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重新发现社会》
《重新发现社会》对身处“历史三峡”中的中国及其前途作了一次通盘思考,涉猎政治、经济、社会、历史、文化、互联网等领域,以改革开放以来“中国,重新发现社会”为大脉络,既分析了国家与社会的关系,又提纲挈领地记录了近几十年来中国社会的革命性成长。如何超越“左右纷争”,重建国家伦理底线,如何焕发社会的创造力,扶正个体的价值,在“自由即秩序”的条件下建设一个“新新中国”,是本书探讨的重点。该书见证了中国六十年沉浮,三十年成长,阐释了人们关注的敏感的问题, 直面当代中国社会最紧迫的问题,面对每天发生在身边的事情,不回避,不躲闪。其观察和洞见,非常难得,给人以深刻启迪。
赵忠心:北京师范大学教授、中国教育学会家庭教育专业委员会理事长
《1944:松山战役笔记》
1944年的松山战役,是抗战正面战场上第一次彻底胜利的大规模进攻作战,战略意义举足轻重。但这也是一次惨胜,三个月间,守御的日军一千三百人全军覆灭,中国远征军则付出了伤亡七千七百余人的代价,战事之惨烈可用绞肉机来形容。从战术上看这也是一场经典战役,不但国共两军,连美国军校的教科书都将其作为典型战例。然而遗憾的是,如此重要的战役,却由于特殊的历史原因不被公众所熟悉。
余戈的《1944:松山战役笔记》,也许是对这一遗憾最好的弥补。书中引用文献一百多种,不但涵括了中国文献、档案和种种回忆录,更大量运用了日方文献和撰述,此外还征引了百余篇媒体文章,并有一些第一手的采访资料。这部作品超越了一般的战争文学,而具备了战争史的品格。因为有了这本书,松山战役就不会被人们遗忘。
罗钢:清华大学教授、博士生导师
《朱镕基答记者问》
发生在上个世纪最后十年和本世纪初的那些事情,如应对东南亚金融危机影响,推进社会主义民主政治、保障人权,进行住房、医疗和文化体制改革,在香港、澳门地区实行“一国两制”,推进祖国和平统一;以及中国政府积极争取加入世贸组织……正渐行渐远。《朱镕基答记者问》却将这些正在成为过去的事件重新拉回到我们的视野中。书中的很多内容,国人耳熟能详,记忆犹新。总理出访的演讲和回答提问,极具个性的言辞风趣、幽默,睿智中流露出大气从容,充满自信。阅读中,历史的记忆鲜活起来。
有媒体分析,这本书之所以畅销,一个重要原因,是该书的出版,使朱镕基这位深受人民爱戴的领导人重回公众的视野。打开这本书,你会发现,时间仿佛是一个打磨器,思想和智慧在它的作用下愈加闪耀着真理的光芒。随着文字的流淌,一个叱咤国际舞台,忧国忧民,知识渊博,幽默风趣,个性率真的朱镕基来到读者中间。
庄建:高级记者 光明日报图书出版部常务副主任
《别对我撒谎——23篇震撼世界的新闻调查报道》
打开《别对我撒谎——23篇震撼世界的新闻调查报道》,我不能不感叹新闻报道的力量。书中选取的23篇报道,几乎涵盖了1945年以来所有的世界重大新闻,我们震惊于新闻背后的新闻,那些披露出的真相,有些我们已经熟知,有些正在发生。
阅读中,我们看到了这个世界的隐秘图景。书的编者约翰·皮尔格是富有使命感的记者,他最钟爱的一句话是,真实客观的新闻不仅要准确记录下事实,而且要准确表达出事件的意义,这样的新闻不仅在当时令人信服,而且足以接受历史的考验,不仅因为其消息来源可靠而产生广泛影响,而且将会在历史的演进中接受证明,10年、20年、50年后,这些新闻报道仍然能为有关事件提供真实而睿智的镜鉴。
编者同时发出感慨,各种各样的原因使新闻自由受到的颠覆性的威胁从来都没有像今天这样巨大而又难以辨别。在这个意义上,此书也是对即将远逝的新闻理念的一种纪念。
杨虚杰:科学普及出版社副总编
《七十年代》
这一部书似乎更像是写给对七十年代一无所知的人们读的。七十年代的中国是信息板结的年代,人们的眼几乎只能看到附近的人和事,人们的耳很难听到广播以外的个体发声。如果叙述者当年只不过是少年,而出身没有什么大问题,那么他对七十年代的叙述将是很局限的。
而这一点也正是此书的局限性。
我个人认为——全书最体现思想性及知识分子忧患意识的,乃是李陀先生的序。它凝聚了此书的思想价值,对此书起到了提纲挈领的作用,使全书那些个人成长回忆录式的叙述,皆具有了超越成长回忆录的意义。
诚如李陀先生所言:“编辑这本书与怀旧无关,我们是想借助这些文字来强调历史记忆的重要。”
