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10年10月26日,教育部印发教发涵[2010]189号文件,批准临沂师范学院正式更名为临沂大学。至此,临沂大学从开办本科教育,刚刚走过了十年历程。就是这样一所年轻的地方院校,在十年发展中创造了中国高等教育一个个“神话”般的传奇:在校生数10年增长了10倍,仪器设备总值10年增长20倍,校园占地面积10年增长20倍,固定资产10年增长了40倍,博士、教授10年增长40倍……美国“福特基金会”资助的中国大学发展研究课题组把临沂大学作为“中国创新型高校”进行专题研究。临沂大学十年发展有什么成功的经验?她的创新在哪里?
校地互动 构建中国高校新校区建设之健康模式
校地互动发展是大家都知道的道理,算不上什么新鲜事,但是能够真正诠释“校地互动”内涵的,在中国,当属临沂大学。临沂大学把“为沂蒙服务”作为学校的办学宗旨,身体力行服务当地社会发展,把办学宗旨落实在办学行为之中,赢得了临沂市委、市政府和社会各界的广泛认可。
由于长期的历史原因,临沂市经济发展相对落后,高等教育基础薄弱,突出表现在高层次人才的巨大缺口上。针对外边的人才不愿来,考出去的学生不回来的现实,临沂大学在2000年就将“为沂蒙服务”作为办学宗旨,把培养区域应用型人才作为办学的基本定位,根据区域人才需求和国家高等教育大众化的历史机遇,不断扩大专业覆盖范围和招生规模。
学校针对是一所坐落于老区的唯一本科院校的实际,在稳定师范教育规模的基础上,致力于扩大区域应用专业的建设,在现设置的64个本科专业中,有47个非师范类的农、商、法等应用型专业是应临沂市委、市政府以及临沂社会各界强烈要求而设置的。每年,临沂大学都会召开人才培养与专业建设论证会,广邀社会各界人士探讨专业建设与人才培养模式。如今,临沂大学的专业结构基本满足了区域经济社会发展对人才的结构性需求。同时,学校将每年的招生数量从1000人扩大到10000人,其中50%的计划面向临沂生源。据当地人事与教育部门统计,近10年来,临沂大学为临沂老区培养了近4万名大学本、专科毕业生,极大地提升了临沂市的人力资源素质和水平。
学校还积极利用自身人力资源优势,主动服务临沂经济建设。学校要求副高以上职称人员都要积极开展对区域社会的科技文化服务,人人都要承担项目,学校主动与临沂九县、三区政府签署了科技服务协议书,推出了“教授博士下沂蒙”活动。截至目前,共有300余项面向区域经济领域的研究课题获得了国家、省部级和市厅级立项,一千多个横向课题遍布临沂各个行业,学校与地方先后完成合作研究开发项目400余个,为200余家合作单位创经济效益近10亿元。每到周末与节假日,教授、博士“下乡”成为临沂市的一道特殊的风景线,学校的老师被地方老百姓和企业主们亲切地称为“财神爷”。
沂蒙历史文化研究是临沂大学的优势,如何让这种优势成为引领区域社会发展的动力成为学校服务地方的现实问题。2003年,学校向市委市政府提出举办“王羲之书圣文化节”,构筑临沂文化产业链的建议,得到了市委市政府的高度重视。目前,“中国临沂书圣文化节”已连续举办八届,签署招商引资项目金额1000多亿元。次年,学校建言政府打造诸葛亮文化品牌的意见也被政府采纳,“临沂诸葛亮文化旅游节”有效地促进了旅游文化事业的发展。由学校策划的“沂蒙红色旅游圈”如今也成为临沂市旅游产业新亮点。
