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English
  • 时政
  • 国际
  • 时评
  • 理论
  • 文化
  • 科技
  • 教育
  • 经济
  • 生活
  • 法治
  • 军事
  • 卫生
  • 健康
  • 女人
  • 文娱
  • 电视
  • 图片
  • 科普
  • 光明报系
  • 更多>>
  • 报 纸
    杂 志
    光明日报 2010年11月24日 星期三

    “北部湾速度”:让世界瞩目

    作者: 《光明日报》( 2010年11月24日 03版)
    广西防城港集装箱码头新华社记者 黄孝邦摄

        第七届中国—东盟博览会刚刚落下帷幕,中国—东盟自由贸易区又将迎来“周岁”。此间举行的广西壮族自治区党委全会明确提出,“十二五”期间,将充分发挥北部湾经济区引领带动作用,建设国际区域经济合作区。

        在中国与东盟深化合作的大背景下已然风生水起的北部湾,如今是一种什么样的景象?记者近日来到这里采访。

        二十万吨码头伸出巨臂,拥抱浩瀚的海洋;高耸入云的炼油塔昂首挺胸,向世界放歌;大型集装箱货车排成长龙,涌向交易红火的边贸点;产业园区绿草茵茵,标准化厂房鳞次栉比;建筑工地上,挖掘机挥舞大臂,推土机来回奔忙……广西北部湾经济区的建设热潮,一浪高过一浪。希望、活力与激情,创造出中国区域发展的新速度;沿海发展的“新一极”,正昂首阔步向我们走来。

        从“风生水起”到“千帆竞发”

        在钦州港海岸,笔直宽阔的滨海公路,从内陆向海上延伸。路的尽头,中国西部地区唯一沿海保税港区——广西钦州保税港区巍然耸立,成为北部湾区域对外开放的一颗闪亮明珠。

        但谁曾想到,一年前这里还是茫茫大海。凭着“精卫填海”的顽强努力,钦州保税港区从获批建设至验收,仅用了500多天。建设者们以一天填海造地40亩,7天盖起一层楼的速度,写就了“海市蜃楼”的真实传奇。

        傍晚时分,一辆辆集装箱大货车快速通过卡口,进入南宁保税物流中心。去年5月,这里还是一片荒坡野岭,但也就在这里,保税物流体系的建设创造了三个“最”:时间最短,从获批到验收仅用208天;速度最快,平均2.6天建起一层楼,超越当年的“深圳速度”;建成后,将成为我国西南地区最大的“无水港”。

        记者站在崇左凭祥友谊关远眺,但见占地420亩的凭祥综合保税区“横空出世”,昔日的山坡和沟壑,早已不见踪迹。一条490米长的隧道,将友谊关口岸作业区和卡凤物流加工区连接起来,两座跨国铁路桥也已架通。

        正当全球金融危机暗流激涌之时,中国电子北海产业园却实现了当年动工、当年竣工、当年招商、当年投产、当年开园。日本三洋、台湾光宝集团、香港德昌电机、景光电子等一艘艘“电子产业航母”纷纷驶进北海。

        ……

        这一项项不断刷新的纪录,创造出让世界瞩目的“北部湾速度”。

        “由于地处中国和东盟这两大经济体的结合部,广西北部湾经济区的快速发展,也加快了多区域经济合作的步伐,中国的内地省份可以通过这里走向东南亚,东南亚国家也可以通过这个‘门户’进入中国。”自治区发改委经济研究所所长蒋升涌说。

        正是基于这样一种认识,广西举全区之力,力推“一枢纽两大港三通道四辐射”的国际通道体系建设。

        以南宁国际综合交通枢纽为中心,以海港、空港为龙头,以泛北部湾海上、南宁—新加坡陆路和南宁通往东盟国家航空通道为主轴,以广西通往广东、湖南、贵州和云南方向运输通道为主线的大通道,促进了“经济血液”的快速流通,让大西南和中国—东盟经济区域合作生机勃勃,活力无限。

        在南宁,西南地区最大的冷链物流基地为各类商品“保驾护航”。泰国龙眼干可直接运至此地,而不必绕弯经过广东;香蕉和板栗等农副特产,也可通过制冷达到休眠温度,存储周期变长,从而更好地打入高端市场。

        在钦州,广西石化1000万吨/年炼油工程已于今年9月8日正式投产,一吨吨汽油、柴油源源不断从这里运往云南、贵州、四川等地。今年10月,当北方多省份出现“柴油荒”时,西南各省份油品供应和价格保持稳定。

        随着南宁至昆明、贵阳、广州的铁路和高速公路的逐渐打通,西南、中南的货物出口不再舍近求远,金属矿石、煤炭、石油等大宗散货,源源不断地从北部湾港出海。

        机遇+创新+合作=“北部湾速度”

