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English
  • 时政
  • 国际
  • 时评
  • 理论
  • 文化
  • 科技
  • 教育
  • 经济
  • 生活
  • 法治
  • 军事
  • 卫生
  • 健康
  • 女人
  • 文娱
  • 电视
  • 图片
  • 科普
  • 光明报系
  • 更多>>
  • 报 纸
    杂 志
    光明日报 2010年12月24日 星期五

    长剑倚天为和平

    ——第二炮兵某旅发射一营全面建设纪实(上)

    《 光明日报 》( 2010年12月24日   01 版)

        2010年12月17日,中央军委主席胡锦涛签署命令,授予第二炮兵某旅发射一营“军事训练模范营”荣誉称号。一营是一支连续20年荣获“军事训练一级营”称号的部队,地处密林深山,执掌倚天长剑,守护着共和国的和平与安宁,是我战略导弹部队最基本的火力单位之一。

    争当排头兵

        走进发射一营,迎面而来的是一座火红的“1”字形一等功营雕塑,它是一营人“争第一、创一流”的精神图腾。

        营部门前的台阶已有20级刻上“军事训练一级营”的字样。“1990年我军实行训练机制考评之后,这个‘一级营’的接力棒就年年相传。”现任营长王建勋自豪地说。

        那年夏天,一场信息化条件下的“导弹战”在深山戈壁展开。一营官兵沉着冷静,动作娴熟,可就在“技术测试”、“装填数据”等关键阶段,“蓝军”的“信息袭扰”常常令操作号手手足无措。前所未遇的“战场环境”,让官兵们结识了一个个新的“敌人”,也逼出了一项项新的“纪录”。

        大山的褶皱里,一座现代化的导弹模拟训练大厅悄然矗立。在这个仿真战场上,卫星巡游,战机翱翔,电磁穿梭……置身于信息化氛围中,官兵们天天上“战场”,接受新考验。

        依托这个“战场”,一营构建起15个实战化训练课目,扩充123个单兵训练项目,编写出6种40余万字的“转型”训练教材。能够独立组织导弹装备进场、测试、发射;能够独立分析排除故障。合成演练取代单兵单装训练、临时转向突发情况训练、缩时减员实装操作训练等一整套科学的训法战法,被战略导弹部队推广普及。

        进入新世纪新阶段以来,一营官兵更加积极适应现代战场要求,从技术训练模拟向指挥训练模拟发展;从各要素分散训练向全系统集成训练发展;从简单战场环境下训练向复杂战场环境下体系对抗训练发展。通过复杂环境下的指挥决策训练、突发情况下的应变训练、对抗条件下的战斗发射训练、实战背景下的技术保障训练,部队指挥控制能力、快速反应能力、战斗发射能力、生存防护能力和综合保障能力全面提高。

    创新提升战力

        博士王利军毕业后被分到一营锻炼3个月,被营里人人积极上进的大环境所吸引,最后决定留下来。现在,他不但补上了专业技能中的短板,还充分把自身所学结合到实际工作中,同战友一道探索组织安全训练方法的路子,总结出安全形势分析、风险评估、技能训练等基层安全训练运行机制,这些做法很快被第二炮兵推广。

        现任旅高级工程师卢凤霖曾是一营的一名战士。他当初针对导弹配气手工操作准确性难把握、安全风险大,便产生研制“自动化配气台”的念头。营里专门为他腾出一个单间,成立科研小组,并给予经费支持。结果,这项科研成果实现操作减员2/3、安全系数提高10多倍,荣获军队科技进步二等奖。

        在实装操作训练中,战士曹三军产生研制“角度数字化显示仪”的灵感,并在营党委的支持下变成现实。曹三军的这一成果获全军科技进步奖并被二炮定型列装。

        出自战士之手的一项成果,最终被部队定型列装。这令科研院所、生产厂家的专家惊叹不已。谈起体会,卢凤霖认为:“成天在训练一线,最大优势就是可以把创新的触角伸到专家们平常难以够着的地方!”目前,一营已取得14项科研革新成果,5项被定型列装,3项创新训法被第二炮兵推广。