临沂大学“服务沂蒙”,让临沂市尝到了“甜头”,更让市委、市政府认识到建设发展大学的必要性。2001年,临沂市人民政府作出决定:以临沂师范学院为基础,优化教育资源,建设综合性临沂大学。并确定了“政府主持,学校管理,优化资源,市场运作”的发展思路和建设模式,启动了容纳5万人办学规模的新校区建设。在新校区建设过程中,临沂市政府充分发挥经营城市的先进理念,优化整合土地、资金、教育、政策等公共资源的优势,借助推进城市新区建设、旧城与旧村改造,为新校区筹措了土地和资金;学校争取到省政府试点,靠多体制办学推进教学设备等软件条件建设。政府社会建大学从“有用”定位,学校管理大学从“服务”着眼,发挥建设者与管理者两个积极性,使新校区软硬件建设得到同步推进和新校区综合使用功能的整体发挥。其中新校区建设的图书馆、科技实验中心、艺术中心、体育场馆和博物馆等项目,市政府列入城市建设规划,由政府投资建设,项目建成后实行“学校管理、社会共享”,既是学校的办学资源,又是城市公共文化设施。截至目前,新校区建设已投资27亿元,已建成并投入使用教学设施110余万平方米。
多体制办学 创造地方院校优化资源之成功案例
“高等教育大众化让高校尤其是地方院校面临着前所未有的挑战,现实要求地方院校必须‘自力更生’,如果不能自力更生,高校就无法持续发展。”临沂大学校长韩延明如是说。
高等教育大众化让众多高校尤其是地方高校面临着办学经费的瓶颈。在财政拨款有限的情况下,要解决规模膨胀所带来的生均教育成本降低的问题,并非一件容易的事情。而临沂大学在校生规模由2000年的3000多人发展到现在的34000多人,生均教育成本并没有降低,反而逐年提高,并且达到了全国重点高校水平,其中主要的原因在于用“创新”的理念实施多种体制办学,积极整合了社会各种资源,开展了企业、民办、外资、社会捐资等多渠道筹措、多体制办学的全新模式,拓宽了办学资源、资金筹集渠道。
一是与政府合作优化国有教育资源。2001年,学校合并了位于临沂城区繁华地段的临沂工业学校和临沂农业学校,把两所学校的师资送出去培训进修提高学历,使之成为本科合格师资,又新上了理工、农业、经济等非师范专业。随着新校区建设的推进,原有两个校区通过置换,获得了建设资金6亿多元。同时,学校运用富余资源与政府合办了学校的二级学院——临沂职业技术学院,不仅拓宽了办学层次,而且扩大了经费渠道。
二是与民办学校合作吸纳社会资源。山东沂蒙学院是由临沂一家电脑公司投资建设的民办高等学校。2002年,该校以挂靠的形式“合进”临沂大学,临沂大学投入师资、课程,沂蒙学院投入资金资源,共同建设了“国管民营”,4000人规模的双月湖校区。这样既扩大了办学规模,又拥有了民办资源的使用权,还扩展了办学经费筹措渠道。
三是中外合作引入国际资源。从2003年与美国纽海文大学合作开始,临沂大学现已与20多个国家40多所高校进行学生合作培养,从“2+2”、“3+1”本科层次到“3+2”、“4+1”研究生层次,既扩大了学生就业渠道,又达到了利用国外资源培养学生的目的,同时又多了一条筹措经费渠道。
四是与社会合作引入办学资源。与临沂市质量技术监督局合作,该局无偿将2000多万元的仪器设备提供给学校使用,学校利用充足的学生资源与教师资源为质监局做检测与科研服务,实现了双赢;与拓扑网络公司合作,该公司提供2400万元建设实验室、电脑工作室等,供学校使用;与临沂新天力机械有限公司合作,该公司无偿提供近2000万元的机械设备供学生实验、实践与实习使用。
五是弘扬沂蒙精神动员社会捐助,每年社会各界向学校捐资助学达2000余万元,其中临沂一家小民营企业云广锅炉厂已累计无偿向学校捐款600万元,并承诺在3年内捐款累计达到1000万元。近几年来,社会各界无偿为学校建设学生实习实践基地、校园修读点、校园道路、文化设施、绿化美化景点、校园草坪等累计投入资金近5亿元。
