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English
  • 时政
  • 国际
  • 时评
  • 理论
  • 文化
  • 科技
  • 教育
  • 经济
  • 生活
  • 法治
  • 军事
  • 卫生
  • 健康
  • 女人
  • 文娱
  • 电视
  • 图片
  • 科普
  • 光明报系
  • 更多>>
  • 报 纸
    杂 志
    光明日报 2010年12月22日 星期三

    陕甘边、陕北根据地:中国革命的“落脚点”和“出发点”

    《 光明日报 》( 2010年12月22日   12 版)
    陕甘边区苏维埃政府(南梁政府)旧址。(资料图片)
    照金风光 (资料图片)

        按语  中国共产党成立89年、执政61年的历史,蕴含着丰富的治党治国治军的经验和智慧,是一笔宝贵的政治财富。倍加珍惜党的历史,深入研究党的历史,认真学习党的历史,全面宣传党的历史,充分发挥党的历史以史鉴今、资政育人的作用,是党和国家工作大局中一项十分重要的工作。近年来,国家社科基金持续资助了一系列党史研究课题,推出了一批具有重要学术价值和现实意义的研究成果。本期介绍的《陕甘边、陕北根据地史研究》,深入考察研究了陕甘边、陕北根据地形成发展的历史轨迹和进程,分析了陕甘边、陕北根据地对中国革命道路探索的特殊贡献和历史地位,特别是揭示了陕甘边、陕北根据地作为中国革命的“落脚点”和“出发点”的历史地位,对于在全社会加强理想信念教育、革命传统教育、延安精神教育具有重要的现实意义。

        延安大学任学岭教授主持完成的国家社科基金项目《陕甘边、陕北根据地史研究》,最终成果为专著《陕甘边、陕北根据地史》和《陕甘边、陕北根据地史大事记》。课题组主要成员有:王保存、高凤林、梁严冰、张雪梅、杨利文、康小怀、谭虎娃。

        《陕甘边、陕北根据地史研究》对中国共产党领导的中国革命在陕甘边、陕北1919年5月至1937年9月的根据地历史进行了系统研究、梳理和阐述,清晰完整地呈现了陕甘边、陕北革命根据地发展的历史轨迹和过程,特别是揭示了陕甘边、陕北根据地作为中国革命再次腾飞的“落脚点”和“出发点”的历史地位,同时深刻阐述了这两个根据地何以发展的内在逻辑和关系。成果的创新之处在于:

        第一,通过具体深入地分析陕北马克思主义的传播和党团组织的建立,以及科学社会主义运动在中国最偏僻、最落后地区兴起和发展的历程,深刻说明了中国人民选择马克思主义的历史必然性,以及中国共产党领导中国人民反帝反封建历史进程和走向胜利的历史必然性。通过这一研究,还为大革命失败后清涧起义打响了武装反抗国民党反动派在西北统治的第一枪,陕甘边、陕北革命武装的建立,武装斗争的开展,根据地的建立和发展等找到了历史根源。

        第二,系统研究了陕甘边、陕北根据地创立发展的历史过程及其重大历史事件,特别对陕甘边、陕北领导人在早期军事活动和创建红军的过程中人们十分关心的一些问题作出了客观评价。(一)关于“兵运”工作。开展“兵运”工作是渭华起义失败后的陕西形势使然,当时既具备开展“兵运”工作的条件,也符合当时中共陕西省委及陕北特委的指导精神,而且“兵运”工作为中国共产党培养了一批军事干部,使党员数量得到了增加,共产党的力量得到了发展,为以后创建陕甘边、陕北根据地,创建自己的军队打下了基础。(二)关于收编“土匪”武装问题。收编“土匪”武装是与陕北特委红石峡会议精神的“灰色”革命理论相一致的,同时也是三年来的“兵运”工作受挫后又一次创建武装的尝试。接受陈珪璋的收编,是从当时部队所面临的实际情况出发的正确抉择,是一种“借水养鱼”的策略,对红军的休养生息、发展壮大起到了积极作用。(三)关于“三嘉塬缴枪事件”。“三嘉塬缴枪事件”是在正式组建陕甘边游击队过程中的曲折经历,它不仅反映了当时部队成分不纯的客观事实,也反映了当时部队领导对部队自身特点和所处的环境认识不足。陕甘边游击队正式组建后,军队中建立了党组织,保证了中共对军队的绝对领导,同时还建立了士兵委员会,保障了士兵的民主权利,从此避免了这类问题的发生。

        第三,深入研究了陕甘边、陕北根据地发展的历史特点,阐明了陕甘边、陕北根据地在中国革命道路探索中的作用和贡献。陕甘边、陕北领导人在根据地创建过程中,经历了反复探索,最终认识到“还是走井冈山的道路,要发动群众,搞土地革命,建立工农政权”,确定了在桥山山脉南段陕甘边界建立根据地。陕北游击战争的开展,游击根据地的建立,虽然因缺乏经验经历了曲折,但总体发展方向是正确的。这表明陕甘边党和红军在走过三年曲折的道路后,已经开始认识到陕甘边游击战争的特点和规律,表明陕甘边、陕北两块根据地已走上了农村包围城市的正确道路,形成了工农武装割据的新局面。

        第四,深入研究了陕甘边、陕北根据地“硕果仅存”的历史原因,阐明了陕甘边、陕北根据地作为中国革命再次腾飞的“落脚点”和“出发点”的历史地位。中共中央长征到达陕北时,国民党正在进行第三次大规模“围剿”,虽然中期作战取得了重大胜利,但第三次反“围剿”并没有完全打破,根据地内部又发生了错误肃反,西北根据地面临内忧外患。中共中央到达陕北后,在内部开始纠正错误肃反,在外部发动直罗镇战役,粉碎了国民党的“围剿”,为把中国革命的大本营放在西北的战略举行了奠基礼。为使西北根据地担负起红军长征的落脚点、抗日战争的出发点和中国革命大本营的历史使命,中共中央采取重大措施,在纠正错误肃反的同时,改变了西北根据地的领导体制,成立了中共西北中央局、西北军委、西北办事处,中共中央直接领导了西北根据地的党政军各方面工作,西北根据地的历史地位从此由地方性根据地转变为中央根据地。陕甘边、陕北根据地作为中国革命再次腾飞的“落脚点”和“出发点”,以它特有的地位永彪史册。

        该研究成果的价值突出体现在:其一,通过对马克思主义在陕北传播轨迹和特点的研究,深化了对马克思主义中国化的认识;其二,通过对陕甘边、陕北斗争经验的总结,深化了对中国革命规律和特点的认识;其三,通过对陕甘边、陕北党的建设经验教训的总结,深化了对在以农民为主体的大国建设一个什么样的党、怎样建设党的问题的认识。

    光明日报
    中华读书报
    文摘报
    出版社
    考试
    博览群书
    书摘

    光明日报社概况 | 关于光明网 | 报网动态 | 联系我们 | 法律声明 | 光明网邮箱 | 网站地图

    光明日报版权所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