在西方,关于世界城市的研究主要有五大学说:一是强调跨国公司作用的弗里德曼世界城市假说,二是强调生产性服务作用的萨森学说,三是强调创意资本作用的佛罗里达学说,四是强调“流动空间”的卡斯特尔学说,五是强调区域作用的司科特学说。这些学说,都源自于欧美发达国家背景。而与欧美发达国家不同,中国是一个强调和平共处的发展中国家,建设世界城市必须要有自己特色的理论与实践。
世界城市建设有助于国家成功地从全球的低附加值、低效率、低辐射的生产向高附加值、高效率、高辐射生产转型,有助于提升百姓的荣誉感和振奋国民精神。正是这些意义,我国提出世界城市发展战略,并把世界城市目标作为北京、上海等城市的规划愿景提出来。比如,2005年国务院批复的北京城市总体规划提出:以建设世界城市为努力目标,不断提高北京在世界城市体系中的地位和作用,到2050年左右进入世界城市行列。2008年,国家把世界城市作为经济社会发展目标和战略正式提出来。这主要有三个重要标志:2008年《国务院关于进一步推进长江三角洲地区改革开放和经济社会发展的指导意见》提出,到2020年把上海建设“成为具有国际影响力和竞争力的世界城市”;同年《珠三角地区改革发展规划纲要(2008-2020年)》提出,“到2020年,使珠三角地区形成全球最具核心竞争力的大都市圈”;2009年北京市委市政府提出北京进入全面建设世界城市的新阶段。
提升竞争力是世界城市建设的关键基础。改革开放以来,我国城市竞争力不断提高。进入本世纪后,我国进入中后工业发展阶段。这意味着,我国建设世界城市获取竞争力的方式要转向以创新为主。然而,这种转变面临三大制约:一是改革开放以来我国初级生产要素价格较大幅度上升,但相对欧美日,我国的劳动等主要初级要素的国际比较优势仍十分明显。二是我们中国的大国优势有助于个人和企业获取规模利益,但也使选择通过创新获取竞争力的机会成本扩大。三是知识产权保护不健全,产学研一体化程度低,使创新的风险和成本较高。这三大障碍,延缓了我国世界城市建设中相对竞争力的下降。
那么,怎样摆脱和破解这些发展中问题?
一是从世界城市向世界级城市群转型。“十二五”时期及以后应以建设世界城市为依托、以中小城市为重点,大力发展世界级城市群。二是实施更加严格的人口和产业准入、土地用途和环境管制政策,既要鼓励高端产业和劳动力市场发展,又要严格限制低端产业和劳动力市场发展。三是加大实施创新型城市战略的力度,大幅度改善创新环境,降低创新风险和成本。四是加快完善对外投资服务体系,加大鼓励企业植根本土、布局全球。