本报讯 时至岁末,小雪节气,河南省舞钢市八台镇时庄村的文化生活格外“火热”:村民们或在农家书屋看书、查资料,或在文化广场跳舞,或在棋牌室对弈,这些城里人的娱乐项目,如今“零距离”出现在庄稼汉的日常生活中,带来当地村民“幸福指数”的不断攀升。
“在去年全市元宵节秧歌大赛中,我们村的秧歌队还拿了一等奖。”谈起舞钢市近年来农村文化基层建设带来的变化,该村党支部书记刘金岭深有感触:“过去村民白天扛锄头,晚上‘斗地主’,要么就是几个人聚在一起喝闲酒。现在村里有了文化大院,大家一有空就往这儿跑,谁都想当个‘文化人’。”
像时庄村一样,河南舞钢这座以钢铁闻名的年轻城市,如今常年弥漫着浓郁的“文化味”:春节,举办戏迷擂台赛、锣鼓秧歌大赛等为主要内容的文化活动;夏季,组织端午节龙舟赛、广场文化艺术节、校园文化节为内容的文艺活动;秋天,打造以大型文艺演出、书画、摄影展览等为主要内容的文化艺术节,确保月月有活动、节日掀高潮、常年不断线。
在舞钢,全市图书馆、文化馆、影剧院、戏校等文化机构人员配备齐全,通过骨干带动文体积极分子,在全市范围内对冶铁文化、名人文化、古柏国文化遗产进行了开发和挖掘,从省、市聘请专业人才担任文化辅导员,对基层豫剧团、乡镇文化干事、农村文艺能人进行辅导,推动基层文化大繁荣。
在市财政每年90多万元的财政补贴下,豫剧团成立30多年来长盛不衰,每年都保证为全市每个行政村演出一场大戏。今年以来,该市已组织“文化下乡”演出26场次,“一村一年一场戏曲”活动已为群众免费演出100多场次,并送去免费电影2000多场次。舞钢市委书记高永华说:“文化惠民的主体要素是‘文化’,关键环节是‘惠’,基础和目标是‘民’。不仅要让老百姓成为文化活动的观众,也要让他们成为文化活动的主角,享受参与的快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