今年毕业生的求职高峰期又至。一些大学生为了使自己更快地融入社会、给自己求职时增添“砝码”,开始有意识地培养诸如酒量等“灰色技能”,并将其当成求职前的“必修课”。近期,一项相关调查显示(2298人参与),70.7%的人认为在职场竞争中具备“灰色技能”很重要,其中20.0%的人表示“非常重要”。受访者中,64.6%的人表示自己具备“灰色技能”。
为什么有那么多人重视“灰色技能”?调查中,72.4%的人认为这是“人情社会”的必然结果;65.4%的人认为原因是当下“酒桌上谈生意”现象普遍;41.8%的人表示,这是职场竞争激烈所致。值得注意的是,41.2%的人认为,不少人重视“灰色技能”,源于应试教育无法培养企业需要的人才;36.8%的人表示,应聘者所获证书缺乏含金量,使得企业看重“灰色技能”。这样的调查结果,让人五味杂陈。“灰色技能”受到大学毕业生的重视,带给我们的除了惊讶和无奈,更多的是担忧。
大学生毕业走向社会,面对一个全新、陌生的环境,往往有着许多不得不面对现实。据报道,“户口、外貌、酒量、驾车技术、家庭背景”等等这些就业“潜规则”浮出水面。有的单位招聘把酒量、斟酒动作、舞姿、仪态举止及是否晕车等,都列入考察范围。更有甚者,连生肖、姓名也成了招聘条件。在无力改变这些现实之下,只能被动去适应。大学生学习动机也日益转向工具化、实用化。社会浮躁之风、消极思想渗透到大学校园,严重影响了大学生的价值取向。
另外,“灰色技能”的流行,也反映出了大学“社会教育”的缺位。一些高校教师不愿或不屑与社会盛行的“灰色技能”进行“正面交锋”,往往抱以“躲进小楼成一统,管他冬夏与春秋”的态度。面对社会现实存在的不良现象,往往含糊其辞、语焉不详,使得大学对学生进行价值观念塑造的功能日渐减弱。事实上,当代大学生除了应具备良好的心理素质,从事某项具体工作的良好功能性能力,自我管理的良好适应性能力之外,更应具备适应不同领域的可迁移能力。在可迁移能力方面,很重要的便是对信息的选择甄别、人际沟通、组织协调及语言表达等能力的培养。而当前许多大学在进行知识传授的过程中,往往轻视了这些。
“灰色技能”带来的负面效应不容小觑。如果任由学生按照所谓社会技能去“自觉”“自发”的培养,不仅不能养成真正的技能,不利于青年的健康成长,还会导致校园不健康“亚文化”的流行泛滥,酿成恶性循环,使教育走向尴尬。