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English
  • 时政
  • 国际
  • 时评
  • 理论
  • 文化
  • 科技
  • 教育
  • 经济
  • 生活
  • 法治
  • 军事
  • 卫生
  • 健康
  • 女人
  • 文娱
  • 电视
  • 图片
  • 科普
  • 光明报系
  • 更多>>
  • 报 纸
    杂 志
    光明日报 2010年11月30日 星期二

    保护文化多样性

    本报记者 张玉玲 《 光明日报 》( 2010年11月30日   02 版)

        第五届北京国际文化创意产业博览会的重头节目——中国国际文化产业论坛吸引了来自全球50多位学者参会。中外与会者认为,文化在不同的时代和不同的地方具有各种不同的表现形式,这种多样性的具体表现是构成人类的各群体和各社会的特性所具有的独特性和多样化。一方面全球文化创意产业的发展促进了文化多样性的保护和利用,是交流、革新和创作的源泉;但另一方面,全球化要求的同质化、一体化,与文化多样化相悖,同时,一些扭曲的市场,也是对文化多样性的破坏。与会者倡议,在中国发起“世界文化多样性论坛”。

        ●从生物多样性到文化多样性

        米雷耶·盖格纳(国际文化多样性联盟代表)

        现在国际社会对生物多样性的保护越来越重视,但是对文化多样性的保护还没有引起足够的重视。自2005年教科文组织第三十三届大会通过《保护和促进文化表现形式多样性公约》以来,保护和促进文化多样性事业在全球范围内推动碰到了许多困难和问题。其实,文化多样性对人类来说,就像生物多样性对维持生物平衡那样必不可少。从这个意义上讲,文化多样性是人类的共同遗产,应当从当代人和子孙后代的利益考虑予以承认和肯定。

        中国是历史最悠久、地域性文化生态样式最丰富的国家,如今也是全球经济增长最快的发展中国家。新世纪以来,中国政府高度关注文化发展,广泛开展文化资源普查,成为世界上建立文化遗产的国家保护制度,推进文化生态保护力度最大的国家之一。因此,中国既可以在保护和发展文化多样性方面起到一定示范作用,也可以为“保护和促进文化多样性”承担更多国际义务。

        ●保护文化多样性的基本态度

        杜维明(哈佛大学及北京大学教授)

        保护文化多样性需要的是相互的尊重、包容与学习。所谓尊重,不管是强势的文化还是弱势的文化,都需要相互尊重,只有尊重,才能够有效地承认彼此存在的价值;包容,我们这个地球上,各种文化是异彩纷呈的,它需要相互容纳、相互包容;学习,无论是哪一种文化,都需要向其他文化学习优秀的东西,只有这样,才能使全人类的文明得到共同发展,也才能使自己的文化得到有效的保护和发展。文化多样性保护的关键是文化内涵的多样性、文化形式的多样性、文化传承与传播的多样性,这就构成了完整体系的多样性保护。

        ●文化产业的“双刃剑”

        查尔斯·瓦勒朗(国际文化多样性协会联合会代表)

        全球范围内文化创意产业的崛起,说明了国际经济进入了一个重大的转型期,传统的、以工业化为轴心的发展模式,正在转向以现代服务业,或者说“创意经济”为轴心的发展模式。但市场的发展使我们面临文化的冲突,处于一个非常危险的境地,因为我们现在只有一个主导的框架,那就是市场,什么好、什么好看,都是由市场来决定,但实际上真善美的抉择还有很多其他标准,我们必须要用想象和创造能力,用普通公民的这种能力。

        无论是什么样的人,他们都可以带来一些我们头脑无法去认知这个世界的新的东西,他们的这种想象能力、创造能力,都是需要我们进一步去保护的。在此之后,是如何运用技术去充分表达这些创造的成果,最后,才是搞经济的人如何把这些东西变为文化产品和服务。所以我们要把这个次序理顺,要看谁握有文化发展能力,谁在去做这些文化的传播,因为重视他们才能够真正去进行文化保护。

        ●“世界文化多样性论坛”将落户北京

        张晓明(中国社会科学院文化研究中心副主任)

        发展文化产业,保护和促进文化多样性已经成为国际社会的主流认识,相关的政策创新也在广泛进行。发起一个具有广泛吸引力的、定期定点召开的、像“达沃斯经济论坛”那样的全球性的文化多样性论坛会议,在全球范围内协调保护和促进文化多样性的种种努力,是极为必要的。论坛应该为保护和推进文化多样性的进程做出具体贡献;论坛不仅应该成为一个思想观点交流的平台,还应该是一个推进国际合作的平台,甚至是一个孵化国际合作的产业化项目的平台。论坛将采取“定时、定址”举办的形式,希望能够在北京设立“世界文化多样性论坛”永久会址,借鉴国际经验,出台优惠政策,吸引和支持论坛机构入驻,并以此为开端,吸引大量联合国相关机构和其他国际组织总部入驻。

    光明日报
    中华读书报
    文摘报
    出版社
    考试
    博览群书
    书摘

    光明日报社概况 | 关于光明网 | 报网动态 | 联系我们 | 法律声明 | 光明网邮箱 | 网站地图

    光明日报版权所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