阳光依然灿烂,天空依然蔚蓝,历史却已作别过往,从昨天走到今天。
因为经历苦难,所以需要铭记;因为重新崛起,所以需要省思。回望中国百年历程,一条始终绕不开的主线,便是马克思主义的中国化、时代化、大众化:一百年来,马克思主义在中国大地与时俱进,星火燎原,激励着这个古老民族洗刷屈辱、除旧立新,指引着这个东方大国脱胎换骨、昂首前行。
即将逝去的2010年仍然见证着马克思主义这一科学思想的精神伟力:这一年,马克思主义理论研究和建设工程深入推进;这一年,马克思主义研究成果推陈出新;这一年,马克思主义研究人才不断涌现。从《马克思恩格斯文集》、《划清“四个重大界限”学习读本》、《七个“怎么看”》等马克思主义理论研究和建设取得的最新成果中,我们领悟伟大思想家的深刻教益,寻找民生问题的科学答案,树立走中国特色社会主义道路的坚定信心……
溯往追来,经验显见:长久以来,我们一切成绩的取得,都离不开对马克思主义的不懈坚持;我们更大成绩的获取,需要对马克思主义更坚定的守望。
让理论创新落脚“民生”
——访中国社科院学部委员景天魁
虽已年近七十,却依然活跃在学术研究一线,不断开辟新的学术研究领域,不断有新的学术成果问世——中国社科院学部委员、社会学所研究员景天魁似乎永远歇不下来。
“不是不想歇,而是有太多的民生问题需要关注,作为一个社会学者,理应为这些民生问题尽可能提供社会学理论支撑。”简短朴实的话语,透露出一位著名学者高度的使命感和责任心。
在景天魁看来,近些年社会学理论的创新和发展,几乎都是源自对民生问题的理论提炼和升华;而这种充满民生关怀的理论,反过来又为推动民生问题的解决提供了良好的理论指导。正是这种实践的推动,社会建设理论成为今年的热门。
“社会学理论就应该高度关注民生,不以解决民生问题为落脚点的社会学理论创新是没有多少价值的。”正是秉持这一理念,景天魁近20年来,一直关注社会保障、社会福利等方面的问题,而这些问题基本上都属于民生研究范畴。尤其是今年以来景天魁关注的几个社会学热点,更是与民生息息相关。他掰着手指向记者介绍说,其一是与民政部合作,对社会服务作了研究,梳理了国内外有关社会服务的概念和理论,选择6个地市作了社会服务现状调查,写了调查报告;其二是参与“十二五”规划的讨论,作为规划专家组成员,重点关注未来五年有关民生的财政支出应占的比重、教育福利发展战略、新型农村合作医疗的可持续性以及社会服务体系建设等;其三是在全国4个点作了调查,继续推进社会福利模式理论研究。“这其中任何一项课题,都可以称得上是‘民生社会学’研究。”听得出,景天魁对自己所从事的社会学理论研究能够服务民生充满自豪。
然而,在景天魁看来,研究社会建设和民生问题,只强调重要性是远远不够的,要具体、深入,要有说服力,就要言之有“数”。他以制定“十二五”规划为例说,在规划中,社会指标要想不虚、不软,就要增强确定性——确定基本的变量,找到它们之间的关系。比如,民生支出占财政支出的比重、占GDP的比重到底多少为宜?最低生活保障标准、最低工资标准以及基础养老金、基本医疗保障之间的关联性是什么,等等,都需要社会学理论给予科学回答。
景天魁进而举例说:我们在调查中发现,住院报销比例如果超过80%特别是超过85%,平均住院天数就明显延长,开“大药方”现象明显增多,这就导致了医疗费用支出效益的下降,而诸如此类的问题必然影响到医疗保险的可持续性。为此,课题组筛选出若干基本变量,力图明确变量之间的关系。“这样一来,社会指标就变硬了,变实了,社会建设和民生研究就不仅仅是讲道理,还有了真凭实据,有了扎实的基础。”
“中国的民生问题,在全世界是需求最庞大、问题最复杂、任务最艰巨的,我们完全可以通过积极参与到这一伟大实践中,发现问题,总结经验,形成特有的民生概念、命题和理论。”景天魁认为,这种围绕民生问题所开展的社会学理论研究,“不仅对十几亿中国人民有意义,对中国社会学有意义,对世界社会学也有重要意义。”
本报记者 肖国忠
2010:经济学理论研究的新进展
