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English
  • 时政
  • 国际
  • 时评
  • 理论
  • 文化
  • 科技
  • 教育
  • 经济
  • 生活
  • 法治
  • 军事
  • 卫生
  • 健康
  • 女人
  • 文娱
  • 电视
  • 图片
  • 科普
  • 光明报系
  • 更多>>
  • 报 纸
    杂 志
    光明日报 2010年12月17日 星期五

    一笔永恒的财产

    作者:阿 成 《光明日报》( 2010年12月17日 10版)

        1

        过去,我坐在远行的火车上,看车窗外的风光,看到无数的田野里仍旧是人扶犁,牛耕田。而这种情景至少有五千多年了,心里总是伤感得很:共和国成立了这么多年了,可我们的农业生产还那么落后,什么时候是个头啊。可是,现在当我站在北大荒的万亩水稻大地号面前,一下子便被震撼了:橙色的稻田在迷濛的细雨中,像浩瀚的大海,一直延伸到遥远的地平线,与苍穹融为一体。这才是中国现代农业的大制作、大手笔呀。在小雨中,我仔细地观察每一个压弯了腰的稻穗,心潮澎湃,眼睛湿润,亩产差不多一千公斤哪,北大荒真不愧是中国商品粮的基地,共和国大农业的钢铁脊梁和坚实臂膀!

        2

        上山下乡的知青除了返城的之外,还有一万多人留在北大荒继续从事农业生产,风里雨里,己成为垦区一支光荣的中坚力量。可是,这其中还有近二百名精神病患者。寻常百姓的家里有一个精神病人,那便是没有一天安宁的日子了,这无疑是别一种残忍,别一种灾难。患病家属真的是对此一筹莫展,百无良策啊。二百多个精神病就有二百多个家庭,几百个亲人,一块儿陷在难以摆脱的、持续的痛苦当中。面对如此特殊的情况,黑龙江农垦总局经过研究,专门建立了一家知识青年的安养中心。

        走进安养中心的第一感受,就是楼之气派、环境之整洁与安宁。安养中心里所有的知青精神病患者,个个都穿得干干净净。这里的健身房、图书馆、活动大厅、食堂、宿舍,整洁明亮,让人感动。护士和医生对这些知青患者,照顾可谓尽职尽责。有的患者,在生活上已经不能自理了,那些年轻的女护士像伺奉自己的父母一样,给他们倒屎倒尿、剪指甲、洗脸,甚至洗澡。农垦总局还拨了十几头奶牛,专门为这些知青患者提供最新鲜、最优质的牛奶,提高他们的身体素质。

        在安养中心,我还意外地见到了北大荒的康金环大姐无私照顾的那位哈尔滨知青李金奎。康大姐三十年如一日,一直照顾着这位患病的老知青,直到自己病倒,无力再照顾他时,才在组织的劝说下,把李金奎送到安养中心。是啊,即便是到了今天,这些知青患者仍旧生活在过去的岁月里,喜欢穿过去的破衣服,唱过去的歌曲,陷在过去的爱恋与失恋当中,喜欢抽老旱烟,仍然保持过年才洗个澡,才穿上新衣服的习惯……我还听说,送到安养中心的还有患精神病的知青后代,这是何等伟大的襟怀呀。

        我看到了患者们在壁报上写的文章:“我们来到一片麦田里……经过麦田时只给我们一次机会,让我们选摘一棵最大的麦穗。第一个人走几步就看见一棵又大又漂亮的麦穗,高兴地摘下了。但是他继续前进时,发现有许多比他摘的那棵大,只得遗憾地走完全程……”“轻轻松松的一天……灌注着白衣天使的繁忙,像是叮咛着成长的树苗,像是鸣叫着与家团圆,像是长辈的真诚;爱的每一天都在日日月月……”这些写在方格本上的字,读来让眼睛湿润。安养中心的一位女负责同志告诉我,他们还挑选出了精神状态比较好的知青,送到上海参观世博会……

        有的精神病患者经过治疗,已有好转,他们甚至能小规模地生产洗衣粉了。安养中心的负责同志希望我能给洗衣粉品牌起一个名字,我这个不会写墨笔字的人,除了给洗衣粉写下了“静心”二字,还充满敬意地写下了“安养中心,功德无量”八个字。一位年愈花甲的老知青患者给我们唱起了《毛主席走遍祖国大地》那首歌,我随着他的歌声走进了那个知识青年在北大荒战天斗地的年代。

        时光飞逝,大批的知青们已经返城多年了,北大荒垦区和安养中心的医护人员们不离不弃,牵着这些知青患者的手,唱着老歌,继续前行,陪伴着他们一块儿走向新的生活,新的光明,让他们人生的最后一段路走得幸福,欢乐。

        3

        在北大荒垦区,我看到了中国农垦机械化发展的全进程,从最早的最原始的铁牛、康拜因,一直发展到了今天这些大型的、世界最先进的农业生产机械,它们不仅大大地提高了农场水田的机械化水平,而且大幅度提高了寒地水稻等农作物的质量和产量。而今的北大荒农垦航空站已拥有50多架用于农业生产的专业飞机,位居世界第一。这些飞机不仅可以执行喷洒农药、人工降雨、救灾、勘测等任务,在紧急情况下还可以运送相关人员。

        是啊,平时我们吃着北大荒的大米、白面、豆油、牛奶、肉类,可从未认真地想过北大荒人付出的巨大努力和创造的辉煌业绩。北大荒人信心满满地说:到2012年,他们将实现垦区人均收入1.6万元,粮食综合生产能力达400亿斤;2020年,将实现垦区生产总值比2012年再翻一番,人均收入4万元,粮食综合生产能力超过500亿斤;2047年,即垦区开发建设100年的时候,人均收入将达到发达国家人均水平。北大荒集团将成为世界一流企业集团。

        是啊,北大荒的“大”,在今天已经体现为科技发展的大步伐,不断创新的大气魄。著名诗人郭小川在诗中曾预言道:这是一笔永恒的财产——千秋万古长新。北大荒的新一代正是朝“千秋万古长新”的目标奋斗着。

    光明日报社概况 | 关于光明网 | 报网动态 | 联系我们 | 法律声明 | 光明网邮箱 | 网站地图

    光明日报版权所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