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English
  • 时政
  • 国际
  • 时评
  • 理论
  • 文化
  • 科技
  • 教育
  • 经济
  • 生活
  • 法治
  • 军事
  • 卫生
  • 健康
  • 女人
  • 文娱
  • 电视
  • 图片
  • 科普
  • 光明报系
  • 更多>>
  • 报 纸
    杂 志
    光明日报 2011年01月16日 星期日

    一小时都市圈:融合有点难

    作者: 《光明日报》( 2011年01月16日 02版)

        “一小时都市圈”,又叫“一小时经济圈”或“一小时生活圈”。随着京津唐、长三角、珠三角三大都市圈的迅速崛起,“一小时都市圈”风靡全国,其中以重要城市为核心的小型“一小时都市圈”也成为一道独特的景观。 

        经济大省江苏很早就深谙建设“一小时都市圈”的意义所在,南京、徐州、苏锡常三大省内“一小时都市圈”也因此应运而生。2010年7月1日,沪宁城际高铁以最高350公里的时速拉开了江苏高铁时代的幕布,南京到上海的车程真正缩短到1小时左右。

        但“一小时都市圈”能否真正让城市圈中的每一分子走向融合,似乎还任重道远。

        “一小时”拉近了什么

        “一小时”交通究竟带来了什么?

        家住安徽马鞍山市当涂县的菜农王大妈像往常一样开着自己的农用车前往南京中华门附近的农产品交易市场,只用了大约40分钟就到了目的地。在“南京一小时都市圈”的区域范围里,马鞍山菜农的蔬菜产品不仅可以给当地供货,还可以供货给南京和其他周边城市。王大妈开心地告诉记者:“自从交通便利了,我们的菜被卖到了更多的地方,现在种植规模也扩大了,收入也多了,生活水平提高了不少。”

        安徽滁州作为南京的另一个“邻居”,同样拥有这样的“一小时优势”。家住滁州天长市的王女士说,她常去逛南京的商店卖场,一个月逛南京新街口的次数,甚至比到家门口的超市还要多!不仅如此,滁州与南京的关系也并非单向性的,滁州对南京人同样具有不小的吸引力。据了解,在南京喊出过万房价之时,已有许多南京市民决定去滁州买房,“车程不到30分钟,房价却低不少,这的确很有吸引力。”南京一位市民说。

        记者感言:俗话说,要想富先修路。“一小时都市圈”的作用还不仅在于密切了城市之间的经济往来;由于它显著地拉近了城市间的距离,因此将可能对生活在城市中的每一个人产生着全方位的影响。

        “一小时”背后的距离

        交通的便捷必然会带动都市圈内非核心城市的发展。近年来,许多城市经济的发展和市民生活水平的提高令人们感到欣喜,然而华丽的“一小时”交通背后,却有着深层次的文化观念差距。

        “不同的城市有着属于自己的城市文化和市民观念。‘一小时都市圈’形成的这几年,虽然便捷的交通给予了这些城市新的发展前景,且在一些方面确实带来了变化,但文化和观念却难以在短时间内彻底改变。”江苏省教育科学研究院党委书记管向群教授认为,文化和观念是指导人们去建设、工作、消费等各种活动的内在影响力,如果其无法被调动变革,那么都市圈内的非核心城市即便是获得一定程度的发展,也难免会沦为核心城市的附庸,真正意义上的“同城化”也就无从谈起。

        滁州的陈先生对此深有感触:“现在滁州已进入南京经济圈,却没有得到多少发展,滁州人都去南京支持南京经济了,滁州自己还是老样子!”不难看出,许多核心城市以外的居民观念仍旧停留在借助都市圈到核心城市谋生存求发展,而非借鉴学习、自我发展。

        记者感言:2010年“南京都市圈市长峰会”提出:“要以高品质的同城化推动区域创新,实现各城市间的优势互补和错位发展,要学习借鉴先进地区经验,以软件和服务外包等为重点,打造创新型经济、战略性新兴产业。”这也许是“一小时都市圈”今后发展的一个方向。

        输送观念,逐渐融合

        “一小时都市圈”在带来经济进步和生活改变的同时,如何去缩短地方上观念的差距呢?

        对此,江苏省委宣传部副部长周琪说,文化观念层面的融合是潜在而必然的,但却是长期而缓慢的。如今的社会交流不仅仅限于交通,各种传媒(尤其是网络传媒)正在人们生活的各个领域扮演着极其重要的角色,因此,深化都市圈的城市融合,可以从媒介传播途径着手,由核心城市向周边地区传播新的发展理念和生活观念,引导其用先进的发展观念指导城市建设,借鉴、学习、采用、靠拢,最终打造不同于以往的都市化幸福生活。

        此外,教育的力量也不可忽视。江苏是教育强省,可以充分调动所拥有的教育资源。近日,2011年江苏“三下乡活动”在仪征举行了启动仪式。在那里,记者看到除了送资金和物品下乡,更多的是送专家、送课、送技术,也就是送教育,培养新的农业人才。“这一切都是对教育资源的合理调动,加上农村及周边城市青少年教育的资源输送,相信在不久的将来,都市圈内的非核心城市也将拥有足够的人才力量,随之带来的便是真正意义上的‘同城化’和‘农村都市化’。”江苏省委宣传部部长杨新力说。

        记者感言:除了经济和交通方面的作用,“一小时都市圈”更应该是“边缘城市”向“核心城市”学习和融入的过程,同时也应该是“核心城市”向“边缘城市”传播文明的过程。

        本报记者 郑晋鸣 本报通讯员 曹 煜

    光明日报社概况 | 关于光明网 | 报网动态 | 联系我们 | 法律声明 | 光明网邮箱 | 网站地图

    光明日报版权所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