2010年是新中国成立后“第二甲子”的元年,也是制定国民经济和社会发展“十二五”规划的启动之年。国内广大经济学者,围绕科学发展这一时代主题和发展方式转变这条主线,为促进中国经济的健康可持续发展,深化了多方面的理论研究,提出了诸多有价值的理论分析和积极的政策建议。其中,比较重要的有以下几点:
——关于发展转型理论研究。经济学界从中国基本国情和发展阶段新特征出发,普遍认为,加快发展方式转变是中国经济社会领域的一场深刻变革,是推动科学发展的基本路径。为此,学术界从不同领域、不同视角就发展转型的基本理论和“发展与转变的双向互动”问题进行了深入探索。上半年,《30位著名经济学家会诊中国经济发展方式》一书出版,吴敬琏、张卓元、高尚全等30位著名经济学家从不同方面,对中国传统发展方式的内在矛盾、形成原因及其转型出路分别作出“诊断”,开出各自的“药方”。学者们普遍认为,发展转型理论是当前经济理论研究的核心命题,需要不断地深入探讨。
——关于结构协调和平衡发展问题研究。结构问题是中国经济发展的“痼疾”;经济结构战略性调整是经济发展方式转变的主攻方向。2010年对结构问题的研究视野进一步开阔,学者们从宏观经济学、产业经济学、区域经济学、发展经济学等学科视角出发,聚焦中国的内外需求结构、产业结构、区域结构和城乡结构等结构性问题。在内外需求结构方面,重点围绕“后危机时代”全球经济再平衡背景下,“出口导向型”经济结构的调整,以及内需外需协调拉动新模式的构建问题,进行了深入探讨。在产业结构方面,学者们提出并深入研究“发展现代产业体系”的命题,着力探讨如何培育战略性新兴产业和加快发展现代服务业问题,并适应新的形势发展需求,探索如何发展“蓝色经济”,打造“海洋大国”的战略问题。在城乡结构方面,着力探讨由“城乡二元”向城乡一体转型提升的战略,尤其是就当前城市化发展过程中值得关注的一些趋势性问题进行了深入研究。
——关于可持续发展问题研究。随着国际上对生态环境问题的关注度越来越高,中国经济学者以前所未有的危机意识,应对日益强化的资源环境约束对中国经济模式的挑战,为中国经济发展史上的“绿色革命”提供思路。思路之一,通过技术创新寻求绿色发展。思路之二,通过产业结构调整寻求绿色发展。即:注重发展低碳型的第三产业,并调整第二产业中传统耗能污染较重的产业,以削减污染物的排放量。思路之三,通过政策调整(包括产业政策、财税政策、金融政策等),寻求绿色发展。思路之四,通过市场力量寻求绿色发展。在这方面,有的学者提出“绿色金融”理念,有的学者进一步深化已提出的“环境产权”理论。可以说,“低碳发展”理论正成为学术界新的研究热点。
——关于民生与包容性发展问题研究。2010年这方面研究的重点之一是收入分配问题。“两会”之后,新华社公开发表“中国贫富差距正在逼近社会容忍红线”一文,引起学界的普遍关注。之后,随着“包容性发展”理念的进一步强化,以及由“国富到国民共富”思路的逐渐清晰,学者们集中探讨如何弥合GDP增速与居民收入增速之间的“缺口”,实现居民收入增长与经济发展“同步”,以及劳动报酬增长与劳动生产率提高“同步”的问题。围绕此问题,学者们从劳资关系、垄断行业壁垒、个税体制、国资红利等方面探讨初次分配和再分配中的深层次问题。此外,围绕民生问题,还讨论了加强和改善公共服务、治理通货膨胀以及抑制房价过快增长中的理论和对策问题。
——关于人的发展经济学研究。这是近年来中国经济学界出现的一个新学科,2010年结合发展转型问题,有新的推进。近日,《光明日报》理论版以《经济发展方式转变中“人”的位置在哪里》为题,特别邀请京、沪、宁三地学者就此话题展开交流和探讨,形成三条基本共识:(1)在推进经济发展方式转变过程中,应当重视人的发展,从“单向度的增长主义”到“以人的发展为导向”;(2)以人的发展为导向,是摆脱目前中国现实生活中GDP中心主义惯性运作的理性选择;(3)如何促进人的全面发展,对我们提出了新的理论需求,期待更多的人参与其中,以切实促进人的全面发展。继之,第二届“人的发展经济学研讨会”在北京举行,集中探讨如何“以人的发展为导向”推进经济发展方式转变问题。中共中央党校《学习时报》载文称,一个新的学派——人的发展经济学派正在产生。
国家发改委宏观经济研究院研究员 常修泽
2010:中国马克思主义研究取得新进展
