日前正式发布的《国家中长期教育改革和发展规划纲要(2010-2020年)》(以下简称《纲要》)指出“学生适应社会和就业创业能力不强,创新型、实用型、复合型人才紧缺”是教育面对的一个重要问题。
《纲要》也提出:“加强学校之间、校企之间、学校与科研机构之间合作以及中外合作等多种联合培养方式,形成体系开放、机制灵活、渠道互通、选择多样的人才培养体制。”这其实就是解决以上问题的良策。
共建与区域产学研联合办学体制,在西南科技大学已有十多年的实践。认真思考如何按照《纲要》的要求进一步完善这个体制、强化互动机制,将有助于将共建与区域产学研联合办学体制内化为学校发展的原动力。
人才互动,跨越行业围墙
围绕提高人才培养质量,《纲要》提出的一项要求是:“创立高校与科研院所、行业、企业联合培养人才的新机制”。
当前,我国高校的教师缺乏对社会现实足够的了解和认识,对社会经济运行、工程技术实践了解少。如何扩大教师的知识面,尤其是增加其社会知识、实践能力的拥有量,让教师在了解社会中知道培养什么样的学生,进而提高综合能力,对高校完成“提高教育质量”非常重要。这需要两条腿走路,既要学会请进来,还要善于走出去。
西南科技大学的联合办学体制,注重构建人才互动机制,在董事单位、合作办学单位和大学之间实行人才资源共享,打破学校和社会之间的这堵围墙。十几年来,西南科技大学先后从董事单位聘请600余名具有丰富实践经验的专家,包括院士,到学校承担具体的专业理论、实践教学工作。既有理论基础又有丰富实践的专家会把为什么和怎么做结合进行教学,大大开阔了学生的视野,进而促进了其教学质量的提高。
共建与区域产学研联合办学体制,通常被认为是资源优势方向资源欠缺方单方面的“输血”。单向资源的输出不是“共建”,而是支援。真正的共建与联合办学,需要共建单位和联合办学单位的人才互动。西南科技大学在接受董事单位的院士、专家前来讲课的同时,也选派教师到科研院所、企业参与科研和技术改造,进行锻炼深造。科研院所和企业一线的专家到学校授课,他们带来了在实践中用得上的知识,同时还带来新的思想和当前社会需求等的各类信息,有利于老师们在书本知识和社会知识、工程技术实践之间寻找契合点。学校的老师们到科研院所和企业,发挥其理论知识面广、有深度等特长,丰富了合作单位科研人员的知识结构,同样也增长了老师们的见识,提升其教学质量,进而为科研院所、大型企业承担一定的科技攻关和产品开发任务,培养一批“留得住、有作为”的应用型专门人才。
利用人才互动机制,西南科技大学较好地解决了在高校扩招工程中师资不足问题。也初步从教师队伍整体结构上,着手构建一支结构基本合理,素质优良、教学方法先进、教学经验较为丰富、注重教学改革与实践、教学水平较高的“双师型”教师队伍。我们认识到,共建与区域产学研联合办学的董事单位在各自发展需求和共同利益基础上的人才互动才具有长效机制。
科研互动,利于知行合一
围绕提高科学研究水平,《纲要》提出的一项要求是:“促进高校、科研院所、企业科技教育资源共享,推动高校创新组织模式,培育跨学科、跨领域的科研与教学相结合的团队。”
大学在传播知识的同时,还在生产新知识。正因为新的知识主要源于大学,大学才越来越受到社会尊重。不管是研究型大学还是教学型大学,抑或教学科研型大学,要求大学教师在教学的同时从事科学研究,只有这样新的知识才可以被源源不断地生产出来,并传播、传承于社会,大学所传承的知识才具有生命力。
科学研究应该遵循“从实践中来,到实践中去”的原则,这样的研究才有意义。目前存在的问题是大学在源源不断地产生被冠以“国际水平、国内领先”的成果的同时,成果常被束之高阁,得不到应用,不被社会所接受。撇开体制原因不说,科研脱离实际,为科研而科研是其原因。西南科技大学的共建与产学研联合办学的互动机制,还包括学校和共建单位在科学研究方面的互动,通过科研互动让学校教师的科研具有实用性,做到真正的知行合一。
科研的互动机制,首先是科研人员的互动。为此,西南科技大学和董事单位的科研人员建立了“学术交流,联合攻关,成果共享,技术共用”的科研互动机制,学校和董事单位的科研人员依据各自的优势,联手互动,共同申报和承担国家重大工程项目,通过合作研究提升学校整体的科研实力。
