有一次,我曾在《光明日报》上拜读一条消息:“武汉大学对学术不端‘零容忍’。”读后十分钦佩。当学术带头人,只能学术道德高尚,来不得半点不端。有人问过我:“学术界为什么有学术不端?”我回答:“根子在于名与利。”追名逐利会在学术研究上急功近利,于是采取不端的方式,造学术成果粗制滥造,低水平重复,乃是玷污学术、学术失德。所以为当好学术带头人,我们就要积极探索学术道德的内涵,率先做探索者和实践者。
一位学术带头人,领导的学术,关键在于人品。你不会做人,没有像样的品格,即使你再有学问,学术界的同行也不会公推你为领军人物,就算有人指定你为一方的领袖,你也会遭到反对。
所谓一流的学术品行,不仅指学术成就,而且也要有宽厚的胸襟,还要有亲和力。单位的领导可以发布行政命令,办事可以有“强制”性,而学术带头人尽管和同行无领导与被领导关系,但往往会让同行心服口服。所以从事的学术活动,要有亲和力。我没有领导才能,也由于无才能,所以重视学术道德,强调襟怀坦白,凭这一点赢得同行的亲近。
搞学术研究的关键是学术带头人如何调动“人”的积极性,也就是调动“学术队伍”的积极性。而队伍建设、队伍发展的前提是团队精神并形成团队的集体力量。学术带头人是“带”学术队伍或学术团队的。有人问我“怎么带”?我回答是:“豁达大度、宽厚胸襟!”
以人为本、和谐相处、宽厚待人专心建设自己领导的学术团队,使我和我的团队20世纪90年代初见成效。这才会有1994年《中国青年报》用一个版面写了我的人生哲理,“豁达勤奋———人生发展的两个风火轮”,而豁达勤奋既是我一生的座右铭,又是我终身做人做事的规范。
能不能当好一名学术带头人,与有否“亲和力”密切相关。我常常想到:人应该要有傲骨,但绝对不能有傲气。2006年北京师范大学组织党员教授向全校作了八次义务讲座。第一讲是我讲的,题目为“创造性人才的心理学分析”,师大学术会堂挤满听众,党委副书记等不少领导也到场。在报告中,我无意地提到如何一视同仁地对待周边人群,我强调应该对谁都要有亲和力。我说道:“在我心中,学术里校长、书记与扫地工人都是一个等级的,我都同等对待他们中的每一个人!”全场顿时为我响起热烈的掌声。我是这么说的,也是这么做的。
□ 林崇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