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国今年粮食实现两个“七连增”、两个“创新高”后,记者采访了塞尔维亚农林部综合研究中心特约研究员玛娅女士。
玛娅说,中国在连续几年遭遇特大自然灾害的情况下,农业生产仍然连年取得丰收,解决了世界五分之一人口的粮食问题,其中有很多成功经验值得其他国家借鉴。
中国在经济腾飞过程中不断加大农业投入,注重强化农业科技发展,使农业生产由过去传统的人力、畜力为主的耕种方式跨越到以机械化为主的发展新阶段,这是中国粮食及农产品生产获“七连增”的重要保证。
玛娅表示,近年来,中国许多地方遭遇特大干旱和洪涝,一些地区发生强烈地震,但农业整体生产不但没有受到影响,而且粮食收成连续四年保持在1万亿斤以上。尤其是今年,全国粮食总产创下了“半个世纪以来首次连续七年增产,亩产达到331.5公斤”的新纪录。这主要得益于中国政府的政策支持和科技支撑,根据市场变化,实行农产品价格和供应的宏观调控政策。
此外,中国政府在突发性的严重自然灾害面前,及时果断地制定补救方案,农业部门及时启动应急措施,加强技术指导和服务。一方面向灾区调拨巨额灾后重建资金,另一方面指导灾区农民生产自救,及时种植适合灾区自然条件和当年能够见效的作物。大灾之后,中央政府出台了有针对性以及可操作性的政策措施,其细节具体到促进农作物早熟和防治病虫等措施,最大限度地减轻了自然灾害造成的影响和损失,确实体现了一个大国对国人,乃至对世界负责任的风范。中国还在稳定国内粮食市场和价格的同时,按住世界粮食市场的“脉搏”,继续完善粮食政策。
玛娅说,目前,非洲、中东等地区的粮食问题引起国际社会的高度关注。如果一个拥有十几亿人口的大国出现饥荒必将是全球的难题。因此,她非常赞赏中国准备在“十二五”期间推行的政策,进一步完善市场调控、临时收储政策和粮食最低收购价政策,完善健全储备制度,强化科技支撑,保持市场价格的平稳运行,为稳定世界粮农产品市场和价格作出贡献。
玛娅最后说,早在上世纪80年代,前南斯拉夫就是农产品净出口国,曾被誉为东南欧最重要的农业区和著名的粮仓。前南分裂后,塞虽较好地继承了前南农业科技基础、植物保护、种子优选等农科技术,但由于国家战后重建面临诸多经济难题,目前仍没有足够的资金去研发新的农业项目。农牧林业所需的生产资料很大部分要靠进口,农业几乎停滞在原有的基础上。中国的成就可以成为塞和其他发展中国家的样板。
(本报贝尔格莱德12月13日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