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English
  • 时政
  • 国际
  • 时评
  • 理论
  • 文化
  • 科技
  • 教育
  • 经济
  • 生活
  • 法治
  • 军事
  • 卫生
  • 健康
  • 女人
  • 文娱
  • 电视
  • 图片
  • 科普
  • 光明报系
  • 更多>>
  • 报 纸
    杂 志
    光明日报 2010年12月21日 星期二

    “十二五”期间保障和改善民生的路径

    作者: 《光明日报》( 2010年12月21日 09版)

        党的十七届五中全会顺应各族人民过上更好生活的新期待,将保障和改善民生作为重要议题。会议审议通过的《中共中央关于制定国民经济和社会发展第十二个五年规划的建议》,明确把保障和改善民生作为经济社会发展的根本出发点和最终落脚点,彰显了民生在“十二五”期间的地位和意义。

        保障和改善民生的价值定位

        民生问题既是社会问题、经济问题,也是政治问题,在党和国家的工作大局中占有十分重要的地位。保障和改善民生既是实践科学发展观、全面建设小康社会的内在要求,也是促进人的全面发展、巩固党的执政基础的现实需要。

        保障和改善民生是实践科学发展观的内在要求。以人为本是科学发展观的核心,实践以人为本要求体察人民疾苦,切实解决人民最关心、最直接、最现实的利益问题,彰显人文关怀,以确保全体人民共享科学发展的成果,让全体人民生活得更加幸福、更有尊严。如此,才能真正把群众的积极性、主动性、创造性充分调动起来,把社会各方面的智慧集中起来,把社会各方面的意志凝聚起来,形成实践科学发展观的强大合力。

        保障和改善民生是全面建设小康社会的内在要求。十七大定位的全面小康社会,不仅是表征国家富强、民主、文明、和谐的目标,更是表征人民生活水平、生活质量、发展程度的目标。只有在经济发展的基础上,加快社会事业的发展,全面改善人民生活质量,提高人民的生活水平,全面建设小康社会的目标才能实现。同时,保障和改善民生是促进社会和谐的基石。只有保障和改善民生,才能化解诸多社会矛盾,满足人民各方面的需求,消除社会不稳定、不协调的因素,使社会走向有序与和谐。

        保障和改善民生是促进人的全面发展的需要。社会主义社会本质上是人的全面发展的社会,在人的生存问题没有解决或生存条件没有优化之前,不可能有人的全面发展。保障和改善民生,使人民富裕程度普遍提高,生活质量明显改善,这是促进人的全面发展的物质基础。同时,人的全面发展离不开教育的发展,优先发展教育事业,通过教育发展提高人的素养和能力,摆脱愚昧和落后,才能实现人的全面发展,而教育问题说到底也是民生问题。

        保障和改善民生是巩固党的执政基础的需要。中国共产党的根基在人民、血脉在人民、力量在人民,保障和改善民生,实现好、维护好、发展好最广大人民的根本利益,以发展成果惠民生、得民心、聚民力,才能赢得民众的认可、支持与拥护,党的执政基础才能稳固。漠视民生问题,就会伤民心、失民心、丧民力,危及党的执政资源与执政基础。保障和改善民生既是党和政府应当担负的责任,也是党全心全意为人民服务宗旨的根本要求,关系党的执政地位甚至关系国家的生死存亡。

        保障和改善民生的重要进展

        “十一五”期间,保障和改善民生已作为党和国家的重点工作全面铺开,并取得了若干重要进展。

        保障和改善民生成为党执政兴国的重要理念。《建议》提出,要千方百计扩大就业、千方百计增加农民收入、加快完善社会保障体系、合理调节收入分配、丰富人民精神文化生活、提高人民健康水平,这些都是直接关系人民切身利益的民生问题。民生是“十一五”期间党和政府关注的重点,也是国家发展的重要目标。十七大顺应人民对美好生活的期盼,更加彰显了保障和改善民生的执政理念,强调加快发展社会事业,全面改善人民生活,使我国成为人民富裕程度普遍提高、生活质量明显改善、生态环境良好的国家。温家宝总理在十一届全国人大三次会议上,作出了“让人民生活得更加幸福、更有尊严,让社会更加公正、更加和谐”的庄严承诺。可以说,保障和改善民生已成为中国共产党执政兴国的重要理念和理想追求。

