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English
  • 时政
  • 国际
  • 时评
  • 理论
  • 文化
  • 科技
  • 教育
  • 经济
  • 生活
  • 法治
  • 军事
  • 卫生
  • 健康
  • 女人
  • 文娱
  • 电视
  • 图片
  • 科普
  • 光明报系
  • 更多>>
  • 报 纸
    杂 志
    光明日报 2010年12月29日 星期三

    编写当代中国版的科学社会主义教材

    作者:李君如 《光明日报》( 2010年12月29日 02版)

        马克思主义理论研究和建设工程的基础理论教材《科学社会主义概论》,在21世纪第二个10年来临之际问世了。

        众所周知,科学社会主义经过160多年的发展,在理论和实践上都取得了丰硕成果,特别是始于20世纪70年代末的中国改革开放,使科学社会主义在当代中国取得了理论与实践上的双重成果,形成了中国特色社会主义。这既为编写出一部具有深刻历史思考和理论含量的教材提供了充足的实践素材和理论营养,也对进一步总结、消化好历史的宝贵经验和现实的新鲜经验,使之成为学习科学社会主义理论体系的重要辅助材料,提出了更高要求。在教材编写过程中,中央领导同志给予了高度重视和关心指导,中宣部、中央党校等主管单位予以大力支持,马克思主义理论研究和建设工程咨询委员会及广大专家学者、青年学生、实际工作部门同志对教材编写提纲和书稿提出了许多宝贵意见。课题组全体成员深入调研、充分研讨、精心修改、合力攻关,确保了教材的品质。可以说,这部教材是课题组内全体专家和课题组外所有参与者共同创作的成果,是集体智慧的结晶。与以往的同类教材相比,这部教材从一定意义上反映了当代中国马克思主义理论工作者立足当代中国和当代世界,对科学社会主义基本原则的深入思考,反映了从马克思恩格斯创立科学社会主义以来,直到当代中国共产党人为坚持和发展科学社会主义所作出的贡献。

        具体来说,这部教材努力从以下三方面体现自己的鲜明特点:

        一是史论结合。这是一部以本科大学生为主要对象,以系统阐述科学社会主义基本理论为主要内容的大学教材。但是,科学社会主义从一种社会学说,发展到一个社会运动,再进一步转化为一种社会制度,始终处在动态的发展过程之中。因此,只有紧密联系这一学说、运动、制度的发展变动历史,才能比较全面准确地讲清楚科学社会主义基本理论。教材努力把科学社会主义的理论及其逻辑同科学社会主义的发展历史联系起来,全方位地阐述科学社会主义基本理论及其在各个阶段的发展特点和贡献。全书共设一个“导论”和10章正文。这10章正文由4个板块组成。第一板块有3章,以马克思恩格斯创立科学社会主义的历史为线索,介绍社会主义从空想到科学的发展,阐述社会主义代替资本主义的历史必然性和向社会主义社会过渡的条件和途径。第二板块有2章,以列宁把科学社会主义转化为一种崭新的社会制度的伟大实践和苏联东欧建设社会主义的历史为线索,重点论述列宁关于帝国主义时代无产阶级革命的理论,分析苏联东欧社会主义的历史成就和严重挫折。第三板块有4章,以中国共产党人把科学社会主义基本原则同中国革命、建设和改革的实践相结合的历史为线索,论述从新民主主义到社会主义的理论与实践,论述中国特色社会主义道路和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理论体系。第四板块有1章,以当代资本主义的新变化及其遇到的问题为线索,分析社会历史发展的总趋势。通过这种史论结合的介绍和论述,力图让广大青年大学生更好地了解科学社会主义的基本原则及其发展过程,掌握其活的灵魂。

        二是学科建设与理论创新融于一体。任何一门学科都有它特定的研究对象,以及需要探讨的基本问题。这部教材在确定自己的研究对象和需要探讨的基本问题时,鲜明地指出,科学社会主义这门学科是马克思恩格斯创立的,研究的是无产阶级解放运动的性质、条件和一般目的,是无产阶级解放运动和全人类解放的过程及其发展规律,也就是社会主义革命和社会主义建设的过程及其发展规律。马克思主义哲学、政治经济学也研究无产阶级解放和人类解放,科学社会主义与之不同的是,它重点研究的是社会主义革命和社会主义建设的过程及其发展规律。联系历史和现实,展开地说,科学社会主义要研究和回答的基本问题是:社会主义为什么必然取代资本主义,社会主义怎么样取代资本主义;什么是社会主义,怎样建设社会主义。这个学科研究对象的定位和学科研究基本问题的概括,既有马克思恩格斯在创立科学社会主义时的论述为依据,又考虑和研究了马克思恩格斯以后特别是建立了社会主义制度后科学社会主义在实践中面临的问题。因此,在学科研究对象的定位中加上了“社会主义建设的过程及其发展规律”,在学科研究的基本问题中加上了“什么是社会主义,怎样建设社会主义”。其突出亮点是,围绕社会化生产及其阶级代表工人阶级的发展,把“革命”与“建设”相互衔接起来,并在这两者的统一理解中建构起科学社会主义理论体系,从而使科学社会主义成为一个完整的学科。这些新内容既是科学社会主义理论创新的成果,也是科学社会主义学科建设方面的成果,是两者的有机融合。

        三是面向实际、解疑释惑。当代大学生生活的中国,是正在热火朝天地建设中国特色社会主义,为实现中华民族伟大复兴而努力奋斗的中国;当代大学生面对的世界,是正处在大发展大变革大调整时期的世界。社会主义运动在世界范围遭受严重挫折但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的发展引人注目,资本主义在世界上还占据主导地位但各种危机不断。如何认识当代世界和社会主义的历史命运,如何认识当代中国和中国共产党提出的建设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的历史任务,已经成为当代大学生十分关注的问题,同时也是教材编写过程中必须回答的重大问题。课题组启动之初,通过深入调研梳理,确定了23个必须在教材中回答的重点和难点问题。为此,这部教材在阐述科学社会主义基本理论的同时,努力在各个章节都有针对性地回答历史和时代提出的重大问题,以帮助大学生客观看待科学社会主义发展史上所经历过的高潮与低潮、辉煌与挫折,理性、冷静地分析现实生活中已经出现和有可能出现的问题。可以这样说,围绕回答重大问题,着力讲清楚从马克思恩格斯到今天,科学社会主义既一脉相承又与时俱进的发展历程,及其各种理论观点之间的相互关系,突出中国共产党人领导人民在革命、建设和改革中运用科学社会主义基本原则的伟大实践,丰富和发展科学社会主义理论体系的创造性贡献,帮助当代大学生更加理性地坚定中国特色社会主义信念,坚定共产主义理想,是这部教材在体例设计和内容阐述上最下功夫打造的一个亮点。

        科学社会主义作为与时俱进的科学理论体系,对其研究阐释必然随着实践的发展而不断深入。这部教材的编写出版,只是科学社会主义学科体系和教材体系建设中的一个阶段性成果,一定还存在许多不足之处,希望理论界专家学者、青年学生和广大读者多提宝贵意见,以便在今后的修订中不断改进提高。

        (作者系科学社会主义教材编写课题组首席专家)

    光明日报社概况 | 关于光明网 | 报网动态 | 联系我们 | 法律声明 | 光明网邮箱 | 网站地图

    光明日报版权所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