秀丽迷人的青山碧水,葱郁繁茂的果树园林,整洁幽雅的古镇村落,红火旺盛的乡村旅游……金秋十月,记者穿行在门头沟区王平镇境内,宛若走进充满诗情画意的世外桃源,更为眼前蓬勃发展的农村新气象所深深感染。
王平镇是元代散曲家、戏曲家马致远的故乡,马致远的名句“小桥流水人家”脍炙人口,他的家乡风貌如何,人们对此充满好奇。王平镇地处北京市西郊门头沟区中部,总面积46平方公里,曾是京郊重要的煤炭基地,农村产业以煤矿、沙石开采业为主,生态环境遭到严重破坏。“自2006年以来,王平镇党委、镇政府以打造‘特色’和‘精品’农业为主线,不断优化农村经济产业结构,实施‘生态立镇、旅游强镇、服务兴镇’的发展战略,大力发展都市型现代农业和旅游业,推动了农村经济的‘绿色转型’和跨越式发展。”王平镇党委书记耿新民告诉记者说。
据了解,为推动农村经济的转型和现代农业科学、合理发展,2007年王平镇邀请中国农业科学院农业资源和农业区划研究专家到该镇多次进行实地调研,并制定了《门头沟区王平镇都市型现代农业发展规划》。按照规划,王平镇在韭园村、东石古岩村、东马各庄村等村庄共种植樱桃1000亩、京白梨果树300多亩、无核葡萄、苹果、杏等特色品种果树300多亩、薄皮核桃400多亩。2008年,樱桃在栽种第二年就产果4万多斤,村民获经济效益120万元。
目前,王平镇的特色种植业取得了显著成效,西马各庄村的樱桃和京白梨获得了“有机转换产品”和“AA级绿色食品”两项认证。西王平村2007年栽种的薄皮核桃,今年产量达1.8万斤,收入约100多万元,并获得“有机转换产品”认证。据西王平村支书魏喜振介绍,该村发展薄皮核桃400亩,樱桃、大枣等各100亩,今年村总收入为948.4万元,同比增长26.1%,人均所得10432元,同比增长76.3%。
耿新民告诉记者,自2007年以来,王平镇灭荒3000多亩,栽种各类果树近18万棵,绿化草地2万多平方米,不仅土地塌陷等问题得到有效解决,而且构筑起北京市一道“绿色生态屏障”。如今,王平镇韭园村、东马各庄村等东八村依托宁静和谐的田园风光,传承历史文明的京西古道,元代散曲家马致远故居等历史和文化特色,发展了30多家农家乐,吸引了大批来自首都游客在此休憩度假。据统计,截至目前,王平镇今年共接待游客8万人,经济收入达648万元,与去年同比增长30%。
为丰富乡村旅游内容,提高乡村旅游的内涵和文化品位,王平镇抓住北京市农委开展和组织的艺人下乡传手艺、农民在家学技能的活动契机,培训农民学习草编、布贴画等技术。同时,还邀请专家培训村民制造陶艺,以砂陶陶艺为载体,针对性地开发本地特色旅游产品、商品、纪念品、礼品市场,延伸和支持乡村特色旅游商品店、乡村旅游陶坊,提升了农村和农民的素质档次和文化品位,促进了农村产业结构优化调整和乡村旅游的健康发展。为促进农村产业经济多样化,王平镇还发展养殖基地和农副产品深加工,已培育出柴鸡蛋、樱桃、韭园酱菜等特色农产品。
王平镇通过发展都市型现代农业,促进了农村经济的“绿色转型”和持续快速发展。据统计,2008年,王平镇农村经济总收入12810万元,同比增长6.8%;2009年,农村经济总收入14300万元,同比增长11.6%;今年1—9月,全镇经济总收入实现11324.2万元,同比增长20.7%。