本报北京12月22日电(记者 颜维琦)“年底突击花钱”似乎已成为久治不愈、到时复发的顽症,每年都在不少政府部门上演。年底突击花钱会不会演化为年底突击“乱花钱”?如何杜绝其中可能滋生的腐败?记者就此采访了浙江省社会科学院调研中心主任、浙江省社会学会会长杨建华。
杨建华认为,“年底突击花钱”现象暴露出我国公共财政制度的不尽合理和管理的不尽科学,有些甚至成为公共财政的“灰色地带”,为部分人“突击挥霍”提供了便利。这一顽疾之所以久治不愈,与我国财政制度的刚性规范尚未健全、财政管理制度不科学有关:现行管理制度下,各级部门今年的预算用不完的话,年初争取来的经费将被无偿收回,并可能影响下年预算的基数。这样的制度客观上并不鼓励节约,反而鼓励了相关部门在年终突击花掉所有的经费。而这些经费是否用得合理,是否花在了刀刃上,目前还缺乏有效机制进行充分考量。
“纳税人的钱该怎么花,关系到全体百姓的福祉。政府部门应树立这样的理念:每一笔资金的使用都要对人民高度负责,财政支出应更多地向民生倾斜。”杨建华指出,应建立科学、规范、节约的行政支出机制:公共财政的每一笔支出都必须受到约束,从事前可行性、必要性的审批评议到事后效果的评价,都要公开透明,接受社会监督;同时,应加强人大的审议和监督、规制作用,确保公共财政支出更加规范、更有效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