科研互动机制还表现在科研平台的共享共用。科技类大学需要有一流的科研创新平台,这投资大、建设周期长。如果这些实验室的使用量不足,又容易造成隐性社会浪费。学校的董事单位拥有一批全国最先进的实验室,在很多学科领域代表着中国乃至世界水平,这些实验室成为西南科技大学的支撑。与此同时,学校还与合作办学单位共建实验室。目前,西南科技大学与中国工程物理研究院等董事单位共建共享实验室16个,其中10个建在董事单位,6个建在学校。其中的水处理与污染控制中心集教学、科研、生产于一体,引起了科技部及欧盟国家相关研究机构的高度关注。这些共建共享实验室平台,大大改善了学校的科研和教学条件,促进了人才培养和科技创新能力的迅速提升。
科研互动机制的建立需要因地制宜,充分挖掘学校所在地的科技资源。科研互动机制,重在过程和成效。这种机制的建立,源于学校对共建与区域产学研联合办学的独特认识。科研凝聚着科研工作者的心血,科研成果是其才智的结晶。以往,不少单位虽然允许大学师生去参观实验室,允许使用实验室、共享科研人员、公共攻关科技难题,但也存在种种顾忌。西南科技大学的共建与产学研合作办学体制,注重与共建单位的利益分享,利益的一致性,较好地保证了合作双方科研平台重复发挥作用,以实现董事单位和学校同时受益。这样的合作,既是深度合作,也使合作具有长期性,规避了短期短时所造成的弊端。
服务互动,突出知识之用
围绕增强社会服务能力,《纲要》提出的一项要求是:“高校要牢固树立主动为社会服务的意识,全方位开展服务。推进产学研用结合,加快科技成果转化,规范校办产业发展。为社会成员提供继续教育服务。”
知识作为大学的财富,当用它推动社会向前发展时,就是对社会的有效服务,知识也就得以传播。因此,高校服务地方经济社会发展是高等教育发展的必然要求,是时代赋予的重要使命。
所有的服务,都具有交互性,互动使服务成为相互提升能力水平的过程。西南科技大学的董事单位既有地方政府,也有科研单位,还有地方大型企业。董事单位在人力、财力和物力方面,为学校提供了不小的支持,董事单位的需求成为学校学科建设、重点实验室建设的极好机会。与此同时,西南科技大学通过为董事单位培养专门急需人才、联合进行技术攻关,为共建单位的技术创新和应用基础研究提供了有力的人才支持,也实现了对董事单位的服务。国家国防科技工业局与四川省人民政府共建西南科技大学以来,学校不断拓展提升服务西部国防科技工业的能力,在核废物处置、特殊环境下的机器人技术等领域成为区域经济发展的人才培养和科技创新基地。近5年,学校为绵阳科技城建设培养本科以上各类高素质急需人才3500多人,在职培训各类技术与管理人员2万多人。
作为政府举办的大学,作为在中国唯一科技城建设中组建的大学,从中央到地方,对西南科技大学都给与了极大的关怀与支持。除积极参与地方经济社会建设外,在急难险重面前用知识服务社会更是对学校服务意识、服务能力的检验。2008年抗震救灾期间,尽管西南科技大学遭受地震创伤,学校在艰苦条件下,毅然选派相关专业专家50多人次参与绵阳北川、江油、安县以及德阳、广元等地的危房鉴定以及灾后重建规划和建筑设计,选派20名骨干教师参与灾后农房重建设工作,受到社会各界广泛好评。2009年,学校机器人小组临危受命,先后在河南、广东成功处置放射源卡源事故,维护了当地人民群众的生命财产安全和社会稳定,受到国家环保部和当地政府的高度赞誉,被誉为“西部崛起的象征”。
共建与区域产学研联合办学在提高人才培养质量、提高科学研究水平和增强社会服务能力三方面有了初步的成效。在贯彻落实《纲要》的过程中,如何将已有的体制优势不断深化,还有许多问题值得我们认真思考。诸如:如何落实董事单位对学校办学思想、人才培养方案、课程内容体系的指导与参与;董事单位的需求与学校特色优势的建立如何协调发展;董事单位对学校的发展规划,年度工作要点的参与度等问题。
在共建与区域产学研联合办学过程中寻找更深更广的互动,实现更高层次的资源整合和双赢,我们就有理由相信,不断深化共建与区域产学研联合办学,我们就能按照《纲要》提出的“优化结构办出特色”的要求,在适应国家和区域经济社会发展需要、适应科技城建设需要中,不断优化学科专业结构,建设好“特色鲜明的教学研究型”大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