有社会学家说:评价一个社会的文明程度,并不在于有多少高楼大厦,而要看它拥有多少志愿者。
陈光标、郭明义、赵广军……他们虽然身份不同,职业有别,却共同拥有一个闪光的名字——中国志愿者。12月4日,国际志愿者日前夕,由中国志愿服务基金会、光明日报、中国文明网、人民网、新华网、光明网和央视网共同举办的全国百名优秀志愿者网上推荐名单揭晓(见3版)。上榜的优秀志愿者虽然只有百人,但站在他们身后的,却是数千万同样优秀的中国志愿者。
正是这些普普通通的中国人,怀着一颗回馈社会的赤子之心,从抗震救灾到北京奥运会,从上海世博会到广州亚运会,几年来几乎参与了所有发生在中国大地上而影响遍及全球的国家大事,在充分展示了新时代中国人精神风采的同时,也让志愿服务的理念植根于大众心中,从而构成当代中国一道靓丽的文明风景线。
一股悄然兴起的文明之风
19世纪初,当最早的志愿活动在西方社会悄然出现时,很少有人能料到,两百年后,它会在古老的中国蓬勃兴起,迅猛发展。
2008年5月12日,一场突如其来的强烈地震瞬间打破了汶川乃至全中国的祥和与安宁。在随后的紧急救援和灾后重建中,据不完全统计,累计有超过491万各地志愿者以各种形式参与其中。中国民众在灾难面前迸发出的巨大力量,令世界所瞩目。
如果说,在灾难面前相扶相助的志愿者体现了中国人民力量的民间性、自发性,那么在大型社会活动中,以“官方化”、“组织化”大规模亮相的志愿者,则凸显了志愿服务的“中国特色”。
北京奥运会创造了奥林匹克史上规模最大的志愿者纪录。10万赛会志愿者、40万城市志愿者和超过100万的社会志愿者,用“中国微笑”和汗水赢得了全世界的尊重。
国庆60周年的百万志愿者,上海世博会的“小白菜”,广州亚运会的“绿羊羊”……一次次的举国盛事,成为中国志愿服务发展的强大动力。规模宏大的中国志愿者行动,不仅体现了中国传统利他文化与社会主义体制集体主义精神的完美融合,也为构建和谐社会、推动时代进步创造出了一种意义深远的社会风尚。
大规模志愿行动之外,每天发生在中国城乡的那些细水长流式的志愿服务行动,同样令人称道。
此次入选全国百名优秀志愿者的复旦大学团委副书记冯艾就是其中的佼佼者。从2000年赴宁夏西吉支教,到作为首届大学生志愿服务西部计划上海服务队队长去云南宁蒗任教,从活跃在国内的各种志愿服务场合,到参加中国青年志愿者海外服务计划远赴埃塞俄比亚的非洲大地……整整十年间,她用一个当代中国青年的胸怀和韧性,持续诠释着志愿服务精神的平凡和崇高。
冯艾参加过的大学生志愿服务西部计划,自2003年实施以来,已招募5万多名大学毕业生,到中西部省份从事教育、卫生、农技、扶贫等11个专项领域的志愿服务。其中有8000多位青年学生选择扎根西部,将他们的爱心永远地留在中国最需要爱的土地上。
近年来,特别是中央文明委《关于深入开展志愿服务活动的意见》下发以来,在中宣部、中央文明办的统筹协调和组织推动下,各地、各个领域坚持以社会主义核心价值体系建设为根本,以讲文明树新风为主题,从经济社会发展需要出发,从人民群众的愿望出发,精心设计开展了丰富多彩的各类活动,成为精神文明创建工作的一大亮点。
2009年,中央文明办等部门开展的“百万空巢老人关爱志愿服务行动”,以“老吾老以及人之老”为主题,以社区为依托,组织社区居民特别是低龄老年志愿者结对帮扶高龄空巢老人,推动建立与政府服务和市场服务相衔接的志愿服务体系。一年来,全国50个城市举办了启动仪式,1200多个社区开展了形式多样的志愿活动,有力促进了文明健康社会环境和融洽和谐人际关系的形成与发展。
与改革开放的进程同步,中国的志愿服务从理念到模式,不断发生着令人耳目一新的变化。“志愿者”不再仅仅是一种称呼,而日渐成为公民的一种精神内涵和生活方式。
志愿服务的又一种“中国经验”
志愿者一词虽是舶来品,但在神州大地上能够蔚然成风,其中蕴含着深刻的背景。
志愿服务在我国有着悠久的道德文化传统支持。中国伦理学学会会长、清华大学哲学系主任万俊人教授指出,作为“东方道德文明古国”,以儒家伦理为主导的中国古代道德文化一直都有仁爱友善、团结互助的优秀传统。