        “北部湾速度”的背后,是广西北部湾人强烈的机遇意识、创新意识、合作共赢意识。

        驭势而上,是北部湾人的智慧。1992年,中央做出建设西南出海大通道的重要决策,坚定了钦州人建设钦州港的宏愿。当时钦州自身经济实力弱,要建大港,似乎是异想天开。但是,敢为人先的钦州人筚路蓝缕,全城人民捐资出力,结束了钦州“有海无港”的历史,也凸显了北部湾人珍惜机遇、奋发有为的精神基因。

        2008年1月16日,国务院批准实施《广西北部湾经济区发展规划》,广西北部湾经济区开放开发上升为国家战略;2010年1月,中国—东盟自由贸易区正式建成……一次次重大历史机遇,让广西北部湾经济区裹挟着时代的洪流,滚滚向前。

        钦州抓住跨入临海大工业时代的机遇,积极打造集装箱干线港;中国电子北海产业园誓言要做西部最大的显示器生产基地,中国前三名显示器生产商已向其伸出“橄榄枝”;精明能干的玉林人搭上北部湾的“快班车”,精心规划龙潭产业园,全力打造再生资源、海峡两岸农业合作等特色产业;南宁五象新区已见雏形,建成后将成为中国—东盟自贸区的区域性贸易中心、泛北部湾总部基地……

        勇于创新,是北部湾人的品格。现正顺势而上的北部湾人,频频迈出敢为天下先的创新步伐。

        2006年,广西北部湾经济区规划建设管理委员会及办公室正式成立,统筹规划、协调北部湾产业布局、资源开发、重大项目建设和发展,实现了管理体制上的一次重大创新。

        在广西北部湾管理办公室的牵头下,一度互斗争大的防城港、钦州、北海三港优化整合,“广西北部湾港”旋即面世。但如此改变的,不只是称谓,更是“错位发展”的新思路:防城港定位为综合性港口;钦州港是以临港工业开发服务为主的地区性重要港口;北海港则以商贸和旅游服务为主。三港携手时,正逢国际金融海啸扑面扑来。但是,在全国港口货物吞吐量平均增幅不足5%的背景下,北部湾港2009年却创造同比增长25.38%的奇迹,成为带动北部湾经济发展的龙头。

        合作共赢,是北部湾人的追求。在首届北部湾(广西)经济区城市合作峰会上,南宁、北海、防城港、钦州以及崇左、玉林6市党政主要领导创新达成“4+2”合作机制,成为推动北部湾区域经济合作的一次创新。大家一致认为,只有明确自身定位,主动服务区域整体发展,才能在合作中最终实现共赢。

        于是,根据空间布局和岸线功能分区,结合各城市的功能定位,几个既分工又合作、在合作中交融的城市组团被明晰,并在实践中加以实施:南宁组团以现代服务业、高新技术产业和加工制造业为主;钦防组团以临海重化工业及港口物流为主;北海组团以高新技术产业和出口加工业为主;铁山港(龙潭)组团以临港型产业及现代农业为主;东兴(凭祥)组团以商贸物流、加工贸易边境旅游为主。

        沿海发展“新一极”渐露峥嵘

        “广西沿海发展应形成新的一极!”对广西北部湾人来说,胡锦涛总书记4年前的这句话,犹在耳畔。

        通过做强大产业,建设大港口,完善大交通,构筑大物流,推进大城建,发展大旅游,实施大招商,发展大文化,广西北部湾经济区正向着这一宏伟目标奋力迈进,交出一份份厚重实在的答卷。

        有这样一组数据,2006年到2009年,南北钦防4市生产总值年均增长16.4%;2009年,广西北部湾经济区GDP增速在全国21个经济特区、新区、经济区中排名第二。中国沿海发展“新一极”已渐露峥嵘。

        产业发展是迈向“新一极”的核心和关键。目前,广西北部湾经济区已初步形成石化、能源、电子等产业布局,重点园区的产业集群也正在形成。

        前有中石油落户钦州,后有投资60亿元的中石化落地北海。前后相继之势,正助推广西北部湾经济区“变身”成为西南地区最大的石化产业基地。在防城港,总投资686亿元的千万吨级钢铁项目、700亿元核电项目也已扬帆起航,一座具有全国影响力的现代化钢铁城呼之欲出。

        素有北部湾“硅谷”之称的中国电子北海产业园,用以商招商的方式,引发“磁石效应”,推动电子产业集群发展。该园现已引进企业17家,今年1至10月,北海电子信息产业完成制造业产值100.56亿元,同比增长76.7%,预计全年完成产值将超过165亿元。

        一个又一个动人心魄的历史跳跃,见证了广西北部湾经济区从“风生水起”到“千帆竞发”的激情跨越。带着希望与梦想,广西北部湾经济区一路轩昂,海阔天宽!

    光明日报社概况 | 关于光明网 | 报网动态 | 联系我们 | 法律声明 | 光明网邮箱 | 网站地图

    光明日报版权所有