六是政府主持,行业分担责任,实行“谁投资,谁受益”的原则,教职工住宅区、大学生公寓、大学生活动中心等都是通过市场运作模式进行科学运行的。另外,新校区道路、绿化、供电设施、供水管道等,分别按照城区建设模式与资金运作渠道进行建设,不需要学校投入资金,仅此几项就为学校节省建设资金近2亿元。
体制改革 开创全国高校“去行政化”之先河
当讨论多年的高校“去行政化”在公开征求意见的《国家中长期教育改革和发展规划纲要(2010-2020)》中第一次有了明确表述时,当高校“去行政化”成为2010年全国“两会”期间代表、委员热议的焦点时,一项“去行政化”的改革却已悄然在临沂大学推行了近一年时间。2009年7月,临沂大学全面推行“项目主管制”改革,实施“契约化”管理,取消了以前的处长、副处长、科长、副科长等职务,取而代之的是项目主管、助理、干事等,行政级别在临沂大学已经成为档案中的历史。
根据今后三年事业发展,学校规划了 175个重点工作项目,选聘了175名“主管”,“主管”要和学校签订3年任期的责任合同书。“主管”都是学校赋予明确指标性任务的“顶层管理”岗位,是学校重点工作项目的“第一责任人”,是高级职员,在权责上是平等的。“主管制”改革有着严格的“契约”性,譬如二级学院院长是该学院师资与学术主管,他与学校签订的责任合同书上,详细规定了其岗位责任、主要工作、责任指标及发展思路和措施等内容,而责任指标则细化到了建设几个重点实验室,科研到位经费是多少等等,并明确岗位责任与劳动薪酬直接挂钩。如理学院师资与学术主管的合同书上内容有:2010-2011年建立省级行业重点实验室1个,学术休假教师每学年7人,2010-2011年科研到位经费156万元等具体数字。
然而,实施“去行政化”改革,推行“项目主管制”,临沂大学并非朝夕之功,而是历经了长期的探索与实践逐步推行开来的。从2000年到2009年,学校共进行了四次管理体制改革与创新,力争将管理成本降到最低,管理效益发挥到最大,以应对高等教育大众化“扩招”后办学资源不足的严峻形势。
2000年,临沂大学首次在全国高校中推行全员竞聘上岗,首次进行了机构精简和领导职数压缩,将原有的120个机构合并为53个,领导职数由419人缩减到209人,迈出了管理体制改革的重要一步。2003年,临沂大学在首次全员竞聘的基础上,对管理、教学、教辅机构和后勤实体进行了重新构建,按照“明确职能、精简机构、科学定编、分类管理、全员聘任、竞争上岗”的原则,在内部管理体制创新方面又进行了大胆的尝试和探索,彻底实行了专业技术人员低职高聘,高职低聘,专任教师实行由职务管理到职务和职级管理,身份和岗位相统一的管理模式。此举实现了三个转变:一是实现了由人岗不分到因事设岗的转变,二是实现了由终身制到聘任制的转变,三是实现了由“铁饭碗”到“岗薪挂钩”的转变。2006年,临沂大学再次重拳出击,实施“扁平化”改革,将管理层级由7层压缩到4层,岗位设为“A、B、C、D”四个岗位等级,首次弱化了管理服务岗位人员“官本位”思想,淡化了管理人员的“身份”。
如今的“项目主管制”改革,正是在学校前三次管理体制改革的基础上进行的。通过推行项目主管制,实现了高校“去行政化”,在学校内部淡化了“官”念,使管理运行更加呈现程序性和简约性,岗位职责更加注重具体性和项目性,监督考核更加体现科学性和可操作性。“主管制”改革的实施,为临沂大学的发展注入了新的动力和活力。
课程重构 破解大学毕业生就业难之困惑
