文的比较,人家研究到了哪一步,我们进展到了哪一步,一比就清楚了。他领衔的征兵检测项目之所以能获得国家科技进步一等奖,其中一个因素就在于上述比较。
衡量一个学校的科研实力,现在通行的标准一看基金,二看国际论文,三看奖项和专利。自2007年以来,四医大连续三年荣获国家科技进步一等奖,实现自国家设立科学技术奖以来的首个“三连冠”,连续四年获得的国家自然科学基金项目数和发表SCI论文数量,均位居全国医科院校前茅,连续三年获得全国优秀博士学位论文,创造了国内医科大学中令人赞叹的“四医大现象”,形成了论文越多,基金越多,成果就越多的良性循环。
科研鼓励团队作战
一个人可以做出一件精美的艺术品,但科学技术飞速发展的今天,一个人却没法做出精品。四医大的三个一等奖项目,有一个共同特点,就是每个项目都是两个以上团队共同完成的。反过来说,仅靠一个团队的力量是不可能获得一等奖的。
就像单一兵种作战早已为合成军作战、多维一体化作战所取代一样,科研上的爱迪生时代也早已经一去不返了。目前,一方面科研的分工越来越细,另一方面多学科联合的趋势也越来越明显,医学上的重大成果往往是多个学科共同攻关的结果,这是一个大趋势。
认识到了规律,就得适应这个规律,四医大党委在部署科研工作时,打破院系和学科之间的界限,围绕一个共同目标,分头合力攻关。校长樊代明把它概括为“四聚”:聚焦、聚力、聚合、聚变。第一个一等奖胃癌项目,是以樊代明院士领衔的西京医院消化内科为主完成的,但这个消化内科已经不是传统意义上的消化内科,目前已发展成为中国消化学界无可争议的全国第一;截至2008年,已获得了包括国家科技进步一、二、三等奖及国家发明奖在内的24项;医研规模第一,拥有10个病区370张床位,总面积3.3万平方米的消化病医院,国家重点学科、国家重点实验室、国家临床药理基地;高层次人才第一,除樊代明、吴开春两位领衔者外,还有被誉为“八大金刚”的顶尖人才,涉及肠胃、肝胆、影像等8个学科,他们在学术上人人有基金,科研上人人有成果,临床上人人有绝活。第二个一等奖疼痛项目,李云庆是神经解剖学教研室主任,陈军是唐都医院疼痛研究所所长,胡三觉是神经生物学教研室教授,三个团队分属不同的部门。第三个一等奖,苗丹民是航空航天医学系心理学教研室主任,徐勇勇是军事预防医学系统计学教研室主任,有人讥讽这叫“拉郎配”,其实这是“天仙配”,符合科研与临床相结合、多学科融合的大趋势。
知不易行更难。知识分子“5加2”、“白加黑”,辛辛苦苦多少年,谁不想最后当个状元。还有文人相轻、“宁当鸡头不当凤尾”等传统观念的影响,“儿子”生出来了,跟谁姓成了大问题。谁第一?谁第二?谁第三?疼痛项目中,李云庆是中国解剖学会的理事长,从解剖学上对疼痛研究作出了重要贡献;陈军是973疼痛项目的首席科学家,在世界上首创蜜蜂毒疼痛模型,并研制出镇痛新药;胡三觉开展疼痛研究最早,首创下行抑制系统的镇痛效应并阐明了其组成和作用机制。你说他们谁比谁厉害,谁的贡献最大?在研究报奖署名时,谁先谁后呢?校长、政委反复和他们沟通,胡三觉高风亮节:“让年轻人在前面,我排最后。”老教授做出了榜样,年轻人还有啥说的,署名问题迎刃而解。征兵体检项目中,徐勇勇最早涉猎这个领域。国防部有关专家来学校听他的汇报,“搂草打兔子”,顺便考察了苗丹民的研究,这才加大了对他的投入。从时间上说是一先一后,从成果价值上说都是不可或缺的。排名谁先谁后啊?从推动科技进步的大局出发,问题解决了。
在四医大,通过联合攻关、联合报奖,“文人相轻”逐渐变成了“文人相亲”,大家既是竞争对手,又是亲密战友。这其实不只是个讲风格的问题,更是个适应科学发展规律的问题。谁违背这个规律单打独斗,谁就会落后。
竞争在阳光下进行
综上所述,对进入人才库的人这个优先、那个倾斜,一次表彰会有的人几次上台领奖,羡慕也罢,嫉妒也罢,有本事你打擂打上去呀!
在四医大与精品战略相配套的是“阳光治校”,简单的说,学校的一切工作都搞阳光操作。从教学、科研、人才工作上来说,不是哪个人说了算,而是打擂说了算。评选精品课教员要打擂、晋升专业技术职务要打擂、博士生留校要打擂、申请课题经费要打擂、竞聘科主任也要打擂。总之,一切都要打擂。岗位摆在那儿、经费摆在那儿、待遇摆在那儿、奖励也摆在那儿,你想得到吗?打擂去!打得一些青年才俊脱颖而出,打得按部就班的人坐不住了。2007年,学校拿出400余万支持军事医学重大项目研究,钱投给谁啊?打擂去。报你的课题、讲你的能力、定你的目标。评审团由校领导、校内外的院士、长江学者组成,结果5个课题中标,最少的40万,最多的是苗丹民的课题组135万,中标后还要进行中期考核,没有按进度完成要减少经费。
戴旭光政委说:“知识分子对公平公正看得最重,要做到公平公正,离不开阳光治校这个机制”。说破嘴不如阳光下打擂。三个一等奖的完成人都是经过层层打擂打出来的。
打擂是为了公正,打擂的标准是关键。筷子里面拔旗杆也是打擂,森林里面选大树也是打擂,有的人“武大郎开店”,“店主”总是他当。现在科主任是面向军队外、国内外聘用,任期考核还附加了若干条件,其中一条是学科梯队建设。简单的说,就是谁能接替你。如果没有接班人,或者接班人水平不高,对不起,请你下台。精品战略和阳光治校的机制,整体推进了学校的综合实力。如今,四医大拥有4名两院院士、5名国家973计划项目首席科学家、14名教育部长江学者,8人次在国际性学术组织担任重要职务,樊代明院士当选2013年亚太胃肠病大会暨世界消化病大会主席,李云庆主任当选国际解剖学工作者委员会轮值主席,附属口腔医院赵铱民院长当选世界军事齿科大会执行主席。三个一等奖只不过是群峰中三座而已。
大成果要靠大合作
很多人也许不会想到,在四医大,每有重大获奖后,庆祝大会开完后的紧接着程序,就是学校组织获奖者谈获奖后的遗憾。胃癌项目列出五大缺憾,疼痛项目讲了六大缺憾,都刊登在《医学争鸣》杂志上,李云庆的题目是《“痛”己之不足——谈疼痛项目“国家一等奖”之“痛”》。不用说,一个缺憾就是一个新的堡垒,一个新的努力方向,就会催生一个新的技术进步。
得奖的是几个人,受鼓舞的是一大片。四医大很多人从三个一等奖中受到了启发,要出大成果得搞大联合,拉大队伍,附属口腔医院的金岩教授是我国第一块、世界第二块人造皮肤的发明者,2010年国家重大科学计划指南下达后,他联合三医大、港大、华中科大等院校的知名专家,联合申报“骨代谢项目”取得成功,3000万的基金来了。一些过去习惯于单打独斗的人心胸变大了,门户变大了,大项目也就来了,不难预见新的大成果就会出现。
本报通讯员 赵 贽 段晓宏 纪 鹏