新年到,一张世博会中国馆剪纸新年贺卡受到热烈追捧。
贺卡上的中国馆主体图应用了现代高科技的电脑激光雕刻,精确到十分之一毫米,古典细腻的线条勾勒出中国馆主体雄浑有力的造型,宛如华冠高耸,数朵祥云吉庆喜气。中国馆体图案通过镭射烫金,烁烁生辉,中英文烫金祝福贺词,突出了浓厚的中国传统新年韵味,喜庆之感扑面而来。
在电子通信日趋发达的当今社会,有人说这是一个“言而无信”的时代。这句幽默诙谐的话,既肯定了电子通信带给人们的便利,也暗示了当今社会人们的交往已很少用写信的方式来完成了。曾经在节日文化中居于重要地位的贺卡,似乎已被许多人淡忘。但贺卡这种古老的祝福形式,仍然具有它的独特魅力,是不会也不可能被完全取代的。于是,很多人重新拾起笔来,写贺卡,寄贺卡,让纸质贺卡开始回归。
写贺卡:送去独特祝福
贺卡在我国的使用由来已久,在古代,上层士大夫有用名帖互相问候的习俗。宋人周辉在《清波杂志》中说:“宋元佑年间,新年贺节,往往使用佣仆持名刺代往。”当时士大夫交游广,若四处登门问候,既耗费时间,也耗费精力,因此有些朋友他们就不亲自前往,而是派仆人拿一种用梅花笺纸裁成的二寸宽、三寸长,上面写有受贺人姓名、住址和恭贺话语的卡片前往代为拜年。明代人们以投谒代替拜年。明朝杰出画家、诗人文征明在《贺年》诗中描述:“不求见面惟通谒,名纸朝来满蔽庐;我亦随人投数纸,世憎嫌简不嫌虚。”这里所言的“名刺”和“名谒”即是现今贺卡的起源。贺卡用于联络感情和互致问候,既方便又实用,成为传统文化的一部分而延续至今。
但由于现代科技的发展,如今很多人不再写寄贺卡,而是发手机短信,或是网上发卡拜年。于是,很多看似精彩的短信被不断转发,人们有时会收到不同的几个人发来的相同的拜年短信,大大减弱了收信者的欣喜和兴奋,反而产生被“快餐”应付的不快。很多人开始怀念传统的书信往来,也许它没有电脑打印那么工整、那么花哨,也没有网络下载话语那么俏皮有创意,但寄与收的过程给人一种企盼,落笔成文有更多的斟酌,它反映出的是书写人的真情实感,一笔一画,纸张墨水飘香,透着是那么的亲切,即使只是一句简单的“新年快乐”,也是独特的书写,传达出书写者的诚意和祝福。它更不会像电脑、手机“删除”那样轻易就“无影无踪”。这对那些至亲好友来说很重要,他们需要“原创”,需要“真诚”,需要“一对一”,不希望被“一勺烩”和“群发”。
“送人玫瑰,手留余香;送人贺卡,真情永藏。”虽然短信和电子贺卡更为便捷,但其“群发”的批量祝福形式逐渐引起了现代人的审美疲劳,使人感觉缺乏“真诚与亲切”。在“快餐文化”越来越多的今天,人们对传统的东西更加渴求。纸制贺卡,再一次走进了人们的视野中。
制贺卡:礼轻情义重
个性贺卡的崛起,既张扬了个性,又获得了极大的宣传功效。廉政贺卡、政府效能建设贺卡、社保贺卡等一系列政府机关定制型贺卡的推出,让平日里高高在上的政府机关一下子走进百姓中间,让寻常百姓了解到政府机关的工作,拉近了双方的距离,树立了政府机关的形象。各地风光名胜利用邮政贺卡走进千家万户,既给人们送去祝福,又宣传了当地旅游资源,可谓一举两得。
贺卡除了可以架起沟通友情、爱情、亲情的桥梁,同样还是商家与客户联系的桥梁。据悉,目前借助邮政定制型贺卡进行品牌营销的企业已超过8万家,年用量超过3.9亿张,已成为邮政贺卡的“消费大户”。对于企业而言,通过邮政贺卡既可以传递祝福又可以宣传企业品牌,与单一的硬广告投放相比,其品牌宣传的亲和力及性价比远高于其他媒介。小小的贺卡,其实也为商家开启了财富的大门,架起了客户与商家沟通的桥梁,是企业与客户传递感情的绝佳工具。美国有一位叫乔·吉拉德的汽车销售员,他连续12年荣登世界吉尼斯纪录大全世界销售第一名的宝座,他所保持的世界汽车销售纪录——连续12年平均每天销售6辆车,至今无人能破。为了与自己的客户保持联系,每个月他都会寄出 15000枚明信片,这样,客户始终没有办法忘记他,,即使自己暂时不更换汽车,也会主动介绍客户给他。