大学毕业生就业难是目前高等教育面临的重大课题,而临沂大学“从出口往回找”重构大学课程体系,有效促进了大学生就业。临沂大学认为,大学生就业难不是因为毕业生“供大于求”,而是因为培养的毕业生没有很好地对接社会需要,是“计划经济模式”下的招生、专业及其课程设置与已经完全“市场化”的学生就业体制相脱离,造成了“招生”与“就业”的两张皮现象,从而导致了学生就业难。为此,学校决心下大力气实施课程重构。
新的课程体系如何建设?临沂大学确定了从学生“就业出口”向回找的原则,以强化学生的综合知识和职业能力为出发点,变长期以来我国高等教育“高中后”教育提高模式为适应新形势的“就业前”教育培训模式,构建“五门骨干课程”为核心的课程体系。
“五门骨干课程”是指,一年级集中主要精力,“突破性”掌握外语、网络信息两门“工具”课程,达到能与外教流畅交流,能阅读外文原版教材,能熟练使用网络登陆外文资源网查阅相关学习信息的水平。二、三年级集中课时,高质量完成基础综合与专业方向两门“素质”课程。其中基础综合素质课程是以思想政治教育课程为核心的现代大学生素质、国际视野与市场经济课程;专业方向课程以专业方向、职业能力教育训练为主体,根据市场需求确定课程内容,实现专业课程设置与学生“就业出口”接轨。四年级主要安排以职业生涯设计为主题的毕业设计课程,对学生集中进行就业、职业等“出口”能力培养,改变现行毕业论文(设计)脱离职业就业现实的传统模式。
临沂大学实施课程创新有两个鲜明的“亮点”:一是引进先进的“国际课程”,二是强化建设适应区域社会需求的应用性“地方课程”。“国际课程”又被称之为“植入课程”,即这些课程完全引进国外大学知名课程,不但教材全是外文原版,授课语言、授课方式甚至师资也都来自国外大学。“地方课程”是依据市场需求而开发的新课程,其显著特点是完全以地方需求为导向,实现与市场“无缝”接轨。该课程的师资除校内专任教师外,还有很大一部分来自社会各界。如市金融工作领导小组组长承担了《鲁南经济发展》课程,某重工企业总工程师承担了《精密测量学》课程等。“植入课程”与“地方课程”的创建,为学生就业后立足地方,服务区域社会发展打下了坚实的基础。
为了让毕业生更加适应市场需求,学校按照先调研“就业出口”,后确定专业方向的原则调整专业方向。学校每年组织一次对毕业生就业出口去向的调研,每年都邀请社会各界召开市场需求调研会议,根据市场对人才的需求,每个专业拓展3个左右专业方向,从而使培养的毕业生更具有市场需求针对性。如针对山东省体育教师趋于饱和的现状,根据体育专业毕业生就业出口流向调研结果,学校适时开设了体育社会服务、体育舞蹈、体育产业开发等专业方向,保证了人才培养与市场需求的一致性;历史学专业毕业生曾经是就业“老大难”,学校通过调研,针对山东建设文化强省的实际,将历史学专业细分为文化产业管理、历史文化旅游、历史资源发掘、中学历史教育等多个专业方向,一下使曾经的就业“冷门”变成了如今的“香饽饽”,前来招聘毕业生的用人单位络绎不绝。
临沂大学的课程创新也是开中国高校“大学课改”先河之举,为中国高等教育课程改革提供了借鉴的模板。为有效推进课程创新,培养出高素质、高质量的毕业生,临沂大学更是汇集了学校所有的人、财、物力于其中。学校第一次党代会决议:每年用于学生直接学习资源建设的经费不低于学校财政总收入的1/3,根据这项决议,学校每年投入5000万元用于购置教学仪器设备,投入1000万元用于购置图书资料,投入1000万元用于优秀师资引进,投入1000万元用于引进国内外先进课程,投入2000万用于激励、资助学生学习。 (文锋 四维)