上世纪30年代的经典剧作,21世纪的现代意识,在歌剧《雷雨》简洁抽象的舞台上完美融合。大幕拉开,16.6米立体化台阶夺眶而入,十分抓人眼球。剧中灯光时而诡谲,时而幽暗,时而郁闷,时而又惊雷突现。雨滴拍打着玻璃,闪电勾勒出女子单薄而绝望的剪影,偌大的舞台上只有两件写实的道具:一张沙发,上有两只分开的靠垫,寓意繁漪和周萍曾经的爱情、如今的离情;阴暗的太师椅旁的小桌上有一盏台灯,射出一束微弱而温馨的光,不由使人想起周朴园的“霸道”以及他与鲁妈曾经的温情。随着剧情和音乐的发展,两件道具也会旋转移动。多媒体手段也是该剧又一重要艺术表现手段,在序曲及情景转换时,舞台前的幕布上出现一幅幅移动的画面,推动剧情和矛盾冲突的发展。不仅如此,该剧的舞美设计还往往带给观众出人意料的惊喜,如为表现下雨而循环流动的水在最后一幕中时突然变成了血幕——仅寥寥数笔就将那个时代迅雷暴雨般的疯狂揭示得淋漓尽致。
西洋歌剧有着一套完整的程式,大到乐曲的调式,小到演员的发音都极为讲究,如何将民族音乐和中文唱词融入歌剧的格式中,这是主创者面临的最大困难。在《雷雨》的唱段中虽然还是能够“听”到威尔第、普契尼的“影子”,却又完全是中国化的。《雷雨》做的不是简单的加减法,而是对中国式歌剧套路的一种尝试。比如对宣叙调的创新运用,在西洋歌剧中,这是用来表现人物对话,展开剧情的部分,歌唱性不强,唱词都是同一个调、同一个和弦、甚至是同音反复。而中文唱词是有四声的,如果硬套上宣叙调的程式,势必会出现“朗诵”的感觉。对此,编剧莫凡为《雷雨》的旋律和歌词找到了一个结合点,就是将剧本中偏书面语的台词改成简短的口语句式,将一些拗口的词句简化成朗朗上口且具有韵律感的唱词,更加贴近歌剧的唱腔。
如今,为适应时代审美发展,不断复排、打磨的《雷雨》较之前更紧凑凝炼,加重了舞美和灯光的现代意识;主人公繁漪、周萍等人的唱段声乐化特点也得到进一步突出,更大胆运用多种形式的重唱使人物心理活动外化;把故事背景从室内移出了旷野,增设身披黑衣斗篷、象征乌云的合唱队员,突出那个悲剧时代对人性、真爱的梦想迅雷暴雨般的扼杀。该剧更刻意减少人物对白,尽量“用音乐说话”,出现了大量以往在中国歌剧中少见的宣叙调,无论是独唱、对白,还是合唱,都注意到了语言规律问题。该剧删减了鲁贵、鲁大海父子,使得两个小时剧中的许多唱段旋律可听性强,被圈中人誉为“有较多的音乐剧成分”,代表歌剧水准的咏叹调也在复排修改中得以加强。导演查明哲娴熟的舞台调度,主要演员高曼华、魏松饱满而富有张力的人物塑造和深刻的内心独白,更拉近观众走进戏里,台上台下一同感受人物的悲情离合。这是一部成功的原创中国歌剧。