在人们的印象中,“转型”是资源枯竭型城市的常用词汇。然而,在中国第一个亿吨煤电基地——安徽淮南市的“城市词典”里,“转型”二字同样热门,经常出现在市委市政府的文件里,出现在新闻媒体的报道里,甚至出现在寻常百姓的话题里。
“转型,不仅是资源枯竭型城市的紧迫任务,同样是资源富裕型城市的头道命题。”淮南市委书记杨振超介绍,把“黑色”煤城建设成“五彩”城市,是淮南加快转变经济增长方式、实现科学发展的必然选择。
创新引领,做强煤电服务社会
“能源之都”、“华东工业粮仓”……在共和国“能源版图”上,淮南始终处于突出地位。如果一年8000多万吨的原煤产量、450万千瓦时以上的发电量还不能形象表明其重要程度的话,有一组数据可以说得更明白:在上海,每天所用电力中有4个小时来自淮南;长三角所用煤炭中,每4吨便有1吨来自淮南。
“仅仅在计划经济时代,我们就为全国贡献了9亿吨原煤和3亿8千万千瓦时的电力。”淮南人为自己贡献共和国建设的成绩所自豪。其实,在能源不可能完全按照市场价值进入市场的前提下,淮南人在生产煤电、服务社会的同时,也背负着沉重的生态、社会和可持续发展的未来成本。煤炭是占我国一次能源消费70%左右的基础能源,电力则是经济乃至整个社会的“血液”。面对社会效益与自身效益的选择,淮南市委市政府认为:能源之都不能只打自己的算盘,而是要在依靠创新引领上走出一条服务社会、壮大自我的科学发展道路。
做强煤电,首先从痛苦的减法做起。作为科学发展转变经济发展方式示范城市,淮南一手抓“顶天立地”的大矿保护,一手抓“铺天盖地”的小煤矿治理,把地方的生财之道——300多家小煤矿精减到30多家。
与此同时,淮南诞生了三个年产过千万吨的大煤矿,煤矿建设技术全国领先,煤矿的科学管理技术和安全生产技术全国第一,煤矿瓦斯治理国家工程中心及相关重点实验室已落户淮南,亚洲第一大煤矿顾桥矿、全国第一家数字化管理矿井刘庄矿,成为业界样本。整个“十一五”期间,淮南年煤炭产量从4018万吨增长到8100万吨,而百万吨死亡率从0.59骤降至0.23,仅为全国平均水平的三分之一,经营效益得到稳步提升。
科技支撑,延伸煤电超前布局
煤变成电,价值提升1.7倍;从燃料变成化工原料,提升价值则是12倍……在科学发展的进程中,过去习惯了干大活的淮南人学会了“算细账”。而在为提升效益算细账的同时,淮南人更明白,城市转型必须用好科技这个“点金神杖”,用科技支撑抢占经济发展的未来制高点。
2010年12月18日,中国石化皖北煤电煤化一体化合作项目在淮南开工建设,同时中石化安徽煤化工基地、安徽淮南现代煤化工产业园挂牌成立。这个以煤炭为原料,实现煤的深加工的煤化工项目,受到业界一直看好。项目先期投资242亿元,建设年产170万吨煤制甲醇及转化60万吨烯烃、60万吨乙二醇及相关衍生物生产能力,后期投资600亿元,最终形成年产2500万吨原煤深加工能力。由燃料变原料,不仅延伸了淮南煤,而且把资源优势切实演变成市场优势。
就在煤电煤化一体化项目开工的前两周,另一个延伸煤电超前布局的大项目悄然落地——总投资80亿元的高倍聚光太阳能发电系统及组件项目正式签约。高倍聚光太阳能是目前太阳能发电效率最高的技术,落户在淮南经济技术开发区的这个项目,将建设年产光伏系统及组件1000兆瓦生产线,为淮南奠定新能源产业基础,不仅可以吸引众多相关企业来淮投资兴业,带动相关传统行业升级,而且让淮南成为同时拥有煤、电、常规太阳能和高倍聚光太阳能的“完全型能源城市”。
煤-电-化一体化,煤-电-铝一体化,煤-电-硅-光伏一体化……在淮南这方1903年就开始煤炭工业化开采、装备过首台国产发电机组的热土上,传统煤电已经演绎出丰富多彩的现代经济乐章。
结构优化,超越煤电和谐发展
30年,是一座矿山的发展周期;在现代化开采条件下,这个数字还要压缩……淮南市委市政府长期关注着国内资源枯竭型城市的周期规律,研究和借鉴德国、奥地利、波兰等国际资源型地区的转型经验,清醒认识到,淮南转型必须要跳出周期律,从立足煤、延伸煤,发展到不唯煤、超越煤。
超越煤,就必须在产业结构和空间布局上实现超越。淮南市大力鼓励非煤经济和民营经济的跨越式发展,“十一五”期间规划建设了规模达163平方公里的11个工业园区,省级开发区也从过去的3家发展到6家,规模以上工业增加值5年增长2.3倍、财政收入增长2倍,而同时曾占税收份额超过70%的煤业收入下降到40%。针对历史上缘矿建市、城市品质不高的实际,淮南充分利用八公山、舜耕山、上窑山和淮河、高塘湖、瓦埠湖的自然禀赋,规划建设中心城区、西部城区、山南新区,大大改善了经济发展与人民生活的城市环境。
城市转型,不仅是转经济。作为汉淮南王的封疆和《淮南子》的诞生地,淮南把做品牌、做文化置之于拉动转型的战略高度。围绕刘安炼丹发现豆腐的文化资源,淮南每年举办中国豆腐文化节,不仅拉动豆制品及其相关产业快速发展,而且在世界范围打响了“淮南豆腐”的品牌。“淮南子”文化、花鼓灯文化、豆腐文化、少儿艺术和八公山旅游文化……淮南人又超过开掘煤炭资源的热情挖掘丰富的文化资源积淀,让文化淮南走向走向世界。
“昔日黑色的煤城,已经是黑、红、白、蓝、绿,五彩缤纷。”淮南市市长曹勇说起今天的淮南如数家珍,“黑”的是煤炭,“红”的是火电,“白”色指豆腐,“蓝”的是象征着生命起源的“淮南虫”,“绿”色则是生态宜居的环境。