本报北京1月7日电(记者王庆环)“北大不仅要在建设世界一流大学上努力,还要在思想、文化、精神上为社会作出贡献,感动北大人物激励北大师生以身边的人为榜样,严格要求自己,奋发有为。”在今天举行的“北大因你而骄傲·2010感动北大人物”颁奖典礼上,北京大学党委书记闵维方如是说。姜伯驹、潘文石、马庆军、王恩哥、马清源等5位北大师生获得这一称号。
北大数学学院教授姜伯驹严谨治学、甘为人梯,从教50年,始终站在讲台的前沿,亲自批改学生作业,不仅在学术和科研上卓有成就,还深切关注着中小学基础教育,致力于数学的推广和普及,执著于数学人才的引领和培养,堪称教书育人的楷模。
被美国《读者文摘》杂志称为“熊猫爸爸”的北大生命科学学院教授潘文石,30多年来每年为了科研他至少有10个月在野外度过,长期坚守在卧龙和秦岭的深山老林中,是中国野生大熊猫研究和保护先驱者之一,在保护和研究大熊猫方面取得突出成绩。
北大第三医院骨科主任医师马庆军教授,身患绝症仍然在手术台上坚持工作,“病厄皆至亲,奋不顾己身”,凭着大爱与仁心,他在自己做完肝癌晚期手术三个月后回到工作一线,写下“春蚕到死丝方尽,蜡炬成灰泪始干”的壮丽一生。
“一个做科学的人,只有自身将学问做得好才是真正的硬气。”北大物理学院院长、研究生院院长王恩哥教授是中国科学院“百人计划”中第一位从美国招聘全职回国的青年物理学家,怀着科技报国的赤子之心,他脚踏实地,15年来,每天早上7点到办公室,晚上11点离开,不仅在科研上结出累累果实,成为我国中青年一代中最具国际知名度和影响力的物理学家之一,还带领中科院物理所和北大物理学院走到国际化的新起跑线上。
北大历史系2010级硕士生马清源,本科入学两个月后被确诊罹患恶性骨肉瘤,在与病魔抗争并最终进行了截肢手术的过程中,他始终坚持刻苦学习,最终以中国古代史专业总分第一的成绩获得保送研究生资格。家境贫寒的他在困难中得到八方支援,病情稳定后,他积极投身志愿服务和实践活动,以感恩之心拥抱生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