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English
  • 时政
  • 国际
  • 时评
  • 理论
  • 文化
  • 科技
  • 教育
  • 经济
  • 生活
  • 法治
  • 军事
  • 卫生
  • 养生
  • 女人
  • 文娱
  • 电视
  • 图片
  • 游戏
  • 光明报系
  • 更多>>
  • 报 纸
    杂 志
    光明日报 2010年11月27日 星期六

    读古典诗文 悟政治智慧

    ——《温文尔雅》——温家宝总理引用诗文赏析

    《 光明日报 》( 2010年11月27日   06 版)

        新制绫袄成感而有咏

        白居易

        水波文袄造新成,绫软绵匀温复轻。

        晨兴好拥向阳坐,晚出宜披蹋雪行。

        鹤氅毳疏无实事,木棉花冷得虚名。

        宴安往往欢侵夜,卧稳昏昏睡到明。

        百姓多寒无可救,一身独暖亦何情。

        心中为念农桑苦,耳里如闻饥冻声。

        争得大裘长万丈,与君都盖洛阳城。

        2003年9月10日下午,在中秋佳节到来之际,温家宝总理在与国务院参事室和中央文史研究馆的五十多位参事、馆员进行座谈时说:“当领导的要心里想着群众,倾听群众呼声,了解真实情况,“心中为念农桑苦,耳里如闻饥冻声”。

        温总理引用的这两句诗表达的是“为民着想”的思想。早在《孟子·滕文公下》就有“救民于水火之中,取其残而已矣”的说法,古代圣贤更是把“为民立命”作为生存哲学,这种“民本”思想一直延续到今天。温总理曾在多种场合强调当领导的一定要“想民之所想,解民之所难”,提倡为民排忧解难是领导人义不容辞的职责与使命。其知民之难而夜不能寐,心系天下黎民苍生的情怀可见一斑。

        白居易的这首《新制绫袄成感而有咏》作于唐文宗大和五年(831年),其时,朝政腐败,藩镇割据,牛李党争,宦官专权,赏罚失度。《旧唐书·白居易传》载:“大和已后,李宗闵、李德裕朋党事起,是非排陷,朝升暮黜,天子亦无如之何。”白居易没有与当时的宦官集团同流合污,也没有介入当时的牛李党争。诗人多次呼吁,以求“箴时之病,补政之缺”,然而他的意见却是无人采纳,反而遭人排挤,只得“致身散地,冀于远害”。白居易另有《六十拜河南尹》一诗。诗中云:“六十河南尹,前途足可知。老应无处避,病不与人期。”可见诗人虽然老病缠身,流徙江湖,仍然不忘民众苦难。古人云:“一粥一饭,当思来处不易;半丝半缕,恒念物力维艰。”诗人因新缝制的绫袄而想到农民劳作的艰辛,耳际仿佛听到了在饥寒交迫中挣扎的民众的呼号。民间的疾苦,让诗人食不甘味,夜不成寐。诗人虽然官卑职微,年又老迈,无回天之力,却仍有忧民之心。“百姓多寒无可救,一身独暖亦何情。心中为念农桑苦,耳里如闻饥冻声。争得大裘长万丈,与君都盖洛阳城。”这种推己及人、不愿一身独暖惟愿天下皆暖的悲悯情怀,与杜甫在《茅屋为秋风所破歌》中所吟“安得广厦千万间,大庇天下寒士俱欢颜,风雨不动安如山”是一脉相承的。正如清代沈德潜在《唐诗别裁集》中所说:“乐天忠君爱国,遇事托讽,与少陵相同。”将白居易与杜甫并论,确为定评。

        在此之前,即唐宪宗元和九年(814年),白居易四十三岁时,他因新做了一件布裘,写下了《新制布裘》一诗,诗云:“丈夫贵兼济,岂独善一身?安得万里裘,盖裹周四垠。稳暖皆如我,天下无寒人!”这首诗在布局和立意上,与《新制绫袄成感而有咏》是一致的。“心中为念农桑苦,耳里如闻饥冻声”,以其平易质朴的语言与深邃的忧民之思,打动了无数读者。清代诗人郑板桥曾道:“衙斋卧听萧萧竹,疑是民间疾苦声。”这与白居易这句诗在精神意脉上是相通的,从中可见中国古代士人们“先天下之忧而忧,后天下之乐而乐”的济世情怀,这是中华民族最可宝贵的精神财富。温总理曾多次引用白居易的诗句,从中可见总理的亲民作风。温家宝总理曾说:“关注民生、重视民生、保障民生、改善民生,是我们党全心全意为人民服务宗旨的要求,是人民政府的基本职责。”

        (本文选自由汪龙麟、何长江主编、中国画报出版社出版的《温文尔雅》一书的第一部分《诗》。题目为编者所加)

    光明日报
    光明日报(1985.01 - 2009.12)
    中华读书报
    中华读书报(1998.01 - 2010.08)
    文摘报
    文摘报(1998.01 - 2010.08)
    出版社
    考试
    博览群书
    博览群书(1998.01-2009.08)
    书摘
    书摘(1998.01-2009.08)

    光明日报社概况 | 关于光明网 | 报网动态 | 联系我们 | 法律声明 | 光明网邮箱 | 网站地图

    光明日报版权所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