2010年,在理论创新和实践创新的良性互动下,通过广大马克思主义研究者的辛勤耕耘,中国马克思主义从理论到实践获得了长足进展。
推进马克思主义中国化时代化大众化成为热点
不断推进马克思主义中国化、时代化、大众化(以下简称“三化”),是中国共产党思想理论建设面临的一个具有总体性、根本性和战略性的重大课题。今年,理论界出现了从整体研究马克思主义“三化”的热潮。学界的研究主要集中在“三化”的内涵、关系、实现路径和基本经验等问题上。关于“三化”的内涵,多数学者认为,马克思主义中国化,就是将马克思主义基本原理同中国具体实际相结合,即立足中国国情、总结中国经验、提升中国文化、反映中国实践、解决中国问题,让马克思主义说“中国话”;马克思主义时代化,就是将马克思主义立场观点方法与时代发展相结合,即把握时代特征、体现时代精神、汲取现代成果、反映时代趋势、破解时代课题,让马克思主义说“新话”;马克思主义大众化,就是使马克思主义基本原理由主导要求到大众需求、由抽象到具体、由学术性到通俗化,使马克思主义说“人民群众喜闻乐见的话”。关于“三化”的关系,学者们认为,“中国化”是主题,居总体地位,“时代化”、“大众化”服从于中国化,是实现当代中国马克思主义影响力的两条基本路径。
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理论体系探讨更深入具体
2010年,对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理论体系和中国特色社会主义道路研究,主要体现在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理论体系和道路的哲学基础、形成过程、内涵、结构、实质、特征及三大理论成果的逻辑关系等问题上。有些学者强调,从学术角度研究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理论体系,认为它是立足中国国情、总结中国经验、运用科学方法、解决中国问题、形成中国道路、促进中国成功的中国理论。有的学者从层次结构、经验总结、主线展开等方面揭示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理论体系的内涵。在对中国特色社会主义道路的研究中,人们提出了“中国模式”概念,并着重对中国模式的特征、中国模式与社会主义未来等进行了探讨。
社会主义核心价值体系深入人心
社会主义核心价值体系的理论渊源、社会主义核心价值体系的基本内容及逻辑关系、社会主义核心价值体系的构建路径、社会主义核心价值体系的大众认同,成为今年人们关注的焦点。一些学者认为,对社会主义核心价值体系可以从政治、学理、大众三个层面进行研究和理解。一些学者着重探讨了核心价值体系的实现路径,提出要使核心价值体系“入脑”、“入心”、“入地”,就必须由理论诉求转化成为实践诉求,力求解决核心价值的实践效果问题,使人民大众从实践上认同核心价值体系,力求解决核心价值体系大众化进程中的大众参与问题,以使人民大众在参与中认同核心价值体系。
积极学习、贯彻十七届五中全会精神
十七届五中全会通过《中共中央关于制定国民经济和社会发展第十二个五年规划的建议》,理论界反响热烈。学者们认为,第一,“十二五”规划把科学发展当作主题,把转变经济发展方式当作主线,表明“十二五”规划具有浓浓的问题意识,是一个着重解决经济发展方式转变、保障和改善民生问题的规划。第二,“十二五”规划体现出三个重点,即注重保障和改善民生、全面推进各领域改革、转变经济发展方式取得实质性进展。三者有着内在的逻辑联系,后两者服务于保障和改善民生,这就要求注重社会建设。第三,“十二五”规划深化了对科学发展观的理解,特别是重视富民,特别要求善待环境,强调大力推进改革。这些目标与任务,都是把保障和改善民生作为加快转变经济发展方式的根本出发点和落脚点。
中央党校马克思主义理论教研部副主任 韩庆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