        今天,一群平均年龄不足24岁、文化水平更高的年轻官兵,正继承和续写一营的辉煌——

        北京大学、清华大学等高校走来的“学生兵”,在战士中已达4成,其中,46人入选基地、旅两级“技术尖子人才库”;

        全军和第二炮兵“龙虎榜”上,一营官兵披金挂银,他们是“全军十大学习成才标兵”张东河、“全军优秀指挥军官”宗昌明、“全军优秀士官人才”鲍春寿、“第二炮兵军事技术比武第一名”李贵欣。

        有了这样一群风华正茂、才识双全的官兵,一营的创新发展就如插上了腾飞的翅膀。

    风正一帆悬

        采访之际,正逢士官改选、年终考核、评功评奖,旅党委安排机关下连蹲点,唯独没有去一营,记者问其故,旅政委郝建辉说,一营的组织建设非常过硬,那是最放心的“免检”单位。

        战士卢新彦、卢全义、鲍春寿、吴小羽奉命到某训练团参加预提士官集训,4人报到后立即自发成立党小组,每周定期过党日、上党课,定期以书面形式,向连队党支部汇报学习思想情况。

        身为先进,一营是各级领导关注的焦点。检查的、调研的、学习取经的纷至沓来,营里应付得了吗?四级军士长陈细强的回答解除了记者的疑问,他说:“不管谁来干什么,营里都是‘素面迎客’,部队按照训练计划正常运转,官兵面貌士气高涨,工作标准就高不就低,天天如此。不怕看!不怕问!不怕考!”

        在一营,党委、党支部工作有“谱”,干部战士言行有“数”,这个“谱”就是基层建设纲要,这个“数”就是法规制度。该干啥,如何干,大家心知肚明。

        近年来,上级单位欲拨款让一营重新修建营房,都让营党委“一班人”婉言辞谢了。他们认为,营区建筑虽然有些老旧,但结构牢固,布局合理,室内冬暖夏凉,没有必要推倒重建。一营班子换了一茬茬,但都遵循一条规律:不折腾。

        2009年“八一”前夕,营党委对曾在一营工作过的战友发出一封特殊的慰问信,介绍营队全面建设取得的新成果。很快,思念、问候、建言、感激等多种情愫伴着书信、短信、电邮、电话等方式飞回营区。各种反馈信息中,都表达着一个共同的感受:一营就是我的家。

        一连战士吴章华患脊椎骨骶化病,需做手术治疗。医生告诉他,如果手术失败可能导致终生瘫痪。吴章华及家人拿不定主意,连队派专人走访了5家医院,咨询了9名专家,对是否做手术进行反复论证,吴章华根据论证报告,拿定主意动手术。结果,手术十分成功。

        在一营,每名干部都有一本“知兵录”和战士“成长日记”。上面记录着每位战士的家庭情况、文化程度、性格特点、爱好特长、成长进程、思想变化、工作情况等。

        旅长邓立中自豪地说:“一营的官兵,既不是挑来的,也不是选来的,是环境造就的,是荣誉引来的。”

        从清华大学携笔从戎的新兵刘尧,誓当一名“军中骄子”,可初入一营却要处处“补课”,体能要“加码”、操作要“加班”。营连为他“量身订做”发展计划,半年后走上讲台,成为一名“兵教员”;8个月后,出色完成一项全军性重大任务,荣立三等功,受到军委首长亲切接见。

        (本报记者 陈劲松 特约记者 陈寿富 通讯员 张 荣 压题图片摄影:满博) 

    光明日报
    中华读书报
    文摘报
    出版社
    考试
    博览群书
    书摘

    光明日报社概况 | 关于光明网 | 报网动态 | 联系我们 | 法律声明 | 光明网邮箱 | 网站地图

    光明日报版权所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