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English
  • 时政
  • 国际
  • 时评
  • 理论
  • 文化
  • 科技
  • 教育
  • 经济
  • 生活
  • 法治
  • 军事
  • 卫生
  • 健康
  • 女人
  • 文娱
  • 电视
  • 图片
  • 科普
  • 光明报系
  • 更多>>
  • 报 纸
    杂 志
    光明日报 2010年12月19日 星期日

    谋全局 兴一域

    ——山东宁阳县夯实执政根基的创新实践

    本报记者 邢兆远 等 《 光明日报 》( 2010年12月19日   05 版)

        怎样让执政的根基扎深扎牢?山东宁阳县委书记展宝卫说:“万丈大厦,坚在基础!立于‘执政的基层’要有全局思维,以‘创新实践’筑基,以‘引领走向’固基,以‘凝聚民众’强基。”

        不谋全局者,不足以谋一域。去年以来,宁阳县大力实施“强基工程”,驾驭着经济与社会快速前行,呈现出政治文明、经济发展、社会和谐的人文景观。

    “创新”筑基;凭开拓意识催生发展强势

        走进宁阳县泗店镇,只见各家各户的农家妇女正在娴熟地绣制“十字绣”工艺品,在她们灵巧的手中,一朵朵栩栩如生的花儿在绣布上竞相开放。“十字绣”协会会长王庆常说:“近来,‘十字绣’这一惠及千家万户的魅力产业蓬勃兴起,我们农家的姑娘媳妇手变得更灵巧了,头脑也充满了灵气,搞起了‘艺术生产’,叫响了‘泰山十字绣’品牌。在有关部门的引导下催生出充满生机的产业链,带动起6000多名农村妇女当起‘绣女’。”

        “市场经济、改革开放,是我们面临的全新课题,不去创新怎能推进发展?要立足全局谋出思路,敢想敢干”,展宝卫的这些话,引爆了各级干部的“头脑风暴”,人们纷纷在研读科学发展观中获取创新意识,捧起书本汲取“发展智慧”,走出家门见世面。

        在宁阳经济技术开发区,所有的工作人员都备有两双鞋,一双铮亮的皮鞋,一双脏兮兮的运动鞋。干部李娟的话透出谜底:皮鞋用来和外商洽谈项目时穿的,而运动鞋则是跑项目或在建设工地用的,不少人已跑破了几双鞋。

        正是有了这样的精气神,创造出叫响全国的“经营村庄”模式,使农民“抱团出击”,搞起市场农业;以“双带动”战略,构筑起一个涵盖“一区四镇”的“泰山之阳科技产业城”;让搭载上了“神舟七号”飞船的自主选育的蔬菜种子落地开花,带出一个亿元种子产业。

    “引领”固基:以前瞻思维驾驭发展走势

        步入韩家岭村,只见宽宽的柏油路蜿蜒到山外,两旁矗立起一座座新房,美丽的公园里洋溢着欢快的笑声,绿色的田畴里排列着干净的猪舍……谈起这些变化,村民们说,三年前,这里是一穷二白的“空壳村”。多亏了新上任的村支部书记韩国营带领村民闯“市场”,与“希森公司”结亲,成立了“晓韩蔬菜公司”,发展起1000亩的蔬菜基地。

        从去年10月开始,宁阳的1136名干部深入566个村居“包村造血”,引导一家一户的“小生产”与“大市场”连接。目前,全县已发展起优质小麦73.89万亩、大枣18万亩、蔬菜面积35万亩、畜牧各类饲养规模养殖场3650个。

        宁阳推行以“有话可说、有话能说、有处去说、有序述说”和“公道说话、公正决定、公信办理、公开结果”为主要内容的“四有四公”制度,冒出了“相约周末”、“质询听证”等生动活泼的民主形式。每当遇到村民关心的热点问题时,都要召集群众代表“听证”,众多“老大难”问题得到破解。 

    “凝聚”强基:执政理念与百姓情感产生共振

        一周一约、一周一聚,在村文化大院,在健身广场,“相约周末”成为磁窑镇彩山村一道别样的风景。村民们相聚在一起,或“侃大山,谈发展”,或“跳跳舞,健健身”……处处洋溢着欢声笑语。村党支部书记王海勇说,“如今,干部群众心向一块聚、劲往一块使,感觉生活得舒心、畅快,干事创业的精神头特足!”

        “提高民众的幸福指数”,这句话已成为宁阳干部们的“口头语”。他们精心构筑文化、科技、教育、医疗等服务网络,今年把总投资3.43亿元的农村中小学危房改造、农村卫生所建设等41项工程列入了重点。积极构建起“社会大培训”格局,对工人,开展“金蓝领”培训、职业技能大赛;对农民“按需培训”,帮助他们创办起畜牧、种植和各类企业近500家,安置就业2万多人。围绕粮食、桑蚕、林果、蔬菜等主导产业,大力引进新技术,进行示范、推广,使全县农业良种覆盖率达到98%以上。 

        把涉及民生的大事小情化为一个个实施的项目,让百姓生活得健康、舒适。积极推进县、乡、村医疗一体化。对相对薄弱的乡镇卫生院和卫生所给予重点扶持,让百姓看病少花钱,就医方便。

        结合新农村建设,宁阳建起一个个生态化、园林化的农村社区,让农民过上现代化生活。在东疏镇的戴承宝的小楼房里,太阳能浴室铺上了干净的瓷砖,浴霸、洗衣机等设备俱全,戴承宝说:“用太阳能,乡政府给13%的补贴,村里已有半数的人家用上了。”(本报记者 邢兆远 本报通讯员 张耀民)

    光明日报
    中华读书报
    文摘报
    出版社
    考试
    博览群书
    书摘

    光明日报社概况 | 关于光明网 | 报网动态 | 联系我们 | 法律声明 | 光明网邮箱 | 网站地图

    光明日报版权所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