她爱笑,“笑口常开”是她的座右铭,也是她的网名。坐在这位在青岛几乎家喻户晓的“笑姐”面前,听她讲述她和她的“笑姐爱心助残志愿者团队”的感人故事,记者屡屡为之动容。
今年58岁的“笑姐”名叫宋桂华,是青岛市一位普通的职业女性。2005年,她以“笑口常开”网名在当地网络发出了组织业余爱心助残志愿者团队的帖子,几天时间便得到数百名网友的积极响应。2005年11月,在社会各界的大力支持下,一个由300多名网友组成的“青岛市笑姐爱心助残团队”成立。团队刚成立,一些人对她的这一举动并不理解:“干这种事情能赚钱吗?”她回答:“做这种事不是为了赚钱,而是为了挖掘沉甸甸的爱!”
五年多来,这个民间志愿者组织正是按照“笑姐”的设计,利用网络联系的形式,将富有爱心的网友不分职业阶层、不分贫富贵贱、不分男女老幼组织起来,利用节假日,以残联提供的残疾人特困家庭名单为依据,广泛收集社会各界、市民的闲置衣物、日用品、家具家电等,经过志愿者的精心分拣、量体选衣、打包装箱,再通过网络征集志愿车,进村入户,对残疾人进行面对面送温暖和点对点的帮扶。在运作过程中,这个团队全部使用网名,AA制的经费模式和捐赠衣物的接收与发放,全部网上公示,透明操作。
“笑姐”向记者介绍了团队在全国首创的“量体选衣”爱心助残模式,就是按照残疾人特困家庭成员的性别、年龄、身高、体重逐件挑选,精心搭配,打包装箱,如:孤寡老人多配纯棉内衣及保暖性能好的衣服,衣服尺寸要宽松;肢残人不配鞋;确保送到残疾特困家庭手中的每一件衣服都能穿,每一件日用品都可用。这些志愿者无论是夏日炎炎还是大雪飘飘,都在用心用情履行自己的诺言,坚持把关不走样。
笑姐团队的主题是奉献快乐、传递快乐、分享快乐,打造“微笑面对人生”的快乐文化,引导启迪志愿者从帮助他人中获取快乐,在助残过程中吸取人生中最宝贵的爱心能量,将团队努力打造成一个快乐的大家庭。团队的老寿星“笑妈妈”,从第一次活动开始,就一直用“帮人就是帮自己”的理念在感动激励大家;年龄最小的志愿者六年级小学生“笑蕾”,参加助残近四年,风雨不误;“秋月无边”是一位到青岛打工的东北汉子,从到青岛的第二个周日就开始了笑姐团队的爱心之旅,一干就是四年多。两年前,他患了股骨头坏死,这对于月收入1500元,既要养活东北老家的妻儿,还要治病的他来说,压力之大,可想而知,但他除了住院期间就没有耽误过一次团队活动,脏活累活都抢着干,从没有怨言;“鑫昱”本身就是一位肢残人,在身患重症的情况下,没有退缩,而是以阳光的心态,竭尽所能帮助需要帮助的人……
五年间,他们已成功组织了100次爱心助残行动,义工活动近五百次,足迹遍布青岛市辖区337个乡镇,985个村庄,行程近万公里,直接参与志愿者人数1.6万余人次,为3724户残疾人特困家庭,5976人送去棉单衣16万多件,被褥2446床,日用品、文具等31555件,饼干点心米面3895箱——数字是枯燥的,可从这枯燥的数字里边折射出的是“笑姐”和她团队这个群体博大的爱心!
是啊,已经五年了,“笑姐”领导的这支爱心助残志愿者团队的队员们,几乎奉献了所有的节假日。六一儿童节他们与残疾儿童一起过;七一党的生日去看望老伤残军人;九九重阳节去敬老院看望孤寡老人。火灾,他们会在看到报道后的第一时间赶赴现场,送上他们的爱心;汶川地震、玉树地震他们以最快速度将从社会上募集到的大批救灾物资送到红十字会。
采访临结束,“笑姐”说起了她的妈妈、老公和孩子,他们也都是这个团队的一员。前些年年逾八旬的老妈妈每次助残志愿队的活动都要参加。今年,老妈妈生病在床,没能参加团队的建队庆祝活动,“笑姐”为志愿者队友带去了老妈妈的一段视频,在视频上,当队友们听到卧床的老人又说出“帮别人就是帮自己”这句她不知说了多少遍的话时,在场的500多名志愿者几乎人人都流下了滚烫的眼泪。