当下不少人自己动手制作创意贺卡:一张看似普通的明信片,因为上面有全家福照片而弥足珍贵;原本平常的婚礼请柬,与印有两人婚照的明信片合二为一;年轻的父母,将不满周岁的婴儿稚气的照片制成贺卡当作新年最好的礼物送出;还有初次离家的新兵,给远方的亲人送去一张自己身着军装、手握钢枪、背靠军营、飒爽英姿的明信片。民俗学家、收藏家马未都所办的观复博物馆每年都以文物做背景,注重对当年生肖文物的表达。久而久之,收集一套生肖文物贺卡,也是很好的一个收藏。礼轻情义重,这些创意贺卡带给人们的惊喜可谓无以复加。
发行20多年的邮政贺卡,也在传承传统文化的同时,不断开拓创新。去年推出了植物贺卡、刺绣贺卡、光电贺卡、影视贺卡、竹简贺卡等一系列创新贺卡。其中植物贺卡将传统贺卡工艺与现代栽培技术有机结合,每天浇灌,贺卡就能够长出“草”。刺绣贺卡将中国传统刺绣工艺融入其中,千针万线传递亲情、友情。光电贺卡在夜间能发光,不仅可以作为纪念品,还可以作为家居的装饰品。贺卡经过漫长的历史发展,在当下已经焕发出了时代的色彩,各具特色的贺卡让这已经被大家熟知的问候方式增添了更多的时尚元素,贺卡也许不再只有怀旧这一种品格,它有了更多新鲜、时尚的注解,从而吸引了不少年轻人。
寄贺卡:传递民俗文化
“古有柳毅传书,今有贺卡传情。”贺卡成为人们沟通感情、表达尊重、增进友谊的载体,在日常生活及节日礼仪中扮演着重要角色。集公务、商务和民间通信等功能于一体的贺卡,已成为政府组织、商务机构和个人之间联系感情、维护关系的标志性文化元素。
重庆市将贺卡与红色文化结合在一起,启动了“红色中国·贺卡传箴言”活动,推出纸质、网络、手机三类“箴言贺卡”,分为励志、信仰、修养、学习等12个题材,每张贺卡上分别印有古今中外的名人名言、伟人伟言等。在“箴言贺卡”寄送的过程中,箴言会随贺卡传递到千家万户。重庆市委宣传部副部长、市文明办主任周波说,重庆是红色文化的策源地,此次开展“红色中国·贺卡传箴言”活动是传播红色文化的新形式,也是国内首创。周波称,2011年元旦、春节期间,重庆将掀起贺卡传箴言活动的高潮。此间,重庆将鼓励市民传递和设计箴言贺卡,并会组织相关竞赛。
贺卡无声,但能够沁人心脾,是因为那是情与爱的交响,把亲情、友情、爱情传递给对方。中华民族是礼仪之邦,也是世界上最早使用贺卡的国度。传统节日是传承民族文化、寄托民族感情、体现民族感的舞台,是植根于民间的文化瑰宝。在此当中,贺卡成为人们传递彼此问候,表达亲情的载体。在许多发达国家,贺卡仍然是节日经济中的重要一环,人们都把贺卡作为表达真诚祝福的一个良好载体。在日本,贺卡年邮寄量超过4.0亿张,以邮寄贺卡数量来衡量朋友多少已成为一种文化习俗,并且把“收到贺卡”视为一种荣耀。在美国,上至国家总统下至平民百姓都喜爱互相寄送贺卡来联系感情,而前总统布什也凭借年寄圣诞卡200万枚创下了世界纪录。美国的霍尔马克卡片公司就是由一张张贺卡造就出的一个年销售额达30多亿美元的贺卡王国,该公司也是美国最大500家企业之一。由此说明,贺卡市场是一个巨大且持续发展的市场。在我国,仅新年贺卡的消费就高达20多亿元。
过去,邮寄贺卡是感情沟通的有效工具,但随着人们生活习惯的简单化,现代化的通讯设备可能会淡化一些人邮寄贺卡的兴趣。但是我们仍然相信:贺卡是寄托亲人、朋友之间心灵沟通的有效载体,在情感交流方面,仍有着现代通讯不可取代的优势,因为,寄贺卡、读贺卡,是一种无可替代的天伦之乐。如果亲情、友情、爱情是一种财富,那么收到贺卡的人就是一个精神上富有的人,起码能让人产生一种亲切感和幸福感。
让我们寄出一份贺卡,不再“言而无信”。
本报记者 苏丽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