“我们希望本书的这些文字不但为讨论提供新的材料,更希望以此来推动这个重要的讨论。”
我对他序中的思想贡献起敬意。
梁晓声:北京语言大学人文学院教授、作家
《“中间地带”的革命:国际大背景下看中共成功之道》
杨奎松的《“中间地带”的革命:国际大背景下看中共成功之道》,在党史研究中显示出了某种大视野,世界眼光,新角度,新思路,提出了诸多发人深思的问题。他研究党史多年,积累甚丰,虽对其学术观点时有争议,但人们无不承认他的锲而不舍,厚积薄发。传统的中共党史有就事论事,离开国际背景讲成功,局囿于中国讲中国的严重局限,这当然与长期的封闭性思维有关。这本书正是侧重于讲中国革命如何在国际大背景下获得成功的历史,因而带有探索性和创新性。
对于不熟悉中国现代史和不熟悉中共革命史,却又很想了解新中国是怎么来的读者和青年们来说,这本书无疑是大有裨益的。全书虽然注重史实的核对和补充,但其优势仍在于“史论”,善于展开多种分析和比较研究。
雷 达:评论家、研究员
《DNA:生命的秘密》
1953年2月28日,25岁的美国生物学青年博士沃森和37岁的英国物理学老博士克里克在剑桥大学卡文迪什实验室搭起了一个类似麻花,更像旋梯的双螺旋结构模型,这就是当时还鲜为人知的生物遗传基因脱氧核糖核酸(DNA)的分子结构。
于是,生物学上存在已久的两道难题,即关于遗传信息的储存方式和复制方式,在双螺旋分子结构面前迎刃而解,生命天书得以揭秘,而现代生物学——分子生物学也从此诞生。
半个世纪以后,为了纪念DNA双螺旋结构发现50周年,沃森出版了《DNA:生命的秘密》,在书中首次完整呈现了半个世纪以来“基因革命”的惊人发展,以一位科学家的深刻思想和一位人文主义学者的宽广视野,记述了我们这个时代的伟大科学旅程,谱写了科学新纪元的辉煌史诗。
王渝生:中国科技馆研究员、全国政协委员、北京市科协副主席
《网民的狂欢》
互联网业已覆盖人类生活的几乎一切领域,在政治、经济、文化乃至人们的日常生活中发生越来越重要的作用。互联网的积极作用有目共睹,其中包括极大地提高了公众的话语权,促进了政治的民主化。但是,它的弊端也暴露多多,应该引起重视和加以反思。美国记者安德鲁·基恩的《网民的狂欢》就是这样一本反思之作。
在作者看来,网络民主的最大弊端是业余者取代专家主宰了今日文化。网络的逻辑是点击率至上,致使多数人的偏好战胜了真理,带给人们的是外行的一知半解和支离破碎的文化。用户自由生成的内容成为主流,知识精英靠边站,其结果必然会威胁人类的核心文化传统。网络对文化的威胁不止于此。因为复制和粘贴的方便,导致剽窃泛滥。网络上盗版猖獗,免费下载盛行……这一切严重地侵犯了知识产权,破坏了保护个人创作的传统。此外,匿名制也给网络犯罪提供了可乘之机等等。
周国平:中国社科院哲学研究所研究员
《我们台湾这些年》
每个中国大陆人心里,其实都有一个台湾,由不同符号拼接而成。印象的画布总是斑斑驳驳,似是而非的。而廖信忠这位台湾“70后”,用一本《我们台湾这些年》完全不见外地告诉读者一个触摸得到的台湾。透过那些“风扇嘎嘎吹”的平常日子和发生大事的非常时刻,读者读到了一个不一样的台湾。
读这本书,读者还会发现,在共同的时代大背景下,两岸的一些共同特点。无论大陆与台湾之间有多少异与同,但血浓于水,两岸百姓之间希望加强交流的愿望这个“同”是绝对的。书的封面设计像一封航空加急信件,寓意着这是中国人自己的家书,如果家书能促使更多的人走近台湾,讨论台湾,加深两岸之间相互了解,就是出版这本书的价值所在了。
夏欣:高级记者、《新天地》杂志社社长、总编辑
《蚁族:大学毕业生聚居村实录》
就业是一个世界性的重大问题,对于人口众多的发展中的中国来说,这个问题更为严峻。农民工、下岗工人,以及本书所称的“蚊族”,即一批刚毕业的还没有找到稳定工作的大学毕业生们,他们的生活状况,需要社会的高度关注。
《蚁族:大学毕业生聚居村实录》生动地再现了这个群体真实可感的一面,受到广泛的关注。读者不是通过数据,而是通过一个个生动的事例,来感受这个群体生活的艰难:他们中很多人来自农村,背负着父母的荣耀和希望,没有稳定的工作,收入不高,居住条件差,只能默默忍受着在大城市生活的艰辛和孤独。但是:“他们大都平和乐观,不但没有对生活的怨气,相反对未来充满了希望。”“在他们看来,美好的梦想永远值得他们努力奋斗。”
这些,正是这本书带给我们的感受与思考。
王余光:北京大学信息管理系主任、中国图书馆学会副理事长