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条马路,隔着两个亲如一家的单位。一个是新疆喀什地区疏勒县巴仁乡16村,一个是新疆军区某团。
一个双拥共建,让两个单位共同走过了42年的帮扶之路。巴仁乡改变了落后的面貌,部队官兵得到了心灵的升华。
一张写着党员要以自身良好形象成为村民学习楷模的决心书上,有全村56名党员按下的红手印。村支书乌斯曼表示:“在部队官兵的带领下,我们每一位党员都要真正成为一面旗帜,把我们的家乡建设好。”
把村支部建成主心骨
巴仁乡16村是一个维吾尔族群众占98%的多民族聚居村。这里的党建工作曾经十分薄弱,全村3000多位村民中,共产党员只有6人。1983年,这个村是全县最穷的村,人均收入仅为320元,村里负债13万元。
在这种情况下,新疆军区某团主动找到了巴仁乡16村,开始了双拥共建工作。到村里的第一件事,他们就找到了刚上任的村支书乌斯曼。
从现实的调研中部队党委发现,要彻底改变16村的面貌,仅靠给钱、给物,远远不能解决根本问题,帮助村里建设一个过硬的党支部,充分发挥党员干部在带领群众脱贫致富中的“领头雁”作用才是做好扶贫帮困工作的关键。
部队党委就把组织生活会放在了16村召开,手把手地帮16村的党支部开展工作。协助村里建起了“党员之家”,使村支部组织学习有场地、开展活动有依托、宣传教育有阵地。
村里的党员干部逐步成熟起来,在群众中树立了良好的形象,党支部的凝聚力、号召力和战斗堡垒作用明显增强,党员队伍也扩大到现在的56人。全村连续27年无刑事案件、无非法宗教、无民族分裂活动发生,成为真正的平安小康村。
帮群众发展致富
16村经济发展落后。就拿种植水稻来说,他们一直沿袭撒播方式,产量很低。1988年,时任团长刘明申带着官兵来到村里推广育苗插秧技术,大多村民心存疑虑。刘明申找到乌斯曼,说:“给我50亩试验田,增产全部归村里,减产我双倍赔偿。”他挑了7名懂技术的官兵开始试种,一年下来,试验田产量高出村里其他稻田三倍还多。村民这下子信服了,第二年,全村700多亩稻田都实行了育苗插秧技术。
魏江力团长上任的初夏,他带领官兵到村里帮村民收割麦子,结果一亩地才收了不到300公斤。后来一调研才发现,村里惟一一条灌溉渠因为没有防渗措施,一渠水到地里剩下不到1/3,许多麦田因浇不上水而减产。团党委当即决定,帮助乡亲们解决这个难题。
3年冬训间隙,官兵们用汗水浇铸了一条宽2米、深1.5米,长2000多米的全新主干渠,并由此辐射到4000亩土地。
如今的16村,2009年的人均收入达到4850元。
牢牢占领思想文化阵地
部队与16村开展双拥共建活动后,深深感到:要想确保驻地长治久安和经济繁荣发展,必须坚持用党的创新理论占领基层思想文化阵地,打牢反对民族分裂、维护社会稳定的思想根基。
他们在村里开办了南疆第一所农民文化夜校,抽调38名兼通维吾尔语和汉语的官兵,为村民辅导上课,先后培训900多人次。
同时,他们还把丰富多彩的文化活动放在16村举行。每月一次放电影,每季一次体育比赛,每年一次军民联欢。村里学龄前儿童入学率连续10年达到100%。
团政委张会田深有感触地说:“你给百姓一捧土,百姓还你一座山。多年的双拥共建,让16村的各族群众走上了发展之路,也让我们官兵心灵得到了升华与陶冶,更清楚地认识到做好民族团结工作的重要性。”