当代中国最早的志愿服务莫过于“学雷锋”。到了上世纪九十年代,我国开始采用国际社会对公益活动的通行表述——“志愿服务”。中国志愿活动的兴起缘自政府自上而下的倡导和推动,并伴随城市社区建设和青年志愿者活动发展起来。
大型社会活动的带动作用也不容忽视。中国青年政治学院副院长李家华教授认为,随着经济的腾飞,中国获得了更多承办大型国际活动的机会,这也为我国志愿服务的发展提供了契机和平台。“从以学雷锋做好事为载体,体现毫不利己、专门利人;到以开展精神文明建设活动为载体,体现奉献友爱、互助进步;再到以和谐社会建设为载体,体现以人为本,中国志愿服务事业价值提升,内涵渐变。”
专家们认为,加强对志愿服务活动的组织领导,是我国志愿服务持续健康发展的重要原因。中央文明委《关于深入开展志愿服务活动的意见》提出,要在中央文明委领导下,建立由中央文明办牵头、各有关部门共同参加的志愿服务活动领导体制。各地也建立了相应的领导体制,从而把各方面力量有效整合起来,形成了整体推进志愿服务活动的强大合力。
上海世博会志愿服务的圆满成功,充分佐证了这一整合机制的合理性和有效性。上海市文明办巡视员陈振民向本报记者介绍说,上海志愿者活动经过多年的探索和实践,形成了在市区两级文明委领导下,由文明办组织协调,以市区两级志愿者协会为管理机构,统筹各方面志愿者力量,面向社会开展活动的组织架构,有效保证了志愿服务各项任务落到实处。
在万俊人教授看来,当前中国志愿服务的发展处在一种尚未充分发育,亟待促进、提升和推广的关键时期。“值得庆幸的是,最近十多年来,得益于一系列重大的社会事件,在党和政府的广泛动员和积极引导下,一种具有中国社会主义特色的现代志愿服务事业已然兴起,并得到快速健康的发展。”他认为,这是值得认真总结的又一种“中国经验”。
为精神文明注入强大生机与活力
北京市民公共文明指数调查显示,2005年至2009年,北京的文明指数提升了17.7个百分点,等车拥挤现象发生率由38%降为1.05%。这一文明风尚的形成,很大程度上源于设立在两千多个公交地铁站台的5000多公共文明引导员。首都精神文明办主任陈冬告诉记者,这一主要由志愿者主导的公共文明引导行动,推动了北京精神文明建设的创新发展,开辟了与城市管理服务相结合,提高市民素质和城市文明程度的新模式。
实践证明,志愿服务活动是精神文明创建工作新的生长点。根据中央文明委精神,各地各部门在精神文明创建工作中,充分发挥志愿服务活动的特点和优势,把普通群众吸引到创建活动中来,形成了“奉献他人,提升自己”的浓厚社会氛围,有力促进了公民文明素质和社会文明程度的提高。
随着北京奥运会、上海世博会、广州亚运会的圆满落幕,如何持续激发人们的参与热情,推动志愿服务活动经常化、社会化,促进志愿服务事业持续健康发展,成为一项紧迫课题。
建立健全志愿服务的运行机制,加快全国志愿服务立法进程,这是记者在采访中听到最多的呼声。
北京志愿者协会顾问、中国农业大学副教授张晓红以韩国为例介绍说,1988年汉城奥运会招募了27000余名志愿者。奥运会结束后,韩国政府因势利导,以立法形式规定了青少年志愿服务的时间要求,成功地将志愿服务引导到日常生活中。
事实上,我国志愿服务立法工作也日益受到各地的重视。自1999年广东颁布首个志愿服务专门法规,到今年9月在河北唐山正式生效的《唐山市志愿服务条例》,据不完全统计,我国至少有17个省区市和若干城市相继出台了志愿服务的地方性法规。
“实践证明,志愿服务立法不仅有利于规范志愿服务活动,提高志愿服务质量,更有利于维护志愿者和志愿服务对象的合法权益,促进志愿服务组织的有效管理,把志愿服务活动纳入法治轨道。”中国人民大学法学院教授莫于川评价说。
今年4月,莫于川教授带领课题组在四川地震灾区进行问卷调查后发现,提高志愿服务的规范化、专业化和社会化水平,同样是今后中国志愿服务发展需要关注的重大问题。填写问卷时,不少受调查者认为志愿服务存在诸如志愿者准备不够、专业性不强、缺乏沟通与协调等情况。
有人比喻说,每一个志愿者所做的奉献,就像投入湖面的石子,会在社会上激起层层涟漪,并不断扩散,最终形成一种推动社会向上、向善的强大动力。
中国志愿服务蔚成风气的事实,让我们有理由期待,日益庞大的志愿者队伍和逐步完善的志愿服务体系,必将为中国的精神文明建设注入越来越强大的生机与活力!