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English
  • 时政
  • 国际
  • 时评
  • 理论
  • 文化
  • 科技
  • 教育
  • 经济
  • 生活
  • 法治
  • 军事
  • 卫生
  • 健康
  • 女人
  • 文娱
  • 电视
  • 图片
  • 科普
  • 光明报系
  • 更多>>
  • 报 纸
    杂 志
    光明日报 2010年12月28日 星期二

    2010年中国成长报告:科技创新

    享受成长 相信未来

    本报记者 邢宇皓 《 光明日报 》( 2010年12月28日   11 版)
    韩启德:
    要努力坚持科技体制机制改革,积极探索解决制约科技成果转化的瓶颈问题,尊重市场经济规律,促进科技成果加快转化为现实生产力;改革完善现有的科技评价体系和资源分配机制,尊重科学研究规律,推动形成公平公正、鼓励创新、宽容失败的科研环境;尊重和发挥科学家在科学研究中的主体地位作用,努力营造尊重知识、尊重人才的良好氛围。
    万钢:
    对于我国而言,发展面临着重要转折和机遇。首先,应对气候变化、能源安全、粮食安全等全球的挑战,必须提升国家创新能力,积极参与经济社会和科技发展;其次,要加速推进城镇化、改善环境、提高全民生活水平,依靠科技进步来促进民生改善的需求尤为迫切;再次,我国经济社会发展不平衡、不协调的问题难以在短期内发生根本好转,因此要依靠科技创新来缩小城乡区域发展的差别,促进可持续发展。
    徐匡迪:
    工程科技不仅要满足人们在物质文化生活方面的需求,还要满足人们对保护生态环境的需要。中国工程科技应该在高效利用资源、保护生态环境方面发挥积极作用。因此,21世纪的中国工程师应从单纯追求创造丰富的物质财富转向可持续发展,成为可持续发展的实践者。
    欧阳自远:
    一个科学家做好自己的研究工作非常重要,让更多公众了解科学,传播科学精神和科学道德,传递科学思想和科学方法,普及科学知识和技术能力,提高公众的科学素质,在某种程度上比自己的单项研究对社会的作用可能更大。因为一个民族的振兴,一个国家的强盛,要靠公众素质的提高。
    杨振宁:
    科学发展到新中国有了迅速发展,上世纪50年代我跟国内通信,他们说北大物理系居然已经有2000多人。而我上学时系里不过50多人。我们扩大了受教育的范围,所以我们造出了原子弹。改革开放这30年,我们连最落后的省也有了上规模的大学,我们现在在碳管等新材料的研究以及高温超导等领域都走在世界前列。了解了这些长远发展的趋势,就知道20年内,中国本土有望产生获得诺贝尔奖的人。
    科技点亮上海世博
    世界首个7000米载人潜水器
    “天河一号”运算速度世界第一

        润物无声的变化,是最真实的变化。

        地铁里、公交车上,摆弄手机的人多了起来,也不仅仅只是收发短信,手机上网成了不少上班族的新乐趣。尽管2010年仅仅是我国3G网络服务大范围普及的第一年,但其客户已经突破了2500万……

        在这一年里,同样改变了中国人时空观念的,是高铁网络的飞速建设。或许普通人对京沪高铁冲刺试验486.1公里的超高时速并没有太多概念,但以往漫长的舟车劳顿被当日往返的从容所取代,“陆地飞行”的感觉,“一小时经济圈”、“八小时经济圈”已经成为人们津津乐道的话题……

        2010年,中国科技的“成长”,就这样悄然改变着国人的生活。

        世界博览会在上海的召开,应该被视为本年度在中国影响最大的科技事件,超过7300万人次参观者目睹了这一盛况。人们在寻找两个问题的答案——“我们是谁?”“我们要向哪里去?”前者,由我们的文化基因决定;后者,取决于我们对科学的理解、对技术的驾驭。上海世博会力图呈现将人类的自由、繁荣、进步与绿色、低碳、环保统一在一起的幸福方案。这一方案的找寻与探索在上海世博会落幕之后仍将继续,多一分执着,就意味着人类少一分迷失的危险。在未来的日子里,上海世博会对于我们这个星球的意义,将愈加凸显出来。

        “‘蛟龙’探海”与“‘嫦娥’揽月”,可谓2010年中国科技璀璨星空中最为耀眼的“双子星座”。

        仲夏时节,我国第一台自行设计、自主集成研制的“蛟龙号”潜入3759米的深海,将五星红旗插上“海底龙宫”。借此,中国成为第五个具有深潜海底能力的国家,科学家可以进入深海一探究竟,深海探矿、海底测量、生物考察、海洋打捞……深海奥秘之门由此向中国打开……

        国庆之夜,“嫦娥”再度奔月。一时间,“直接地月转移”、“进入环月轨道”、“实施机动降轨”、“虹湾成像”,这一系列名词成为街谈巷议的话题,嫦娥二号发回的虹湾图像,将分辨精度提高到1.5米之内,比嫦娥一号提高了近百倍,让亿万公众一睹月表的美丽与苍凉,对“嫦娥”落月更增添了无限遐想,而“不知满足”的人们还在期待嫦娥二号奉献出全世界分辨率最高的月面全图。同时,X频段深空测控技术的突破,让中国人太空探索的能力拓展向火星、金星……

        “天河一号”的全球折桂同样令人振奋。这台运算能力相当于17.5万台笔记本电脑的超级计算机,运算1小时的工作量,全中国13亿人同时计算需要340年以上,其在线存储能力,相当于10亿册100万字的书籍。超级计算机将在基因测序、生物医药、核爆试验、石油勘探等很多领域大显身手…… 

        当“创新”被越来越多地强调时,这些重大工程却用自身实践昭示着——创新不是口号、不是目的,而是过程。

        作为一个普通人,或许无法洞悉高深的科技理论、复杂的科学演算推理,但永远不应失去对于科学探索的热情、对于梦想成真的渴望。2010年,中国科技的不断“成长”,正激励起国人如此的热情与渴望。而那些看似与百姓生活距离遥远的科技进展,终有一天会化作改变我们生活的力量。

        毋庸讳言,在2010年,同样令人印象深刻的是,中国科技领域也承受着造假、剽窃事件的刺痛。但我们相信,在中国科技“成长”的过程中,求实永远是祛除炎症的“抗生素”,而辩难则是强健体格的“壮骨剂”。

        2010年的中国科技,与祖国同行——享受成长,相信未来。

    光明日报
    中华读书报
    文摘报
    出版社
    考试
    博览群书
    书摘

    光明日报社概况 | 关于光明网 | 报网动态 | 联系我们 | 法律声明 | 光明网邮箱 | 网站地图

    光明日报版权所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