        保障和改善民生举措的出台提高了人民的富裕程度与生活质量。“十一五”期间,千年农业税被废止,农民真正得到了实惠;城镇居民人均可支配收入年均实际增长10.2%,农村居民人均可支配收入年均实际增长8.3%;社会保障支出增加逾千亿元、医疗卫生支出增加高达10倍;新型农村合作医疗实现全覆盖;面对国际金融危机冲击,出台近7000亿元的民生投资计划;就业规模持续增长,2006年到2009年,城镇新增就业年均增长1100万人以上;城乡居民生活质量普遍提高,私人汽车拥有量2009年已达到4575万辆,旅游消费持续增加,不仅国内黄金周假日消费火暴,世界不少著名旅游景点也不乏中国人的身影。应当说,“十一五”期间的经济建设和社会发展,已交出了一份满意的民生答卷。

        保障和改善民生任重而道远。“十一五”时期既是保障和改善民生取得重要进展的时期,也是各类发展中的民生问题日益凸显的时期。由于经济转型、体制不完善、法律不健全等多方面的原因,造成目前我国仍存在不少突出的民生问题亟待解决,如就业难,看病贵,房价高企,贫富差距拉大,环境污染严重,社会保障水平低,教育资源分配不公,等等。这些问题不解决,将影响人民的正常生活和社会的正常秩序,妨碍人民生活质量的改善与生活水平的提高。因此,保障和改善民生仍是当前党和国家面临的紧迫任务。

        保障和改善民生的路径选择

        在十七届五中全会提出的“十二五”经济社会发展主要目标中,直接关涉民生的有三项:即城乡居民收入普遍较快增加,社会建设明显加强,人民物质文化生活明显改善。要实现这些民生目标,必须坚持科学发展,加快转变经济发展方式,推进保障和改善民生的制度建设,实现民生问题决策的科学化。

        科学发展是保障和改善民生的物质基础。发展是硬道理,经济不发展,就失去了保障和改善民生的物质条件,保障和改善民生只能是一句空话。同时,不转变发展方式,发展就不可能持续,经济增长的质量就不可能提高。传统发展方式对中国经济的高速发展功不可没,但随着国内外形势的变化,传统发展方式的局限性日益显现出来。当前,我国已进入产业结构升级的黄金时期,支撑传统发展方式的条件和优势正在弱化和消失,而新的比较优势则显现良好的前景,为发展方式转变和产业结构升级创造了条件。实现科学发展,要求在加快改造提升传统产业的同时,大力发展战略性新兴产业、现代服务业,建立现代产业体系,走主要依靠科技、人才、文化、体制等创新要素驱动的集约型发展新路。

        制度建设是保障和改善民生的必然选择。制度建设具有根本性、全局性,民生问题的解决同样有赖于制度建设和制度安排。民生问题的背后,实际上隐含制度的缺陷。在经济快速增长的情况下,老百姓看病贵、上学难、养老难等民生问题凸显,究其原因,主要在于尚未建立与市场经济体制相配套的公共服务体系和社会保障体系;收入分配差距拉大的现实,既反映了市场机制的不完善,也反映了再分配体制的缺陷。因此,“十二五”时期,必须深化体制改革,着眼建立保障和改善民生的具体制度和长效机制,逐步完善符合国情、比较完整、覆盖城乡、可持续的基本公共服务体系;合理调整收入分配关系,努力提高居民收入在国民收入分配中的比重、劳动报酬在初次分配中的比重,健全覆盖城乡居民的社会保障体系,这些都需要从制度上作出相应的安排,确立保障和改善民生的制度基础。在制度建设过程中,要特别重视消除制度歧视,以保证所有社会成员平等的机会和起点,使社会各阶层的生活条件和生活质量真正得到改善。

        科学决策是保障和改善民生的重要条件。民生问题的解决,涉及多方面的利益协调与平衡,必须尊重民众的意见,倾听民众的呼声,保证民众的知情权、参与权、决策权,通过民主决策确保决策的科学化,使保障和改善民生的制度、举措赢得民众的理解、认同与支持,让民众满意和放心,使民生工程真正成为惠民工程。

        (执笔:广东省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理论体系研究中心 阮春林)

    光明日报社概况 | 关于光明网 | 报网动态 | 联系我们 | 法律声明 | 光明网邮箱 | 网站地图

    光明日报版权所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